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腔丑角与顺口溜
张普元
丑角与顺口溜,在秦腔中结下了不解之缘,有丑角的剧目,必然会使人欣赏到舒心的顺口溜艺术。各中情由究竟是什么?
研究表明,秦腔丑行历史最长,可以追溯到春秋、秦汉时的“优”和唐代的“参军戏”。剧中丑角的年龄可大可小、可老可少。他们的职业极为广泛,涉及到各行各业;他们的社会地位非常复杂,触及、延伸到各个阶层。什么大官显贵、商贾小贩;什么村野俗子、脚夫走卒,应有尽有,不一而足。他们的性格形象多是社会下层中的小人物。这些角色大多以说念顺口溜为主。究其原因,我以为是,因为顺口溜合辙谐韵、通俗易懂,善于表现事物的律动,其容量上的内涵与外延广而深邃。它更善于把嬉笑怒骂和诙谐风趣、插科打浑,尽皆列人,开朗乐观,畅所欲言。从“不谄笑以取悦,不曲言以负心。”它在塑造人物、表达剧情时,能处处事事把人物的性格,表现的维妙维肖、淋漓尽致,鲜活生动、格外传神。例如《苏三起解》的老丑崇公道,本是衙门中的差役。一天在押解女犯苏三时,却因她体弱多病而为其卸下了沉重的枷锁。当对方诘问:“朝廷的王法,如何取得?”时,这位解差老人却着顺口溜骂道:“屁法,王法,他妈的头发。我给取掉刑枷,看谁把我咋枷(jia)!”并在认苏三为义女的同时,也好心地把自己的棍杖赠给了她。表现了一颗蔑强扶弱的善良之心。其性格、其情节,博得了观众的喜爱与同情。又如《打镇台》中,当知县的王震对李庆若“交叉乱板一齐落”打的昏死时,却被奉旨前来的内监当场斥责:“好你王震,这就不是,一个八台总镇,岂是你个小小知县打的?”待对方据理反驳后,这位内监结舌闭口却自我解脱顺口溜道:“实想来做情,落了个满脸红。总镇你横行,打的屁股疼。”当即扫兴地离开了公堂。这件事,使观众为正义的代言人王震的胜利而感到庆幸。还有,《顶灯台》中方巾丑角孙存蝶,自我介绍的顺口溜:“想我皮筋,身强力壮,思想解放,性格开朗。不踢足球,不玩单杠,不爱学习,不贪照相;不会吹拉,不懂弹唱。爱好单一,专攻强项。我的特长,爱打麻将,这个终身志向,使我的生活水平直线下降。……”(引用时稍有改动。)这段自白,生动逼真,十分传神。使观众在倾心欣赏节目时,也深受教育。例子很多,限于篇幅,不及备述。
秦腔丑角,正是以这种独特的表现方式,来展现人民的理想、情操和愿望,使观众在沉醉于关中语言韵律美的同时,给精神也带来了无限的满足和感奋。这就是“顺口溜”成为秦腔丑角惯用的艺术形式之根本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