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
第十一章 中国行会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行会的产生、发展与演变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从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发展变迁的历史轨迹和特点。早在19世纪末叶,就有一些在华的外国人开始以田野调查的研究方式对中国行会进行考察。进入20世纪以后,更有一部分中外学者着手对行会进行比较系统的研究,并取得了一批颇具参考价值的研究成果。50—60年代国内史学界探讨中国资本主义萌芽问题时,行会也是其中的一个重要讨论议题。80年代以后史学界开始关注商会、同业公会等近代新式商人社团,但在研究商会和同业公会的过程中同样也不能不涉及行会,并且更进一步拓宽了行会研究的视野。
国内史学界对商会史的研究迄今不过20年的历史,却已经发表了多篇评介商会研究的文章,而行会史的研究至今虽已有百余年的漫长历史,但却难以见到回顾与展望行会史研究的文章。据笔者所知,目前除发表了两篇评介会馆史研究的文章之外,尚无其他相关文章比较全面地评介百余年的中国行会史研究。①这种状况既不利于后来的相关研究者比较充分地参考和利用前人的研究成果,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一些学术观点的重复,显然不利于行会史和相关研究领域更进一步向纵深发展。
有鉴于此,笔者深感实有撰写相关文字的必要。需要说明的是,撰写这样的评介文章必须查阅各方面相关的论著,笔者虽尽力收罗也不能确保没有遗漏,特别是外国学者的一些研究论著更难收集。因此,本章的评介以汉文研究成果为主,为了便于说明和比较各个时期的研究概况,也会适当参照介绍国外学者的有关论著。
国内史学界对商会史的研究迄今不过20年的历史,却已经发表了多篇评介商会研究的文章,而行会史的研究至今虽已有百余年的漫长历史,但却难以见到回顾与展望行会史研究的文章。据笔者所知,目前除发表了两篇评介会馆史研究的文章之外,尚无其他相关文章比较全面地评介百余年的中国行会史研究。①这种状况既不利于后来的相关研究者比较充分地参考和利用前人的研究成果,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一些学术观点的重复,显然不利于行会史和相关研究领域更进一步向纵深发展。
有鉴于此,笔者深感实有撰写相关文字的必要。需要说明的是,撰写这样的评介文章必须查阅各方面相关的论著,笔者虽尽力收罗也不能确保没有遗漏,特别是外国学者的一些研究论著更难收集。因此,本章的评介以汉文研究成果为主,为了便于说明和比较各个时期的研究概况,也会适当参照介绍国外学者的有关论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