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文献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学术研究 > 研究文献 > 论文时评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中国农村与农业发展的三部曲——眉户《梁秋燕》《杏花村》《陕北婆姨》


  选段述评
  在党的十六大胜利召开前夕,第九届中国杨凌农高会将于近日开幕。对三秦人民来说真是双喜临门!今天的《戏曲大观园》特别节目,就来说说与农村、农民,农业有关的戏。
  一
  中国是个传统农业大国。农业的发祥地就在陕西杨凌。这里是相传4000多年前尧舜时代的“农师”、被后世尊为农业始祖的后稷“教民稼穑”的地方。“稼”指播种,“穑”指收获,是农业劳动的泛称。
  人类文明在发展,杨凌非比旧杨陵。如今的杨凌,是农业科技综合研究开发的名城重镇;是华夏当代农业科技精英的知识宝库,是镶嵌在秦川沃野上令中外瞩目的绿色明珠;是新世纪中国农业腾飞的航空母舰。
  农业与土地紧密相关。历史上,土地问题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基本内容之一。因为,不改变地主阶级的土地所有制,便没有彻底的反封建可言,所以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也称作土地革命战争。    
  1949年10月,当新中国刚刚出现在东方地平线上的时候,毛泽东就曾发出召唤:“迅速恢复战争的创伤,发展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1949年10月26日《给延安同志们的一个复电》)。周恩来也曾深刻指出:“农业的恢复是一切部门恢复的基础,没有饭吃,其他一切就都没有办法”(《周恩来选集》下卷第5页)。为了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藉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通过和颁布了由刘少奇主持制定、经党的七届三中全会讨论后提交政府的《土地改革法》。随之,一场大规模的土地改革运动在全国迅速展开。与此同步进行的还有宣传贯彻《婚姻法》和其他相关的民主改革。这些重大决策本质上都是反封建剥削制度的,是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伟大转折时期的斗争。革命的洪流荡涤着旧社会的污泥浊水,中国的社会面貌、社会风尚起了极大的变化。
  也就在此时,西北戏曲研究院上演了眉户现代戏《梁秋燕》。这出戏由黄俊耀编剧;任国保、宋英山、张云导演;米晞、姚伶、任应凯配曲;张天有舞美设计;李瑞芳、张亚丽、吴德、杨淑琴、任永华、王群英、朱学、李开茂、杨春霞、贾培茹、阎冬贤、南怀容、姚诚祖等分别担任主演,在社会各界引起空前轰动,三秦大地广泛流行,以致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在观众中涌现出了许许多多的“梁秋燕迷”。
  固然,《梁秋燕》的戏剧情节是反对包办买卖婚姻,歌颂青年男女为争取婚姻自由而斗争的故事,但思想内涵是针砭封建残余势力及腐朽观念的本质。剧中所写梁秋燕与刘春生、张菊莲与梁小成两对农村青年的爱情婚姻,是在翻身农民分得了土地,并初步实现互助合作闹生产的背景下展开的。尤其是秋燕和春生,他们是建国初期农村先进青年的榜样。因为维系他们爱情的思想基础,既不是关中某些农民所说的“三十亩地一头牛,老婆娃娃热炕头”;也不是陕北某些农民所说的“一头毛驴一群羊,接口石窑娃他娘”;更不是陕南某些农民所说的“红苕糊汤疙瘩火,除过神仙就是我”。不,梁秋燕、刘春生他们所期盼和追求的,比之这些看似憨厚本分、实则安于现状的心态来,那要站得更高、看得更远、目标更大。
  你听,李瑞芳、任永华在《情投意合》中通过一段对唱,所表达的秋燕与春生的共同心声,看看他们所憧憬的那一天……
  秋燕(唱)[慢戏秋千一串铃]
  那一天,那呀那一天,
  相亲相爱多呀多喜欢。
  春生 咱二人竞赛闹生产,
  秋燕 看谁落后谁占了先。
  春生 我给咱争取个劳动英雄,
  秋燕 我给咱争取个模范团员。
  春生 互助组农闲了把脚赶,
  秋燕 家中事我给咱来照看。
  春生 挣下钱我拿回家交你管,
  秋燕 我缝下新衣给你穿。  
  春生 地里的犁、耧、耙、耱我包揽,
  秋燕 棉花的摘、锄、打、掐我承担。
  春生 小叫驴拉耧得儿※(左口右外)胡打欢,    
  秋燕 我给你拉驴把耧牵。
  合[岗调]劳动能把世事变,
  小生产变成大庄园。
  春生 到那时遍地是机器轰隆隆……满地转,
  合 有汽车,有医院,
  常洗澡把新衣换。
  里边还有电影院,
  有学校娃娃把书念。
  合作社买啥真方便,
  东西又好又省钱。
  春生 到庄外,你再看,
  铺天盖地好庄田。
  枣儿红得真耀眼,
  秋燕 西瓜咧瓜香又甜。
  春生 石榴咧开大红嘴,
  秋燕 苹果大得赛冰盘。
  春生 梨儿黄,皮儿薄,
  秋燕 葡萄结得吊串串。
  合 生活幸福又美满,
  劳动光芒万万年,
  咱夫妻喜欢喜欢真喜欢!
  二
  《悄投意合》这段唱腔,曲调活泼,节奏明快,唱词生动,自然贴切,极富生活气息,剧种韵味浓郁,充分展现了眉户音乐的联曲体特色。把一对生长在新中国艳阳天地的男女青年,对美好理想的无限向往,对建设家园的满怀热望,表达得十分鲜活而格外动人。他们所展望的那般情形,就是新中国农业发展的第一步。用农耕文化的观念诠释,可谓以辛勤劳动构筑殷实光景、营造小康日月;当然与我们现在所说的“小康”目标,在概念上有本质的不同。
  回顾历史,他们所唱的“劳动能把世事变”,这是朴素的真理;而实现“小生产变成大庄园”,却并非是件容易的事。在全面完成土地改革之后的1953年春天,中共中央发布了关于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的决议;同年冬季又发布了关于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决议。决议指出,党在农村工作中最根本的任务,就是用明白易懂为农民所能接受的道理和方法,去教育和促进农民组织起来,逐步实行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具体进程就是从临时互助组到常年互助组;从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到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集体农庄)。这就是党所指出的对农业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到1958年,随着“大跃进”的兴起,在全国很快地实现了人民公社化。
  客观地说,农业合作化以后,在农村集体经济的基础上,农业生产力有了相当的提高。但是“一大二公、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经营管理过于集中,分配上存在着严重的平均主义倾向。这种体制非但不利于调动农民的积极性,而且吃“大锅饭”的情况愈演愈烈。拿关中农村来说,不少地方劳动纪律松懈,“上工一条龙,下工一窝蜂,晚上搞苦战,人人吃油饼”。有的只图混工分、出工不出力,“掮上镢头锨,光站腰不弯,锄地锄边边,上粪上圈圈”。结果不用问,“人哄地皮,地哄肚皮”;“吃粮靠返销,花钱靠救济,生产靠贷款”。长此以往,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国家对农业的巨大投入,致使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农民生活的改善都比较缓慢,到1978年,还有一亿多农民没有解决温饱问题,而在安徽、四川两省,情况就更为严重。
  安徽凤阳是大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故乡,以凤阳花鼓出名。而自从出了皇帝朱元璋后,凤阳人讨饭就同凤阳花鼓一样,闻名全国。旧时有一段花鼓唱道:
  说凤阳,道风阳,
  风阳本是好地方, 
  自从出了朱皇帝,
  十年倒有九年荒。
  小户人家卖儿郎,
  大户人家卖牛羊。
  奴家没有儿郎卖,
  身背花鼓走四方。
  1978年特大灾荒后,凤阳人外逃“走四方”的,更是达到了高峰。
  与其坐以待毙,不如斗胆“包产到户”,哪怕为此坐班房也在所不惜。这是不得已的办法,是在饥饿中求生存的办法。1978年12月的一天夜里,在凛冽的寒风呼啸之中,安徽省凤阳县梨园公社小岗生产队的20户社员,除两户无人在家外,18户的代表聚集在村里一间小屋,写下了一张契约,在契约中每户农民保证完成全年上缴,不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如不成功,干部坐牢杀头也甘心;如发生意外,社员保证把干部的小孩养活到18岁。18个农民在保证书上按了指印或图章。这份保证书的标点符号不规范,都是打上一个点,可以说是没有标点符号,甚至还有几个错别字。而这正是农民写的、令人感到沉重而悲壮的协议。当晚他们连夜抓阄分牲口并丈量土地,第二天一早就分完了。到年底,小岗生产队的全年粮食产量,由原来的3万多斤,一下翻到12万多斤,自合作化以来第一次缴了公粮,还了贷款。
  一石激起千层浪,小岗人冒了风险,闯了“禁区”,也点燃了中国农村改革的“星星之火”!尽管这已经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事了,但思想禁锢太久的人们,方方面面众说纷纭,以至神州大地也沸沸扬扬。消息传到中南海,惊动了邓小平。这位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经过深思熟虑,在1980年5月31日发表了一席讲话:
  农村政策放宽以后,一些适宜搞包产到户的地方搞了包产到户,效果很好,变化很快。安徽肥西县绝大多数生产队搞了包产到户,增产幅度很大。“凤阳花鼓”中唱的那个凤阳县,绝大多数生产队摘了大包干,也是一年翻身,改变面貌。有的同志担心,这样搞会不会影响集体经济。我看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邓小平文选》《关于农村政策问题》)
  邓小平在关键时刻的谈话,对于打破一些人的僵化观念,消除一些人的恐惧心理,推动包产到户的稳固和发展,起了重大的思想解放作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民获得了劳动和经营自主权,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迅速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成为我国农村第二次革命的突破口。  
  陕西也有“小岗村”,那就是眉户现代戏中所展现的“杏花村”。这出戏由陕西省戏曲研究院眉户碗碗腔剧团于1982年创作排演,一经问世便引起社会各界强烈关注。让我们随着著名表演艺术家李瑞芳、吴德演唱的《杏花村》片断,再来回观那饱含历史沧桑、充满时代色彩的农村改革壮丽画卷……  
  文英嫂(唱)
  糜谷成行,
  遍地瓜菜香。
  黄河流水掀大浪,
  新政策带来新风光。
  文英我离娘早瓜田成长,
  随爹爹学会了压蔓整秧;
  十多年手艺闲搁放,
  到今日浑身是劲能用上。
  杏花村里大变样,
  不用敲钟人自忙。
  西瓜开园备停当,
  半年的辛劳有了指望!
  (发现丈夫冯太强端酒鞠躬行礼)
  大强,你这是出啥洋相呢?
  冯大强 我这是面向北京敬酒表心!
  文英嫂 敬酒表心?怎么个表法?
  冯大强 你听。
  (念)西瓜丰收人心喜,
  开园先敬酒三杯。
  文英嫂 第一杯?
  冯大强(念)
  不敬神,不敬鬼,
  敬的咱中央新政策。
  文英嫂 那第二杯?
  冯大强(念)
  不敬地,不敬天,
  敬的这联产联心责任田。
  文英嫂 笫三杯呢?
  冯大强(念)
  不敬金,不敬银,
  敬你这劳苦功高领头人。
  根田妈,你喝!
  文英嫂 大强,你……
  冯大强 你不知道我心里有多高兴!
  (唱) 兴得我暗暗掉喜泪,
  咱要感谢新政策。
  定产收入交集体,
  超产全归咱自己。
  趁早给娃把房撑起,
  再不看人的眉高眼低。
  吃好些给咱妈补补身体,
  也给你缝两件好新衣!
  三
  杏林如画景色新,花开花落几回春。
  在《杏花村》首演之后的第四年,又有了它的姊妹篇《酒醉杏花村》。这出戏又让我们看到了杏花村的农民,正以前所未有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向专业化、商品化生产迈进的动人景象。
  杏花村好:春播、秋收,花红、叶绿,瓜甜、果香;这是关中农村的典型代表。但它还要继续发展,向着生产的深度和广度进军。这就需要一个新的更好的发展机遇,以便随着中国农业的第三次腾飞,跃上高楼更几层。
  春雷震响,大潮涌动。1999年3月、6月和8月,江泽民总书记多次发表重要讲话,代表党中央发出西部大开发的动员令:“这是全国发展的一个大战略、大思路”“从现在起,这要作为党和国家一项重大的战略任务,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
  西部大开发,究竟怎样抓?朱镕基总理从最重要的方面概括了四条:进一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这是基础;切实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建设,这是根本;积极调整产业结构,这是关键;大力发展科技和教育,这是重要条件。朱总理所说四条中的头两条,包括陕西及西部地区发展农业首先要解决的治理水土流失、退耕还林还草、改善生态环境的大问题。对此,江总书记早在1997年8月就曾作过重要批示:
  (西北地区)历史遗留下来的这种恶劣的生态环境,要靠我们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发扬艰苦创业的精神,齐心协力地大抓植树造林、绿化荒漠、建设生态农业,去加以根本的改观,经过一代又一代人长期地持续地奋斗,再造一个山川秀美的西北地区,应该是可以实现的。
  为了响应党中央关于西部大开发的伟大号召,宣传贯彻落实江总书记的重要批示精神,向现实生活中为改善人类生存环境而默默奉献的人们唱响时代的颂歌,陕西省戏曲研究院眉户碗碗腔剧团创作演出了眉户现代戏《陕北婆姨》。
  这出戏是以当代陕北的现实生活为背景,而展开动人心魄的戏剧情节。地处毛乌素沙漠南端的金沙湾,黄沙沙的大漠和星星点点的绿色,在这块土地上进行着毁灭与生存的殊死搏斗。一场沙暴过后,处境更加艰难。村上的男人们为了谋求生路外出打工,以春秀为代表的婆姨们决心挑起治沙重担。在十分艰难的环境中,春秀经历了一个女人生平中的沉重打击:刚满周岁的婴儿因沙尘暴而不幸夭折,婆婆因痛失孙儿而疯傻痴呆;丈夫为给儿子过生日千里回乡,得知爱子暴亡而一怒之下提出离婚,原本同心合力治沙的姐妹,有人在困难中灰心动摇;疯婆需要尽心照顾,而自私的弟媳又推诿回避,以及治沙过程中重重困难的压力……
  面对生活的辛酸苦辣,春秀在公爹和知心姐妹的支持下,以陕北婆姨那特有的善良、朴实和坚毅、柔韧,百折不挠地与命运抗争,坚持治沙毫不退缩,筹资金,跑贷款,学习科学技术,从报刊信息中得知杨凌农科城的优质高效树苗,便设法引进良种办起苗圃,为给沙窝人营造绿色家园而奋进拼搏。在丈夫承包建筑工程,因沙暴侵袭致使同伴丧命,而他自己也伤病交加失意归来,愤怒的公爹痛斥儿子拒不相认时,春秀又以宽厚的胸怀感动老人,以无私的真情接纳丈夫,共同投入根治风沙的伟大事业,一起迎接西部大开发的到来。
  《陕北婆姨》在2000年首届“中国秦腔艺术节”荣获优秀剧目奖和优秀编剧奖,并获2001年中共陕西省委宣传部“五个一工程”奖暨第14届“中国曹禺戏剧奖、剧本提名奖”,发表于《剧本》月刊。这里选播剧中最后一场拴牢爹与春秀的两段唱腔,由著名表演艺术家雷开元和优秀青年演员任美玉演唱——
  拴牢爹(唱) 泪眼四下望,
  心中愧难当。
  养下不孝子,
  老脸也无光。
  拴牢你男人没有男人样,
  做下的事情太荒唐。
  不孝父母且不讲,
  为啥把春秀的好心伤?
  面对这沙漠荒丘新气象,
  面对这一排排柳和杨,
  面对这草青青、树行行、
  枸杞红、沙果香,
  你思一恩,想一想,
  你羞不羞,愧不愧,
  拴牢你窝囊不窝囊!
  春秀 爸——!
  (唱) 即就是他把咱的心伤透,
  好也罢歹也罢他总是你亲生。
  我也曾将他恨,    
  我也想断此情。
  我也曾咒他死,
  我现在盼他生。
  咱能让秃岭荒山大漠苏醒,
  咋不叫失群的大雁回窝棚。
  爹不念父子养育恩,
  也该念我们夫妻情!
  2002年11月2日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