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1936年,张学良的东北军驻防陕北时,王以哲的六十七军军部驻扎于洛川县凤栖镇北十字街东侧、解放路西侧的文庙、城隍庙一带。
1936年1月—2月,在被俘释放的东北军六十七军七一九团团长高福原的联络下,为促使东北军与红军联合共同抗日,中共中央指派联络局局长李克农曾两次赴洛川六十七军军部谈判。第一次是1月19日,李克农与张学良在此商谈,张表示愿为成立国防政府奔走。第二次是2月25日,在东北军工作委员会书记周恩来的部署下,李克农再次抵达洛川,与六十七军军长王以哲及军参谋长赵镇藩谈判合作问题。2月28日,双方达成五项局部性的口头协定,并决定经批准后于3月5日各自下达执行。
3月3日,赴南京的张学良返回西安,4日即驾机飞抵洛川与李克农谈判,双方广泛交换了意见,增进了彼此的了解。张学良提出请共产党在毛泽东、周恩来中选一代表,与他共商抗日大计。时间由中共决定,会谈地点在肤施城(延安),将来中共可派一位负责人常驻西安。
经这次谈判,双方安排了1936年4月9日在肤施县城天主教堂内周恩来、李克农与张学良、王以哲、刘鼎五人间的高级会谈。从而为红军与东北军的友好合作奠定了基础,为共同抗日准备了条件。
谈判遗址现存文庙大成殿、城隍庙献殿及附近的砖窑31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