研究文献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学术研究 > 研究文献 > 论文时评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皮影戏的渊源与流播


  皮影戏的腔调、音乐有好多种,而以陕西的碗碗腔皮影最为古老,也最负盛名,因为它是皮影戏的始祖。所以谈皮影戏总离不开碗碗腔。
  碗碗腔名称,是由其用小铜碗作为主要击节乐器而来的。此戏典雅细腻、缠绵动人而魅力无穷,不但有清丽悠美的音乐,更有韵深味醇的唱腔,它刻制工艺考究,色彩对比鲜明,既深含两汉画象石刻的传统,又渗透着宋元描绘技艺之精髓,更吸收了历代绘画中的“散点透视”原理,从而雕镌成为皮影“侧视”这一独特的艺术样态。
  源于同(大荔)朝(朝邑。现归大荔)的陕西皮影,刀法挺劲,坚实粗犷。形象造型生动逼真,纹样装饰疏密相间,洗炼概括,结构严谨,与音乐、唱腔凝为一体,融溶合谐。它是一个风格迥异的民族艺术瑰宝,是我国古老戏曲艺术品类中的一株奇葩!
  皮影戏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众多史学家和研究者对其起源,引经据典,深入民间走访,大致获得了两类说法。
  第一类来自民间传说。一般约有以下三种说法。
  一、战国早期,孔子周游列国讲学,当时听讲的人很多,孔子面貌长得非常丑陋,为了不影响听众情绪,他便用布帘遮挡起来,自己在里面讲,学生在外面听,只闻其声,不见其人。讲者津津乐道,听者兴趣倍增。后来愈传愈远,听众也越来越多,孔子学说因此盛传于世。据考,孔子虽未来过陕西,但其讲学方法却不胫而走,流播四方。秦统一六国后,陕西成为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有人便将一些历史故事,仿效孔子隔帘讲学的办法,用“说书”形式进行演说。后来又有人将故事中的人、物等情节,用剪纸艺术并配上民歌、说唱来表演。因此,直到现在,陕西的艺人还把皮影戏叫做“隔帘说书”。
  二、西汉时文帝刘恒,喜得贵子。有一天,不知什么原因,太子哭闹不止。大家用尽了办法,都不能制止太子的啼哭。一位宫女偶然采摘了一片桐叶,剪成人形照在窗纱上诱逗取乐,太子看见遂破涕为笑。此后,每遇太子哭闹,就用这种办法来逗哄制止。这件事传到民间,群众就编成了这样的顺口溜:“汉妃抱子窗前耍,巧剪桐叶照窗纱;文带兴国安天下,活乐传于百姓家。”后来,人们在玩这种游戏的过程中,将桐叶变成了纸并剪成人形、兽形,用以敷演故事,这便是皮影之起源。
  三、汉时的张良、唐朝的魏征等一些有影响的历史人物,都分别用皮影演示过刘邦、唐太宗的文治武功和军事生活,使影戏得以提倡。
  上述传说,没有文字根据,不足为凭,只能起参考作用。
  第二类,来自史料。
  一、有资料说,从偃师墓葬文物的记载中,可以看出在公元前1066年至前221年的周代,就有模仿真人的“傀儡”。当时把皮影木偶统称为傀儡。这和从宝鸡,长安等许多地区数百年来,人们一直把偶戏白乐班白天演木偶,晚上演皮影,统称之为“傀儡”的称谓可以说是一脉相承的。
  二、汉武帝十分疼爱倾国倾城、貌若天仙的妻子李夫人,可是李夫人很年轻却患了重病。病危时武帝去看她,她即用被子蒙着头说:“我因病样子变得很难看,不见也罢。”武帝说,“夫人病重,恐难医治,还是让我看上一眼吧!”即进前揭被欲看,不料李夫人却背过身哭了起来。武帝没能看见便不高兴地走开了。侍婢询其故,夫人说:“皇上爱我是因为我长得美。现在我病容枯槁非常难看,皇上看见,必然会把我的美貌忘掉。我不让他看见,是为了让他记住我的花容月貌,永远思念。”李夫人死后,果然武帝思念不止……。这个故事,和皮影戏有什么关系呢?这就必须从东汉史学家、文学家班固著作的《汉书·外戚传》中找答案。该文有记载说:“李夫人少而蚤卒……上(武帝)思念不已。方士齐人少翁言能致其神,乃夜张灯烛,设帷帐,陈酒肉,而会上居他帐,遥望见好女如李夫人之貌,还幄坐而步。又不得就视,上愈益相思悲戚,为作诗曰:‘是邪非邪,立而望之。偏!何姗姗其来迟?’令乐府诸音家弦歌之。”宋人高承在《事物纪原》中,将此称为影戏之祖。另外,《海阳竹枝词》亦有专门描述汉代皮影戏演出的诗:“张灯作戏调翻新,顾影徘徊却逼真,环佩姗姗莲步稳。帐前活见李夫人。”如果说,公元前140至前84年,汉武帝从帐子(亮子)上,看到了酷似李夫人面貌的影像如此逼真的话,无庸置疑,至少在此之前已经有了影戏的雏形了。当然这很有可能只是用纸剪的象“窗花”那样的图案罢了。但,这至少可以说明皮影戏滥觞于汉,总不为过。戏剧史工作者都知道,在中国历史上,汉代百戏是我国戏剧的摇篮,它孕育了戏剧艺术的滋生与发展。至于这个皮影戏源头是否准确、可信?还须进一步考察。
  南宋史学家岳珂在《程史》中说,秦时已经有了影戏。戏剧史学家齐如山对影戏的源流,在《古代百戏图》中这样说:“按此戏当然始于陕西,因西安建都数百年,玄宗又提倡美术,各种技艺由陕西兴起者甚多,则影戏始于亦在其中。”著名史学家顾颉刚教授,在《中国影剧史及其现状》一文中说:西安“在汉时亦有影戏,且已甚完备……”我省杨春霖、焦文斌等六位教授合写的《各种艺术形式的融合与唐代戏曲》一文中说,“傀儡戏起源甚早,至迟汉代就成为百戏中重要节目之一……。”这些都说明,影戏始于秦汉的说法并非杜撰。后来,这种源于东府被后世称之为“正宗”的同朝戏曲形式绵延不断,至隋唐随着人们社会生活的日益安定、繁荣而继续得到发展。到了宋代影戏逐步完善,演出也更加频繁,并且多以三国故事为主要题材。这方面的纪实性资料更多。如北宋时期,孟元老在《东京孟华录》中,描述皮影戏演出的盛况时说:“崇观以来,在京瓦肆技艺、影戏不以风雨寒暑,诸棚看人,日日如是。”又说:“诸门皆有宫中乐棚,万街千巷,皆尽繁盛浩闹。每一坊巷口,无乐棚去处,多设小影戏棚子。”还有,宋高承在《事物纪原》卷九“博奕嬉戏部”第48“影戏”条说:“宋仁宗时,市人有能谈三国事者,或采其说加缘作影人。”有关资料还告诉我们,公元1127年以后,宋高宗赵构南度杭州,过着花天酒地、醉生梦死的糜烂生活,在将许多民间艺术带人宫廷的同时,影戏也跟着步入了大雅之堂。当时,北宋艺人著名的有董十五等人,南宋有贾震等一十八人。真是名伶辈出,人才济济。影戏艺术从此亦在南方各省开始流传起来。至元、明、清,北方各省则更是班社林立,星罗棋布地在城市与广大乡村中得到了普及。明时,瞿估著的《剪灯新话》中,就有一首新开影戏场的例子。它说:“南瓦新开影戏场,堂明灯烛照兴亡;看看弄到乌江渡,犹把英雄说霸王。”作为影戏始祖的陕西,则更是班社成群,艺人如云。以宝鸡、虢镇、凤翔为中心的影戏,称之为西府碗碗腔;清咸丰年间被艺人雍昌杰在同朝学习带回家乡后,成了洋县碗碗腔,接着传至陕南各地。以绥德、米脂为中心传到各县的影戏,成了陕北碗碗腔。在关中以大荔、朝邑为中心,东府碗碗腔传到了西安、二华、渭南、临潼、白水、合阳、潼关、韩城……等地。当时仅同朝的班社就有50多个。1936年《重修华县县志稿》载:“……碗碗腕来自同朝一带,清末演唱者有二、三十家。”而关中竟达到了300多家。一次华阴玉泉院安葬进步人士、国民二军将领胡景翼,仅此小戏一次就集中了18台同时演出。在这种竟技比艺、相互促进的热潮中,名唱手、名签手、名乐师层出不穷。同朝的七喜、桃胡、瞎灯、金保、王蔓,二华的史长才、段转窝、王平安,渭南的参苗子、一杆旗、谢德龙……等等,都是其中的佼佼者。当时还出现了一批剧作家,1748年至1810年嘉庆时期“十大本”的作者,李芳桂(李十三),就是其最著名的一个,知名度最高。
  同朝碗碗腔流入山西,传至运城、临汾、孝义、太原、永济、万源、新绛,尤其每年阴历七月二十日在曲沃古会上,那么多戏曲、曲艺、杂技艺术品种,人们却热衷于“七十二台皮影箱,满城都听碗碗腔”的盛况。有资料说,从韩城这一路越过黄河的碗碗腔,还促进了蒲剧唱腔的形成,难怪直到现在,蒲剧声腔特别是在假声拖腔的唱法上,与东府碗碗腔的“稍子音”十分酷似,如出一辙。还有资料说,流传到北京的影戏班社,清时就有78个之多。另外,碗碗皮影,流传到别的地区,通过当地的语言、服饰、生活习惯、风土人情等地方化之后,不论在音乐、唱腔、制作与用料以及表演或名称上,都有所改变。著名的如河南的“驴皮影”、河北的“滦州影戏”、福建的“抽皮猴”、江浙的“皮囝囝”、广东潮汕一带的“纸影”以及黑龙江的“照条儿”等等等等,都是这样。
  不仅如此,在13世纪的我国元代,同朝碗碗腔作为中国影戏,还传到了海外。据伊朗(波斯)学者瑞师德坦丁说;“当成吉斯汗的儿子继承统治后,曾有中国的戏剧演员到波斯表演一种藏在幕后说唱的戏剧。”这就是我国的皮影戏,公元1767年十八世纪的同治年间,在中国传教的法国神父阿罗德,曾把中国影戏的全部形式及其制作方法带到了法国,并在巴黎、马赛等名城公开演出。此后他们就用自己的服饰、语言、体态造型做蓝本,创造了法国的影戏。至1776年影戏又传到了英国。此前的1774年,一位中国影戏的爱好者、德国大诗人歌德,曾在一次博览会上把中国影戏介绍给了德国观众。他非常推祟和钟爱这种小戏,在1781年8月28日自己生日那天,他还特地用中国影戏演出了《未纳哇的生平》,以示庆贺。同年11月24日又演出了《米达斯的判断》。如此大胆尝试,着意提倡,才使得中国影戏得以在欧洲流传开来。这实在是一椿难得的好事。在传播中国影戏文化上,诗人歌德功不可殁!
  出处:当代戏剧. 1998-1999年(合订本)/当代戏剧杂志社编.西安:陕西省戏剧家协会,1998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