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6年,东北军六十七军王以哲部驻防延安城时,为了西安—洛川—延安间联络的方便,在延安城东关延河岸边修建了一个规模较小的飞机场。张学良的专机——一种双翼的小型军用飞机可以自由起降。
1944年7月22日与8月7日,美军观察组分两批乘飞机入驻延安后,美国军用运输机频繁地往返于延安与重庆、北平等地。为适应需要,边区政府曾动员各界人士和延安民众扩建了机场,并用石条铺筑了跑道,增加了承载力。此机场一直沿用到20世纪70年代。
70年代初,为了备战的需要,兰州军区在延安东二十里铺新修建了一个较大的军用机场,后改为民用。从80年代开始,航空运输启用新建的机场,原东关机场被规划为延安城区向东延伸的一部分。90年代,相继在跑道两边建起了工厂、宾馆、办公楼和居民小区,飞机跑道被改建为延安市一条最宽阔、最长的街道。
今天,延安老机场的原貌已无从寻觅,但是在这里曾经发生过的历史事件,人们没有遗忘,并成为延安人永远的记忆。
1936年4月9日,为商谈东北军与红军合作事宜,张学良亲自驾机在此降落,在城内的天主教堂同中共代表周恩来进行了彻夜长谈。
1936年12月17日,张学良、杨虎城派专机来延,接中共全权代表周恩来赴西安帮助解决西安事变。在同国民党的10年谈判中,周恩来曾先后二十多次往返于延安和国统区之间,多数是乘飞机在此起降的。1973年6月9日,周恩来总理陪同越南党政代表团访问延安,专机也是在这里起降的。
1937年11月29日,共产国际送王明、康生等人回国,飞机降落时,前轮曾冲出了跑道、使人们虚惊一场。
1944年11月1日,毛泽东在机场检阅了由八路军120师359旅组成的南下支队4000余人。
1945年7月2日,国民参政会黄炎培等六位参议员乘机由重庆来延访问,7月5日出离返渝。毛泽东、朱德、周恩来、林伯渠等赴机场欢送。
1945年8月28日,毛泽东第一次乘飞机从这里赴重庆同蒋介石进行谈判。10月11日,由张治中陪同飞返延安。
1946年1月,苏联派飞机送医生阿洛夫来延,毛岸英随机回到延安,毛泽东到机场迎接。
1946年4月8日,中共和谈代表王若飞、博古以及叶挺、邓发、黄齐生等13人由重庆乘机回延途中,飞机失事遇难。18日遗体由美军用运输机从晋绥运回延安。19日在机场召开了隆重的追悼会。烈士遗体被安葬在机场边的墓地。
1946年6月,为了反对国民党反动派一手挑起的内战,国民党中央航空第八大队35中队机长刘善本上尉,弃暗投明,于6月26日,驾驶B24式530号飞机由四川飞到延安。
1946年11月19日,为反对国民党包办的“国大”开幕,周恩来率中共代表团李维汉、邓颖超等10人由南京飞回延安。1947年3月7日,董必武率中共留南京、上海的工作人员74人乘机回到延安。
1947年2月21日,叶剑英率军调部中共最后一批人员乘机从北平撤回延安。3月8日、9日,中共留渝人员吴玉章等乘机回到延安。
1947年3月19日,国民党胡宗南部占领延安后,利用此机场运输物资人员。8月6日,西北野战军发动榆林战役,当日,蒋介石乘专机飞抵延安,部署援榆计划,7日离延。
建国后,延安东关机场成了国际友人和中央领导人参观访问和重返延安最便捷的通道。其中1958年11月,彭德怀元帅曾飞抵延安视察;1966年3月,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邓小平乘飞机来延视察;1967年10月,中央政治局常委李富春陪同外宾飞抵延安;1970年春,邓颖超曾陪同外宾乘飞机重返延安。叶剑英元帅也曾于1959年、1962年、1966年三次乘飞机重返延安。陈毅元帅于1959年10月飞赴延安……
延安东关飞机场昔日的辉煌将永载史册。
(延安革命纪念馆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