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图书
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全文图书 > 延安革命遗址
红都——保安 王家坪彭德怀故居

    
    总参谋部前院是由正面3孔石窑、西边3孔石窑以及东边的军委会议室组成的一个小院子。正面三孔窑洞是总参谋长叶剑英的故居,皖南事变后,他回到延安,长期住在这里。右起第一孔是办公室,第二孔是会客室,第三孔是寝室。1943年,在山上修了三间房,有时,叶参谋长也到山上去住。
    1943年10月,彭德怀从太行山区回到延安,先住在杨家岭,1945年搬到枣园。1947年3月为了指挥延安保卫战,彭总由枣园迁到这里。右边窑洞是他的办公室与寝室,中间窑是会客室。1982年8月起对外开放。
    1947年3月,蒋介石集结了上百架飞机,调遣胡宗南的23万兵力,妄图一举攻占延安,摧毁我党首脑机关。为粉碎敌人的进攻,党中央决定暂时放弃延安,诱敌深入,在运动中歼灭敌人的有生力量。3月8日下午,延安召开了1万多人参加的保卫边区、保卫延安动员大会。彭德怀在会上发表了激动人心的讲话。他说:11年前,陕北刘志丹不过3000人。后来,中央红军开到陕北,总计不超过1.5万人,然而我们东征西征,都是无往而不胜。今天,我们完全有可能把胡宗南的几十个旅消灭在这里!他的讲话,给了边区军民巨大的鼓舞和力量。
    为了部署延安保卫战,从3月10日到12日,彭德怀用三天时间亲临前线视察,要求守卫部队每一处地形都要认真察看,周密部署。他告诫各级指挥员说:“在保卫延安中,任何微小的疏忽,都会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13日,敌机数十架对延安进行狂轰滥炸,地面上以15个旅的兵力分左右两个兵团,向延安扑来。胡宗南亲自到洛川坐镇指挥,狂妄地叫嚣:“三天占领延安”。在这紧急关头,担负保卫延安重大任务的彭德怀,指挥我军在延安以南百里处与敌展开一场血战。在战斗最激烈的时候,彭德怀不顾个人安危,跑到炮火连天的前沿阵地上。当时纵队司令员王震见到他,大为吃惊,劝他迅速离开。彭德怀却固执地说:“你能来,我为什么不能来?光靠地图,指挥不好战斗,只有走上第一线,才有发言权。”彭德怀这种身先士卒的精神,成为指战员杀敌立功的动力。经过七天七夜的阻击战,我军歼敌5000多人,粉碎了胡宗南“三天占领延安”的狂言,掩护了党中央及当地群众的安全转移。
    18日,党中央和毛泽东在撤出延安前夕,组成了以彭德怀为首的西北野战军司令部。党中央撤离后,他按照毛主席的指示,亲自去西北局、联防司令部、杨家岭等地检查,看地扫干净了没有,桌椅是否摆整齐。大家都为彭总的安全担心,再三催他撤离。他却镇静地说:“延安不是平常的地方,这一撤退,对部队和群众有很大的影响。我们的指挥机关,一定要坚持到最后一分钟。我要看敌人进入延安城才走。”19日凌晨,敌人进了延安城。通往东川的公路已被敌人的炮火封锁。彭德怀由王家坪后沟翻过山头,奔向梁村,健全了西北野战军的指挥机关。
    在保卫党中央、保卫陕甘宁边区,解放大西北的战斗中,彭总雄才大略,指挥若定,连战皆捷。而志大才疏,不可一世的胡宗南则损兵折将,处处被动挨打,成为手下败将。沙家店战役胜利后,毛泽东又一次为他题写了“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的赠诗。
    在延安,彭德怀不收礼、不吃请的廉洁作风是出了名的。有几次彭德怀发现给他吃的饭与部队战士的饭菜不一样,便把筷子一放,到战士中去吃饭,搞得一些干部下不了台。

延安革命遗址/延安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陕西:延安天正印务有限公司,20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