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文献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学术研究 > 研究文献 > 论文时评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让更多的观众喜欢秦腔


  (一)
  当今戏剧改革的出新,关键在于创作出有一定质量和数量的剧本。人常说:“剧本乃一剧之本”,没有剧本,任何艺术创作都无法施展它的表现力度,这是被中国几百年、几千年来的文化艺术实践所验证的真理。1912年,辛亥革命后诞生的“陕西易俗学伶社”就首先抓了编剧工作,设有编辑部,拥有一大批经验丰富的剧作者,同时又组织团结了社会上大量的业余创作力量,丰富了该社上演的各类剧目,孙仁玉、李桐轩、范紫东、高培支、吕南仲、李约祉等,都是那个时代文化的权威,他们为该社编写了大小500余本的优秀剧目,如:《三滴血》、《夺锦楼》、《软玉屏》、《双锦衣》、《翰墨缘》、《韩宝英》、《三回头》、《柜中缘》、《看女》等,不仅该社上演也扩大于其它剧种流传,由于剧社经常上演新节目,并且许多剧目具有相当高的文学和艺术水平及社会效益。起到了“移风易俗”“辅助社会教育”的作用,受到了当时秦腔爱好者的欢迎。
  五十年代是秦腔艺术改革最有成效的时代,从一九五九年陕西戏曲演出团向国庆十周年献礼和巡回十三省演出的几个剧目来看,无论从编、导、演、声、美方面都有较高的艺术造诣,如《三滴血》、《火焰驹》、《游西湖》、《赵氏孤儿》、还有华剧的《金碗钗》、眉户剧的《梁秋燕》等都受到了各地观众的好评。所以剧目是一切艺术的创作园地,其所以这些剧目的音乐唱腔、灯光布景、化装表演有成功的艺术创造,都与剧本提供的坚实艺术基础分不开。因此,树立千条计、万条计狠抓剧本是主题,这样改、那样改离了剧本无法改的思想,才能推陈出新。
  (二)
  多少年来,发展秦腔新的节奏形式,创造具有时代特点的新“板”新“腔”,已被秦腔的历史实践所证明,它是在改革之中不断发展和前进的。辛亥革命以后易俗社在音乐改革中创造了许多新板新腔,突破了十字句、七字句唱词的严格规范,丰富了秦腔的板式节奏,象《双锦衣》中的“数罗汉”、“相婿”《克里米战记》中的“赶骡”,《暖玉佩》中的入帅府等唱腔,特别发展了〔二六〕板的碰板节奏,丰富了演唱中的艺术表现的手段,使观众喜闻乐见。继“易俗社”这一板式创造之后,相继有“三意社”李逸僧在《娄昭君》中创造的闪板和撂板腔,在《苏武牧羊》中的“二导板”转“二六板”的分腔对唱节奏形式,《玉堂春》三拉堂《会审》中边问边唱的拉拉腔等十分新颖感人。全国解放以后,秦腔在党的文艺路线指引下,从剧目和艺术改革上都取得了可喜的成就,尤其是音乐唱腔和演奏艺术、旋律节奏都很有特点,像《春英放羊》里“小河流水哗啦啦响”,《桃花扇》里李香君唱的“弱魂孤影伴妆台”《山村新风》谢岗唱“青水引上凤凰山”,《夺印》里兰菜瓜唱的“送元宵”,还有三意社《罗汉钱》小飞娥的“二导板”的成套唱腔,尚友社(秦一团)《屈原》中蝉娟的“慢板”的成套唱腔,渭南地区《九员女将》里的欢音“二导板”成套唱腔,戏曲剧院《游西湖》鬼怨李惠娘以尖板起唱的成套唱腔,七十年代易俗社移植《海港》慢板的成套唱腔,戏曲剧院《红灯记》的唱腔,八十年代戏曲剧院《千古一帝》,易俗社《冼夫人》、咸阳人民剧团《四贤册》的唱腔等,都富有很大创造和出新。在演奏乐器音色的改革上大量吸收了民族的、西洋的乐器,把原秦腔七、八个人的乐队已发展到了有二、三十人的混合乐队,丰富了演奏的艺术效果,开拓了秦腔艺术的新天地。1985年在省文化厅组织举行的秦腔音乐演唱会上第一次大胆地使用了电声乐队,这一革新使秦腔音乐又得到一次飞跃。目前许多剧团都普遍使用了电子琴乐器。一些兄弟剧种的古筝、柳琴、木琴、高胡、大罗、深罗也都在改革中更新旋律,被秦腔吸收使用。纵观秦腔的音乐唱腔,其所以有发展、有革新、有创造,都与学习吸收兄弟剧种优秀的音乐艺术成份是分不开的。因此大胆吸收新的艺术成分,会给秦腔剧种带来新的生命、新的朝气、新的表现手段,新的时代感受。
  (三)
  秦腔和其它兄弟剧种一样,经过“十年浩劫”,艺术生命受到严重的摧残和破坏,编、导、演、音、美都处于后继乏人的状况。许多学员经过七、八年的培养后,连一出拿手的“看家”戏都没有,连一段大板唱腔也唱不下来,甚至有的连四句慢齐也唱不了。当然这里也有培养方法问题,但根本还是演员自己下苦功不够。
  秦腔历史的经验证明,凡是在艺术事业上有成就者,都经过一段艰苦学习,勤奋磨练而来的,谚云:“不吃苦中苦焉能艺超人”易俗社的雒秉华、刘毓中、沈和中、王天民、刘箴俗、王月华、耿善民、刘迪民等被誉为“活周仁”、“活周瑜”、“西京梅兰芳”,都是经过了艰苦的奋斗,才创造出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演好了得心应手的拿手戏,获得了好评的。象王天民的《洞房》,表演细腻,哭笑逼真,十分引人入胜;雒秉华的《斩经堂》慷慨激昂,悲壮悠扬,桑音洪亮,韵味纯真。他演的周仁哭墓,更是掌声不绝,崔人泪下;刘毓中的表演艺术纯真细腻,高雅自如,他唱《三滴血》“年迈苍苍到老境”一句时,真是意境深刻,感人肺腹;沈和中演的《黄鹤楼》扮相英俊潇洒,风流泼辣,被群众送以“活周瑜”的称号。
  秦腔艺坛上这些例子都说明了,凡是有名望的艺术家、名演员,都是他们早起晚睡艰苦锻炼的结果。
  秦腔要振兴,剧团就要坚持一手抓剧目,一手抓人才的方向,用严格的组织机制,培养一支吃苦耐劳,勤奋向上,钻研业务,攀登高峰的文艺队伍。一个剧种一个剧团的兴衰昌盛,首先要抓好剧团的剧目和队伍建设,特别是提高编、导、演、音、美五大员的业务专长,让他们走出去、开阔眼界,请进来,互相交流业务知识,真正起到艺术骨干作用,提高艺术质量,让更多的观众欢迎秦腔。
  出处:陕西省秦腔艺术发展战略学术讨论会文集/陕西省振兴秦腔指导委员会办公室,陕西省艺术研究所编.西安: [出版者不详], 1987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