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图书
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全文图书 > 延安革命遗址
文化、艺术单位遗址 西北文艺工作团遗址——文化沟

    
    西北文艺工作团是以1940年9月1日成立的陕北公学文艺工作队为基础组建的。文艺队曾演出了《蜕变》、《雾重庆》和苏联话剧《生活在召唤》等。当年12月5日,陕北公学文艺队与七月剧团合并,组成陕北公学文艺工作团。
    1941年8月,陕北公学并入延安大学。9月1日,陕北公学文工团被正式改称西北文艺工作团,团址由杨家湾陕北公学校址迁往文化沟。团长苏一平,副团长朱丹。下分研究组、音乐组、戏剧组、美术组和总务组。
    1943年5月4日,边区艺术干部学校和延安杂技团被合并入西北文艺工作团。张季纯继任团长,团址仍设在文化沟。
    1946年6月,张季纯被调往边区文化协会工作。苏一平继任团长,副团长林丰。
    1947年3月,西工团奉命随军转战,并坚持演出。1948年2月,西工团和绥德分区文工团合编,分为西北文工团一团、西北文工团二团。5月,西工团迁回延安,驻新市场。1949年6月,西北文工团一团和二团进驻西安。11月14日两团合并为西北文艺工作团,后逐步发展为今天的陕西省歌舞剧院。
    西工团在延安期间,先后编排上演了《劳军》、《卖布》、《钟专员与胡县长》、《如此宁夏》、《边区的一边》、《一朵红花》、《纺线线》、《模范城壕村》、《红鞋女妖精》、《无敌民兵》、《保卫秋收》、《保卫边区》、《张兰英》、《神神怕打》、《边境上》、《梢林里》、《清明前后》等剧目。并坚持上山下乡,教唱歌曲,贴宣传画,写街头诗,拉“新洋片”等,受到边区军民的热烈欢迎,为边区文艺工作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西工团在延安文化沟遗址,仅保留部分土窑洞。
    (见《延安革命旧址》)

延安革命遗址/延安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陕西:延安天正印务有限公司,20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