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名家 > 表演艺术家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张新民



  张新民班 华阴老腔张家皮影戏班之一。班主张新民,1956年生,华阴县卫峪乡西泉店人。10岁左右学艺,师从其父张全生。父在世时,常唱折子戏,父亡后始为前首、主唱,领班。现班子人员不太固定。父亲留下的皮影箱子已卖掉,尚藏有部分父亲留下的剧本,主要有:《三打祝家庄》(同治十三年十月吉日立)、《马灵官》(民国三十四年八月吉日,泉店张松林记)、《反出五关全本》(1960年10月1日,张全生记)、《逼霸王》(1957年10月吉日立,张全生)、《华光闹三界》(嘉庆七年)、《牧火马全本》、《失街亭》(根据乾隆十年本《空城计》抄而成,1979年)、《张良归山》(宣统三年清和月立,张全生)、《战冀州全本》(张全生记)、《空城计》(乾隆十年三月初二)、《樊梨花征西》(民国二十四年七月,张全生)、《火化殷洪》(1979年演出本,张全生)、《火烧濮阳》、《东吴大报仇》(2000午正月二十三日,张新民)、《擒吕布》(1980年3月,张新民)、《西凉》(1956年7月,张全生)、《反洛阳全本》(1988年3月20日,张全生)、《捎戏本》(民国二十六年七月,张全生)、《瓦口关(传全)》(民国三十年正月三十日,张全生)、《诛仙阵》(1990年11月,陈志正编)、《三气周瑜》(张全生)、《西天取经》(张全生)、《绝龙岭一本》(1984年古历十月二十六日,全盛班)、《黄河镇全本》(民国二十五年七月二十九日,张全生)、《五路伐蜀》(民国二十五年三月,张全生)、《取南郡全本》(张全生)、《张花反延安》(1814年春立,张新民)、《天水关》(2002年 11月,张新民)、《取四郡(全本)》(民国三十年二月十一日,张全生)、《无量成圣本》(民国二十四年腊月初一,张全生)、《取洛阳》(2002年12月,张新民)、《托肠救主》(民国二十七年三月吉日,张全生)、《取东川全本》(民国三十二年二月十五日,张全生)、《战宛城全本》(革新剧社张全生记)、《金鸡岭》(革新剧社,张全生)、《下南唐》(民国二十四年四月二十五日,张全生)、《取西川》(张全生)、《万历王吊孝全本》(张全生)、《走南阳全本》(张全生)、《出五关全本》(张全生记)、《过江壹本》(民国二十九年九月十三日,张全生)、《三让徐州》(1964年元月8日,张全生)、《投唐一本》 (1949年8月中旬,张玉麟)、《摩天岭》(民国三十五年七月二十八日,张全生)、《长坂坡》(民国二十四年十月十日,张全生)、《征东》(1992年12月复写,张全生)、《反平凉》(民国三十三年正月吉日,张全生)、《刘秀战昆阳》、《借赵云》、新编折戏《收马记》(张全生)、折戏《诸葛亮观阵》、《反大同一本》、《收张奎》(张全生)、新民社新编《刺破帛老宽》(1950年7月18日,张全生)、《逼霸王》(1957年6月28日,张全生)、《二卖粮》(1953年11月20日,民生社)、《人之初唱本》(1950年冬月吉日)、《破高关全本》(2002年6月21日,张新民)、《收殷郊全本》(张全生)、《大报仇》(革新剧社,张全生)、《台城壹本》(民国十六年,永发班记)、《反五关(进情)》(陕西省传统剧目工作室)、《十二金牌》(编剧李静慈,陕西省文化局陕西省戏曲修审委员会印)、《三世仇》、《一家人》、《十二金牌全本》、《女书记》(华阴县皮影社)、《三战吕布》、《取中山》、《大征南壹本》(民国二十四年四月二十日,张全生)、《代金陵全本》(张新民)、《武观音堂全本》(“西历一九八六年元月十五日抄”,张全民)、《临潼斗宝》(民国二十九年十月十二日)、《八仙一本》(民国二十一年三月,张全生)、《扬州玩花》(1951年正月吉日立,张全生)、《荆州全本》(民国三十六年三月十五日吉,张玉印)、《薛丁山征西》、《锁阳关》(1979年古历闰六月四日,张全生)、《盘沙桥全本》(1949年元月吉日立,张全生)、《罗通扫北》(民国三十一年一月中旬,张全生)、《访永宁》(1946年,张全生)、《四圣归天》(同治三年立,民国三十四年,张全生)、《杜康卖酒》(皮影艺术,碗碗腔,由张全生,张锁牢口述改编)、《节振国》(华阴市文化馆郭守义改编),《小刀会》(闫村皮影社,新)、《巧绣山花》(华阴县皮影社,分2本,新)。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