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文献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学术研究 > 研究文献 > 论文时评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记秦腔演员徐炎


  “只有小人物,没有小角色”,舞台虽小,却能集中表现出整个社会。一个演员如果可以生动形象地塑造出不同的人物形象,淋漓尽致地表现出人物个性和特点,那么他就是成功的。而作为一个合格的秦腔演员不仅要富有表现力,更重要的是要从中汲取并宣扬民族艺术的精华。徐炎就是一位用心去体会不同角色的秦腔艺术家。
  徐炎,出生于1947年8月。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陕西戏剧家协会会员、秦腔研究会理事、省华夏艺术交流研究中心艺术顾问。1959年9月考入陕西省戏曲剧院演员训练班,学习秦腔、眉户、碗碗腔等剧种。
  1961年,他学习排演了由封至模先生改编、黄育民先生执导的碗碗腔《岳母训》,经他扮演的“岳飞”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得到师长们夸赞,陕西电视台成立后,成为当时首播节目之一。
  1963年徐炎转入陕西省戏曲剧院附设戏校眉碗班学习,先后排演了关中道情剧《隔门贤》中小喜、眉户现代小戏《春花》中拴柱、《大渡河》中十八勇土、《江姐》中华为等角色。他以优异的成绩完成了学业,1965年毕业分配本院三团工作。1970年编入陕西省戏曲研究院秦腔团。“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徐炎先后在《红灯记》、《智取威虎山》、《龙江颂》中扮演过重要角色。《向阳川》中崔进、《骆驼岭》中王骆驼、《智斗》中刁德一、《血泪仇》中孙副官等角色已深入观众心里,并以他扎实的“唱、念、作、打”功底和鲜活的表演受到秦腔爱好者的喜爱。
  1981年,他在《祝福》中扮演的魏癞子,现已拍成电视艺术片。后他扮演的《江姐》中的沈养斋、《艳霞》中的李天福、《海瑞训‘虎’》中的知府范秋桐及《十五贯》中的过于执等,人物形象鲜明,这些戏演出后大部分都被陕西电视台或其他省市电视台录像播放,得到了观众的好评。
  1989年后,徐炎排演了折子戏《打姜诗》中姜诗,《蒋干盗书)中蒋干,参加了省农行杯大奖赛,省丑角表演赛,皆获奖。
  90年代担任秦腔团业务副科长,除本职工作外,他排演了《忠保国》中杨俊青、《龙凤呈样》中陈武、《目莲救母》中地藏王,这些角色全是花脸门,以前并未尝试,但徐炎用心体会,最终成功的塑造了这些角色。
  熟悉这一行的人都知道,戏曲演员的综合素质要求很全面,“唱、念、做、打”缺一不可,还要有扎实的基本艺术素养、丰富的艺术知识。徐炎这样认识,同时也是这样要求自己。在他的秦腔演艺生涯中,他恪守严谨的工作态度,严格要求自己。正如他自己所说;扮演好一个角色,要做到人物形象和特性要符合历史时代,与此时此地此情此景相一致,喜怒哀乐要展现其表,只有这样才能使角色栩栩如生、个性鲜明“活”起来,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
  在工作之余,徐炎爱好创作,经他改编的《将相和》中的《劝将》,由本院青年团排演,著名导演孙建章先生执导,演出后效果不同凡响。另外,他参加了大型剧目《聂小倩》编剧,该剧虽未排演,但在陕西省剧本创作研讨会中荣获三等奖,由省文化厅1995年颁发奖状。2003年又改编了大型剧《大唐宰相》,该剧本编入由陕西省戏剧研究所出版的《陕西优秀剧作选》中。
  爱好书法,进行书法创作是徐炎在工作之余的又一大乐事。经他多年勤奋研究的“蝌蚪小篆”颇有特色,2004年参加“多党合作政治协商意见”发布15周年大型书画展,荣获优秀奖。2005年参加“华夏魂”黄陵祭祖书画展,作品被华夏艺术中心永久收藏,并颁发证书。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面对鲜花、掌声和称赞,徐炎非常谦逊,他常常以先师、名师的成就和水准来要求自己,不断学习、探索、前进。他心中装着秦腔,装着艺术,他把自己的满腔热情和深爱几十年如一日地奉献给了秦腔艺术,奉献给了舞台和观众。
  出处:戏曲艺术. 2007年(合订本)/陕西省戏曲研究院编.西安:《戏曲艺术》编辑部,2007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