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文献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学术研究 > 研究文献 > 论文时评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中国秦腔史:上编 明清时期的传统秦腔——第五章 秦腔的传统剧目 第一节 剧目概况》


  第五章 秦腔的传统剧目
  秦腔是我国明、清时代的一个历史悠久、风格独特的戏曲剧种,经过历代艺人的创造与长期的舞台演出,西北四路秦腔都先后产生并积累了一批名目浩繁的演出剧目,成为各路秦腔赖以生存与流行发展的艺术载体。这些剧目数量可观,题材广泛,地方特色显明,向是表现秦腔发迹与发展里程的重要标志。
  第一节 剧目概况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陕西省剧目工作室对陕西四路秦腔传统剧目的考察勘测,计有5000多本。其中,中路秦腔的传统剧目最为丰富,约在2000本以上。其次为东路秦腔有1000多本。西路秦腔仅陕西西府地区拥有者亦在1000本以上,加上甘肃省剧目工作室对甘肃省区的调查,总计约1500余本。南路秦腔虽说数量较少,但也有700多本。
  明、清时期涌现的科路秦腔传统剧目,看起来数量甚丰,洋洋数千本之多。但是,在那文化落后的封建时代里,大都是以口传心授的形式流传于民间,见诸于文字刊本者十分罕见。再加上世代艺人的不断谢世,人死艺终,曾使不少剧目遂之失传。为了及时抢救保存这笔来自于民间的戏曲遗产,陕、甘两省的剧目工作单位,曾组织人力,招集各路秦腔的老艺人,采取口述抄存的形式,进行了发掘、搜集、整理和收藏工作。其中为陕西省抄藏的四路秦腔传统剧目,共有2551本,属中路秦腔者891本(有本戏608本,小戏、折戏288本);东路秦腔319本(有本戏116本,小戏、折戏203本):西路秦腔640本,加上甘肃省抄藏的173本,共813本(有本戏654本,小戏、折戏112本);南路秦腔716本(有本戏609本,小戏、折戏107本)。其余尚未收藏在册的剧目,大体均已失传。其失传的总数,当在2500余本以上,占秦腔剧目应有总数的55%左右。凡已收藏有本的传统剧目,除剧本分别藏于陕、甘两省的剧目工作室(即今陕西省艺术研究所和甘肃省文化艺术研究所)外,还由陕西人民出版社1984年出版的《秦腔剧目初考》(以下简称《初考》,)和山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出版的《中国梆子戏剧目大辞典》(以下简称《辞典》),分别予以著录。具体书目详见以上两部剧目专著。
  秦腔传统剧目的体裁形式有四种:连台本戏、本戏、小戏和折戏。
  连台本戏:共29本,其中清代故事戏《红门寺》八本,两晋南北朝故事戏《王敦篡位》六本,明代故事戏《文天祥》五本,其它:《白马驮金》、《芙蓉剑》、《蛟龙驹》、《铁公鸡》、《齐寡妇报仇》均为四本。《唐王征西》、《锁阳关》、《皂角林》、《龙玉笛》、《韩祖成仙》、《石头人招亲》、《下南唐》、《天宝图》、《五典坡》、《蝴蝶杯》、《百宝箱全传》、《金镯玉环记》、《玉堂春》、《康熙王游南京》、《璧寒犀》、《王祥卧冰》、《打南京》、《菊梅帕》、《惠风扇》等,均为前后两本。除此,还有最大的一本连台本戏,为甘肃省剧目工作室抄藏的西路秦腔传统剧目《东周列周志》,共52本。
  本戏:共1104本。故事内容包括各个朝代,尤以夏商周、三国、两汉、隋唐及宋、元、明、清故事戏为最多。夏商周共有151本,其中本戏137本;隋唐共有215本,其中本戏185本;明代共有238本,其中本戏195本。
  小戏:共316本,约占总数剧目的四分之一。主要分布在朝代不明故事戏中。
  折戏:共390本,凡历代流行上演的本戏,大都有一至几个著名折戏,常单独演出。其中有《五典坡》、《下南唐》、《四郎探母》、《白蛇传》等,均属有六个以上的流行折戏,为秦腔剧目中属有折戏最多的几个本戏。
  西路秦腔由52本组成的特大型连台本戏《东周列国志》,不仅冠于秦腔传统剧目之首,就是在全国20多个梆子剧种的传统剧目中,也是屈指可数的。它的谋篇布局与整体的结构特证,都有很多精妙之处,只要观其回目,就可以看出清代甘肃秦腔的民间艺人编剧水平之高明了。
  《东周列国志》五十二本连台本戏录目
  一、一还一报 二、二主归天 三、三虎逐犬
  四、四兆生瑞 五、五国犯郑 六、六次生烟
  七、七事齐显 八、八国连战 九、九桩异史
  十、十正十反 十一、贤愚传 十二、缉奸传
  十三、七嬖传 十四、公定传 十五、定周传
  十六、穷相传 十七、双弑传 十八、惠公传
  十九、重耳传 二十、桓公传 二十一、宋襄公传
  二十二、重耳后传 二十三、子带传 二十四、重耳再传
  二十五、晋襄公传 二十六、晋灵公传 二十七、楚庄王传
  二十八、国史传 二十九、晋四公传 三 十、扣祸传
  三十一、齐晋传 三十二、野心传 三十三、二桃传
  三十四、伍员传 三十五、伍员再传 三十六、伍员三传
  三十七、孔子传 三十八、勾践传 三十九、勾践后传
  四 十、豫让传 四十一、双士传 四十二、四相传
  四十三、孙庞传 四十四、苏张传 四十五、屈原传
  四十六、田单传 四十七、相如传 四十八、范睢传
  四十九、吕不韦传 五 十、吕不韦再传 五十一、吕不韦三传
  五十二、子丹传
  出处:中国秦腔史/杨志烈,何桑著. 西安: 陕西旅游出版社, 2003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