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文献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学术研究 > 研究文献 > 论文时评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展示秦腔的新图景

    
  值青春版《杨门女将》演出月,有幸请到著名作家陈忠实先生前来观看。陈先生看完戏后,激动不已,对该戏和演戏的小演员们,给予了简短而质灼的评价和鼓励。随后,本刊记者就此话题,请陈先生作了进一步的谈论。
  陈忠实,1942年生于西安灞桥区.国家一级作家。现任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陕西省文史研究馆馆员,曾任陕西作家协会主席、党组成员,中国共产党第十三、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2005年被评为陕西省首届红旗人物,2007年获首届陕西文艺大奖艺术成就奖。作品曾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全国报告文学奖,长篇小说《白鹿原》有“一代奇书”之誉称,获第四届茅盾文学奖(1998)。出版有《陈忠实文集》7卷,《陈忠实小说自选集》3卷,散文集《生命之雨》、《家之脉》和《原下的日子》等40余部。作品被翻译成日、韩,越、俄等多国文字出版,其中《白鹿原》被改编成秦腔、话剧、舞剧、连环画、雕塑等多种艺术形式。
  关于青春版《杨门女将》
  关于“杨家”的戏,以前看过好几个版本,但这次看青春版《杨门女将》,却有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其突出点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体现了一种精神。这个戏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为了国家统一、民族团结而不断抗争、永不屈服的英雄主义精神。杨家将忠心报国,这是“杨家戏”的一个中心主题,青春版《杨门女将》以杨家女将为主要人物,集中表现了她们对国家的忠诚、对民族的热爱。这种精神应该说是一切英雄人物都具备的,但是为什么在这个戏中能震撼人心呢?因为人物的反差:百岁佘太君挂帅,显然与二三十岁的年轻将领挂帅不一样,更何况此时正值杨家遭遇家庭灾难(杨宗保殉国),这本身就体现了一种悲壮苍凉而又非悲伤的英雄主义气概;而且由佘太君统领,把整个杨门的女将都激发起来,统一到爱国主义精神之中,七场戏之间这种精神意识极为集中,慷慨悲壮,波澜壮阔,从而形成了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
  现在我们处于和平岁月,物质丰富、生活优裕,社会普遍追求的是享受,在这样的生活氛围中,传播、凸显英雄主义、爱国主义的传统精神,是有其重要作用的,可以说它是国民精神一种最基础的建设。    
  第二,展示了一种形态。表现英雄主义、爱国主义类题材的作品很多,很容易给受众造成说教、趣味性不足这样一些弊病,陈彦改编的《杨门女将》这个新版本,以一种活的人物形象推进故事、展示精神,集中、凝练、淋漓尽致地突现了一个百岁老人——佘太君的胸怀、情感和谋略,不仅避免了说教的负面效果,而且有几处相当感人。一部戏能达到这样的艺术效果和剧场效果,我觉得是很不容易的,这应该是改编成功的一个最重要的标志。现在很多影视剧都走改编的路子,但好像都很难达到预期目的,于是就采取怪诞离奇甚至色情的东西来吸引观众的眼球和注意力。这个戏以刻画人物的真实情感和精神世界来取胜,这才是艺术的本真,改编者很成功的一点就在这里,另外,舞台美术设计也是完美、简约、大气、激荡。可以说,这部戏是几近完美的舞台艺术,它展现了秦腔剧种的新风貌、新形态。
  第三,倡导了一种举措。这样一台大戏全部由20岁以下的年轻孩子们演出,很了不起,让我感觉很兴奋。演佘太君的主角魏艳妮,其唱腔、表演、对人物的理解及情感表述,给人一种成熟老道、几近完美的感觉;几位主要演员的整体素质也已经显现出进入陕西秦腔剧坛明星行列的潜质和形态;其他演员的表演也都激情饱满,激荡人心,非常精彩。这些不禁让人鼓舞:秦腔后继有人了,演员们都是研究院训练班的学员,虽年轻,却能出色地完成这么一台大戏,体现出了相当过硬的基本功,可见研究院在培养秦腔演员方面做出的重要成绩。不是说要振兴秦腔嘛,这就是振兴秦腔的最扎实的举措。
  青春版《杨门女将》带给陈忠实先生的兴奋情绪,激起了他关于秦腔趣事的种种记忆。
  关于秦腔的趣事
  最早的音乐熏陶 我出生在西安东郊离城50华里的乡下,小时候,那里逢年过节农民们会自发组织演戏。特别是夏收之后,关中道几乎每个村子都有个庆祝丰收的聚会日叫“忙罢会”,大村子搭台子唱戏,农民自己业余演出,亲戚朋友及邻村的人都赶过去看。我最早看戏,就是晚上跟着大人们去看“忙罢会”的戏。那时候年龄小还没有上学,什么也看不懂,就是逛热闹哩。尽管如此,那秦腔的锣鼓敲击、花脸的“吼”、旦角咿咿呀呀地唱,对我进行了最早的音乐熏陶。在一种几乎无知的状态下,在乡村的秦腔舞台下接受的这种独特的旋律的熏陶,那是一生都很难忘记和改变的。
  看戏被批评罚站 上初中时,我们学校在工厂区。西安一家剧团有一回到厂区演出。晚上下自习后,我们几个同学就偷偷跑去看戏,那是专业演员,演得很好,只看了后半场就结束了,十一二点回到宿舍睡觉。第二天上学时,我们一进校门,教导主任就在门里等着我们几个偷着去看戏的学生,不知谁打了小报告,让我们罚站了半天,批评教训了一顿,早操都没上成。这次我记忆犹新,这是第一次为看秦腔受了批评处分呢。
  最痛快的看戏经历 文革结束后,艺术上恢复最快的就是秦腔演出。记得很清楚,1977年我在公社的一个平整土地的会战工地当副总指挥,当时,省戏曲研究院在西大街的实验剧场由任哲中演出《血泪仇》。我与工地的几个施工人员晚上骑自行车,从白鹿原的北坡出发骑至少30多公里,到西大街实验剧场买票看戏,看完后又骑车返回会战工地指挥部,当时精神特别大。由于“文革”中许多剧目禁演,多少年都没有看过这些戏了,这次听到了原汁原味的秦腔,那痛快淋漓的感觉一直持续到晚上一两点,我们在院子里喝着水,吃着馍,谈论着任哲中,兴奋不已。
  秦腔伴随在《白鹿原》的孕育中 上世纪80年代,我回到白鹿原下的老家创作《白鹿原》,那时电视传播信号不好,收不到电视节目。于是我托人找了好多秦腔录像带用电视机来放,这成了我在乡下的娱乐享受。每到晚上,半村子的人就来我家看电视放秦腔,我跟村民一起看;更方便的是,一些秦腔的经典唱段有磁带可以用录音机放,吃饭的时候,《周仁回府》就在一边唱开了,几个名家的唱段真是百听不厌。可以说,在创作《白鹿原》的过程中,秦腔是我主要的精神享受。后来有人评说:《白鹿原》的语言节奏就是秦腔的节奏,大概与之有关吧。
  兴趣,注定了陈忠实先生对秦腔的关注、思索和信念。
  关于秦腔的发展
  秦腔比起50年代已经丰富和发展的很多了,那时候尤其是乡村的秦腔,音响设备就是梆子、边鼓、板胡、二胡、大小锣、喇叭,而现在用交响乐,多丰富,秦腔音乐配器的丰富,对人物唱腔和情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烘托作用;舞台美术设计也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豪华和生动化,这些都是很好的。
  谈到改革,我主张秦腔在其音腔设计中不要丧失秦腔最基本的东西。秦腔之所以经历几百年一直存在到今天,而且被西北地区的人喜爱,就是因为它本身的特点,主要是秦腔独具特色的旋律和唱腔。如果把秦腔改成接近京剧或者歌剧的唱腔,那就没有秦腔了。人们说秦腔是“吼”的,我以为它主要是指秦腔演员是用真嗓子唱戏,不像其他剧种如京剧是用假嗓子唱,用真嗓子唱,更易于走近观众,更能直接体现各种年龄层次、职业背景、社会地位的人物的个性、心理和真实情感,这一点非常难得,是一种很好的倾向;但现在很多人说秦腔“吼”,是带有某些贬斥的意思,“吼”无非是花脸这个行当的唱法,除了黑头、花脸,秦腔中还有老旦、花旦、青衣、老生、小生等很丰富的人物群体,这些角色唱腔优美,各有特点,而“吼”就涵盖不了这些主要角色,“吼”是不能代表秦腔的。所以秦腔改革,应该强化自身最优美的东西,坚定不移的体现自己的特点,不要被一些不懂秦腔、不理解秦腔而又老批评秦腔的人弄得丧失主意、丧失秦腔。
  现在城市人看秦腔不如过去踊跃了,这是客观现实。过去人们除了看戏没有别的娱乐了,一个城市有几家舞台在演秦腔,城市人晚上下班没事,一月能看一两回戏,那就是非常好的娱乐享受了。现在,电视及多种娱乐形式的普及,把人们到剧场看戏的娱乐形式分流甚至取代了,这个问题也是所有传统戏曲艺术共同面临的问题。面对这个基本事实,在这个基础上发展秦腔就要心安理得,设想秦腔被观众拥戴的程度再回到80年代以前那样,那是不可能的了。但是要看到毕竟还有很多喜欢秦腔的人,他们不满足于面对着电视,还希望去现场感受戏曲舞台表演的魅力。我相信,在各种新兴艺术、娱乐形式兴盛的时代,我们的秦腔不会丧失所有观众的,因为它太富于我们这个地域的人的心理气质和艺术兴趣了,这是无法扭转的,所以秦腔艺术圈子里人应坚定信心,努力创造秦腔艺术的新图景。
  出处:戏曲艺术. 2008年(合订本)/陕西省戏曲研究院编.西安:《戏曲艺术》编辑部,2008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