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图书
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全文图书 > 延安革命旧址
延安市 中国工业合作协会延安事务所旧址

    
    1938年4月,中国工业合作协会在武汉成立。“工合”由路易·艾黎、埃德加·斯诺、海伦·福斯特·斯诺(尼姆·韦尔斯)发起。1939年3月,路易·艾黎来到延安。在延安期间,艾黎谒见了毛泽东,介绍了自己所从事的“工合”事业,受到毛泽东的鼓励和支持。在艾黎的积极建议下,经中共中央财政经济部部长李富春批准,4月,“工合”延安事务所正式成立。由陕甘宁边区银行行长兼任事务所主任,与边区银行合署办公。“工合”拨给延安事务所投资基金2万元(法币)和开办费1500元(法币)。开始在延安推广合作事业。
    1939年9月,斯诺以“工合”代表身份前来延安,对延安事务所的工作给予指导。12月,艾黎再到延安,并于次年1月由榆林返回宝鸡途中,三到延安,对延安的“工合”事业给予大力支持。
    “工合”延安事务所成立后,“工合”除拨给发展基金和开办费以外,还每月拨给经费300元(法币)。1941年2月以后,由国民党控制的“工合”西北办事处(设在宝鸡)完全拒绝发给经费。延安事务所乃与边区政府建设厅合作科合署办公,经费由建设厅拨给。1944年1月,“工合”延安事务所又与边区银行合署办公,办公地址由建设厅迁至新市场边区银行营业楼。经费来源也由边区银行提供。
    “工合”延安事务所成立以后,曾于1940年开办了工业学校。1942年至1943年,共举办3期会计训练班,毕业人员分配到各合作社任会计。1941年还举办两期妇女纺织训练班,学员毕业后分赴各地指导纺织工作。事务所创办的工合苗圃后来发展合并到光华农场,成为该场的园艺组。1944年6月,事务所还协同边区政府建设厅召开了边区合作社主任联席会议,总结了边区合作社事业的经验教训,并提出了今后的工作方针和任务。
    “工合”延安事务所对边区的建设发挥了一定的作用。据统计,1939年,边区共建立工业生产合作社10个,有社员199人,资金11315元(法币);1940年,合作社为17个,社员386人,资金59951元(法币);1941年,合作社27个,社员696人,资金339538元(法币);1942年,合作社50个,资金2491600元(边币),当年每月平均产值,由1939年的月产值6万元(法币),增至230万元(边币);1943年,合作社214个,社员2305人,资金97129000元(边币);1944年,合作社691个,社员245866人,资金440266800元(边币);1945年,合作社总数发展到882个,社员总数增加至265777人,资金3890869948元(边币)。
    1946年初,“工合”延安事务所结束工作。
    “工合”事务所在建设厅办公地址(位于南关)和边区银行办公地址(位于市场沟),即边区政府旧址和边区银行营业楼,仍保存完好。

延安革命旧址/姬乃军.—北京:文物出版社,199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