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图书
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全文图书 > 毛泽东在陕北
“我们坚决不过黄河”

    
    蟠龙大捷后,为了打击马步芳和马鸿逵势力对陕甘宁边区从西面的进犯,西北野战兵团遵照毛泽东的部署,于5月21日发起陇东战役。此时,敌人可能估计到中共中央和毛泽东仍在靖边、安塞的结合部地区,刘戡便乘此空隙指挥4个半旅5万多人,向王家湾方向扑来。
    6月7日晚,敌军北路已经占了青阳岔,南路敌军离王家湾也只有1华里多了,此时毛泽东才从容上马离开王家湾。临行前,毛泽东说:“敌人的企图有三个:第一要把我们消灭在这里;第二要逼我们过黄河;第三要把我们赶到沙漠里饿死。但是我们决不让敌人消灭,我们坚决不过黄河,我们一定在陕北坚持下去,敌人从东来,我们往西走,敌人向北进,我们向南走,敌来我走,敌人走了我们就住下。”
    这是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雨越下越大,路越走越滑,天黑得伸手不见五指,整整一夜冒雨行军。第二天拂晓到了靖边小河村,毛泽东住在曹九林家。曹九林从外面回来一眼就认出面前这位首长是毛泽东,因为十几年前,他在瓦窑堡和红军战士一起热情地迎接过毛泽东,后来又聆听过毛泽东的报告。自从胡宗南占领延安,他每天都牵挂着毛泽东的健康和安危,想不到今天毛泽东竟来到了自己的家里。他一边深情望着毛泽东,一边悄悄地对婆姨说:“咱一定要保护窑里这位首长的安全,这可比保护咱个人的性命还要紧啊!”
    第二天,敌机不断骚扰。下午,骑兵侦察员前来报告,一股敌军窜过王家湾直奔小河来了。周恩来派一个排到村东头制高点监视、阻击敌人,其他人员开始转移。曹九林听说毛泽东和部队要走,既焦急又担心,主动要求带路。
    部队一出村,雷电交加,大雨倾盆而下。等队伍涉过村前暴涨的河水,上山时天已经黑了。这时后面就传来了阵阵枪声,大家回头一看,山沟里一片火光,敌人就在山脚下。任弼时命令不许打手电,不许抽烟。部队继续摸黑冒雨前进。
    因雨大、路滑、坡陡,多半夜才走了十几里路,来到一个叫做月亮山的山顶上。由于带路的曹九林在雨夜里迷了路,部队就在这个山顶上停下来。大雨不住的下着,光秃秃的月亮山上,不但没有避雨的地方,就连一个可坐的石头也找不到。毛泽东站在雨里淋着,警卫战士心象刀扎似的,真不是滋味。后来警卫班长李文奎想了一个办法,几个人在毛泽东身边围了一圈,又拉开棉大衣顶在大家头上,为毛泽东遮住风雨。毛泽东看了,笑着说:“真是铜墙铁壁,风雨不透!可是你们要冷呢!”战士们异口同声地说:“我们年轻力壮,不怕冷。”
    枪声还在时紧时慢地响着,想到毛泽东的安全,战士们心里该有多么着急。可毛泽东一点不在乎,反倒说:这场雨下得好,再过半个月,就该收麦子了。
    后来又从附近找来老乡白德功问明情况,方向终于搞清了。任弼时向毛泽东汇报说:我们走吧,这里离天赐湾只有20华里。
    天大亮时,队伍翻到了山梁顶,来到靖边天赐湾。天赐湾座落在大虎高梁山的山腰,地势陡高,十分险要。毛泽东等首长在挨近山顶上的一孔窑洞里刚休息,作战参谋前来报告:敌人又向这个方向扑来,距天赐湾只有15华里;刘戡军经真武洞、王家湾正由东向西压来;在安边、定边的西线,还有马鸿逵的8个骑兵团。在强敌面前,毛泽东稳如泰山,他仔细听完了作战参谋的报告,镇定地说:“敌人没有群众,进了边区就成了瞎子,他们看不到我们,只是乱闯。现在可以把敌人甩开了。让战斗部队都集中在山后,待命出发;警卫团派1个排埋伏在天赐湾前面的路旁,作好准备,敌人不靠近不准开枪;1个排到西南方向去活动,引诱敌人,使其误认我们向西南方向转移。毛泽东又对叶子龙说:我估计12点钟敌人会退,12时如敌人还继续前进,就立即向我报告。
    听了毛泽东的话,都有些惊异:为什么情况这样紧急,他却说不要紧?后来,敌人真的被毛泽东乖乖调走了。原来就在敌人象没头的苍蝇乱扑的时候,毛泽东派到西南方向去引诱敌人那个排向敌人开火了,敌人便紧紧跟在屁股后面向西南追去。第二天拂晓,诱敌的那个排胜利回来了,还抓了8个俘虏。大家无不欢欣鼓舞,深深钦佩毛泽东胸有成竹,用兵如神!
    6月17日,中共中央机关由天赐湾又返回小河村。
    早在王家湾村时,毛泽东关于大举出击,经略中原的战略进攻的构想趋于成熟。6月30日,刘伯承、邓小平率晋冀鲁豫野战军过黄河,进行鲁西南战役,揭开了进攻的序幕。毛泽东返回到小河村后,为了配合刘邓挺进中原的战略部署,7月21日至23日在小河村临时搭成的凉棚下举行了中共中央军委和西北野战兵团前委扩大会议,贺龙、陈赓,彭德怀、王震等从前线来参加。毛泽东、周恩来与陈赓议定,将原调太岳纵队西渡黄河来陕北作战的方案,改为南渡黄河出击豫西,协助主力经略中原,从相反方向配合陕甘宁边区军民击破胡宗南的进攻。毛泽东说:原先计划,边区部队和陈赓两部集中起来在陕北打胡宗南,现分开打,从战略上、粮食上看都有利。对蒋介石的斗争,计划用5年解决。毛泽东给陈赓讲了一个“破釜沉舟”的故事,指出:“这个故事发生在你们将要渡河的地方,你们要以最大的决心和勇气打出去!”
    为了调动胡宗南主力北上,配合陈赓、谢富治大军挺进豫西作战,中央军委决定,西野于8月上旬围攻榆林。8月1日,毛泽东离开住了45天的小河村,开始了每天50至60里连续的北上行军。就在这紧张日子内,刘邓大军开始了千里跃进大别山,陈谢大军正在南下准备渡黄河,华东陈毅、粟裕大军正在内线反攻配合刘邓进军,所以毛泽东一到宿营地不待卸下马褡子,就开始批阅电报起草指示,通宵达旦地操劳着,呕心沥血指挥陕北解放战争,部署全国的战略进攻,迎接历史上的伟大事变。毛泽东太劳累了,骑在马上打盹,差点从马上跌下来。战士们支起担架,请毛泽东坐担架,他坚决不坐,反而下了大青马和大家一起步行。周恩来老病犯了,毛泽东却下了死命令一定要他上了担架,并扶着担架同行。
    8月6日,西野发起了榆林战役。7日,蒋介石飞抵延安部署救援榆林及围歼西北野战兵团的作战计划,令钟松率整编三十六师沿长城线增援榆林,令刘戡率7个旅由延安地区分路北上。要董钊第一军和刘戡第二十九军必须于15日会师绥德。这时毛泽东正率中央直属支队正牵着国民党军北上,两军相距不到一二天路程,8月13日终于抢先过了绥德。国民党军已先后占领了榆林、绥德、米脂、佳县,控制了陕甘宁边区所有县城和绝大部分地区,只有米脂以北,长城以南,无定河以东的南北三四十里、东西五六十里一块地方在西北野战兵团手里。西野及中央直属支队不到4万人,被国民党军6万余人包围在这块狭小的地区里。形势非常危急。8月16日,中央直属支队冒着暴雨摸黑进入曹庄,背后正牵着敌胡宗南的千军万马北上佳县。中央在一孔破窑洞中召开了会议,周恩来、任弼时都要求毛泽东过黄河到河东去,毛泽东却诙谐地说:“我是一块臭肉,走到哪里苍蝇就叮到哪里。”坚决不过黄河。经过争论,最后决定党中央和毛泽东继续留在陕北。17日凌晨,南北二路国民党军均已离曹庄不远,部队立即出发抄过佳芦河,往北向通秦寨前进。突然又下了暴雨,道路泥泞,本想翻下山头过河,不料暴雨后河水暴涨,水深浪急,道路被洪水挡住了。部队临时改变路线,朝西北高山上攀登。8月盛夏,又值暴雨初晴,上晒下蒸,山路崎岖,人人汗湿衣衫。沿佳芦河向北行进,终于到达白龙庙。18日冒着大雨出了村,漫山遍野都是水,部队下山时简直是被泥水推着溜下去的,好不容易下了山。本来平静的五女河,在一整夜暴雨下,已经无法涉水过河。就在这个时刻国民党一二三旅已在乌龙铺以南与西野二纵队打响,传来了密集的枪炮声,离交火地不到20里,天上还出现了国民党军的飞机。战士们要求设法先护送毛泽东过河,毛泽东却说:“不,我留在这里,你们想办法赶快先把秘书、机要人员和文件送过河去。”“你们过去了,中央的文件就保护住了,和各战场的联系就断不了,我就放心了。”战士们只好按毛泽东的指示,保护着文件先过了河。毛泽东却坐在雨淋的石头上办公了,看着电报,不断做着批示,电台又架起了天线,开始向各野战军发报。毛泽东的从容镇静,鼓舞着战士们奋力架桥。第一次架桥,木料被冲走了,再架,终于架好了浮桥,毛泽东安全过了五女河。部队又乏又困,又渴又饿,又是20里行军。部队决定在河南边的杨家园子宿营。又是一阵阵闪电暴雨,再渡五女河时,毛泽东骑的大青马刚到河心,山洪下来了,在战士们猛拉猛推保护下,避过了墙头般高的洪峰,躲过了浪头。19日,毛泽东来到了距西野司令部东元村不到20里的梁家岔。在这里才结束了历时19天的长途行军,达到了调国民党军北上榆林的目的。
    胡宗南部钟松率领三十六师,自认援榆有功,骄横异常,判断西北野战兵团“仓惶逃窜”,势将东渡黄河,企图一战解决陕北战争。8月14日,三十六师远离主力,孤军南下镇川堡、乌龙铺,拟与北上之刘戡二十九军合击解放军于米脂、佳县之间。19日,三十六师主力进到沙家店地区即被西野分割包围,20日拂晓,西野发起攻击,战至黄昏,歼三十六师6000余人。沙家店战役是毛泽东亲临前线直接指挥的。19日傍晚毛泽东到达梁家岔后,立即去东元村参加了西野作战会议,深夜才回到梁家岔。毛泽东彻夜未眠,不时拿起电话,询问前线发生的一切变化,来回于地图和电话之间。蜡烛点完了,又换上了小油灯。20日凌晨,电话铃又响了,毛泽东对着耳机兴奋地说:“我是毛泽东。”自从撤离延安后,毛泽东一直用“李德胜”的化名,今天用了“毛泽东”,说明战争形势已经大大改观了。上午战斗打响后,他笑着说:“好!这回看胡宗南怎么交待!”21日上午,毛泽东视察了战场。他高兴地说:“沙家店一战把敌人的嚣张气焰完全打掉了!陕北战争已经翻过山峁,最吃力最困难的时期已经过去了,战争的主动权掌握到了我们手里,形势对我们非常有利。”沙家店一战是西北野战兵团进入反攻阶段的重要标志,结束了国民党对陕北的重点进攻。
    沙家店战役后的第三天,陈谢大军强渡黄河,东逼洛阳、郑州,西叩潼关。胡宗南又失算了,他不得不从陕北南撤8个旅的主力退保西安,在陕北取防御战略。10月10日,陕北新华广播电台公布了毛泽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起草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宣言》,提出“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成立联合政府”的口号。在毛泽东的帷幄运筹下,把战争开始引向国民党区域去了。
    (徐乃杰)

毛泽东在陕北/中共陕西省委党史研究室编.—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