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4月1日,陕甘宁边区政府决定将边区贸易局和1937年6月成立的光华书店合并,成立光华商店,余建新任经理。店址设在西府巷光华书店原址。这是边区第一个公营商店。随后,边区合作总社也合并入光华商店。这时,光华商店的基本任务是保障机关、部队、学校公用物品的供给。同年11月,日本飞机轰炸延安后,光华商店迁至凤凰山半山腰的3孔石窑洞中,继续营业。1939年7月迁至延安南关新市场。
光华商店成立初期,仅有流动资金5万元(法币,以下除注明者外,均为法币),当年营业额达400万元。1939年,商店流动资金增至50万元,全年营业额达1000万元以上。从1940年起,光华商店担负起为边区公营工厂供给原料和推销成品的任务,流动资金增加至120万元,全年营业额2000万元。到1941年8月底止,光华商店除延安总店外,还成立了三边、陇龙、关中等11个分店,交道、张村驿(均在今富县境内)等11个支店。同时,在总店之下,还设有1个过载栈,4个农产品贩卖处,两个运输处和志丹、白坪(今属安塞县真武洞镇)两个货栈。
1938年6月至1941年2月,光华商店还代替边区银行发行了“光华商店代价券”(简称光华券),与法币等值。
1941年2月,光华商店由边区银行领导,划归边区贸易总局领导。以后,光华商店还先后划归边区物资局和边区贸易公司领导。
1942年度,光华商店共获得纯利润7,504,221元(边币)。商店所属的过载栈、货栈、运输队等,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1947年3月,光华商店总店撤离延安,结束工作。
光华商店对边区的商业经济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光华商店在延安城内和新市场遗址,已不存在。在凤凰山的遗址,现由群众占用。
(见《延安革命旧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