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图书
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全文图书 > 延安革命旧址
延安市 陕甘宁边区医院旧址

    
    陕甘宁边区医院成立于1937年10月,由军委卫生部领导,傅连暲任首任院长。医院分设住院部(在宝塔山南麓)、门诊部(在延安城内)。1938年11月,日本飞机轰炸延安后,门诊部迁至延安城东二十里铺(今属延安市桥沟乡)。同年底,边区医院交边区政府民政厅领导,欧阳竞任院长。
    1938年底,陕甘宁边区医院开始在安塞县黄瓜塌(今属真武洞镇)新建院址。1939年5月13日,边区政府民政厅根据边区第一届参议会决议,决定扩大并改进边区医院。同年6月15日,边区医院由延安迁至安塞黄瓜塌新址。新址共打土窑洞65孔,建房屋40间。7月15日,边区医院开始收治病员。医院门诊部设在真武洞以南的白家坪。这一时期,医院没有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和化验室、X光线室、显微镜室等。医院有病床100余张,有医护人员和其它职工共计100余人。
    1942年秋,边区医院迁回延安,驻城南白家坪,安塞则改设边区医院分院。1946年3月,边区医院迁驻桥儿沟“鲁艺”旧址。这时,医院有病床150余张。
    边区医院主要为边区一级党政机关服务,同时也为驻地群众服务。据统计,1941年群众病员占就诊人数的25%;1942年为27%;1943年为30%。
    1942年9月25日,以边区医院为主筹办的边区医药学校正式开学。边区政府副主席李鼎铭题词:“济世活人之学”。医校校长李治。医校以边区医院为临床实习医院。
    1946年6月1日,边区医院和有关单位筹办的西北医药专门学校在桥儿沟正式开学。医院院长马荔兼任副校长。
    1947年3月,边区医院改为战时编制,撤离延安,随军转战。1948年5月,迁回延安,驻城南花石崖砭西北局旧址。1949年6月,医院大部分人员随边区政府机关进驻西安。其余人员则于1950年3月,在花石崖砭组建成立了延安地区人民医院,一直沿续至今。
    陕甘宁边区医院在安塞黄瓜塌,延安宝塔山麓、白家坪等地旧址,仅保留部分土窑洞。在桥儿沟的旧址,即“鲁艺”院址。

延安革命旧址/姬乃军.—北京:文物出版社,199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