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正史、别史、政书等:
[1] 张廷玉等:《明史》,《四库全书》本。
[2] 赵尔巽等:《清史稿》,中华书局1998年版。
[3] 徐溥:《明会典》,明正德六年刊行,《四库全书》本。
[4] 龚辉:《全陕政要》,明嘉靖年间刻本。
[5] 丁善庆等:《嘉庆重修一统志》,《四部丛刊续编》本。
[6] 司马迁:《史记》,《四库全书》本。
[7] 和砷等:《大清一统志》,乾隆官修,光绪二十三年杭州竹简斋石印本。
[8] 《清实录》,中华书局。
方志、文史资料、碑刻等:
[1] 冯从吾:《陕西通志》,明万历三十九年刻本。
[2] 贾复汉:《陕西通志》,清康熙六年刻本。
[3] 刘于义:《陕西通志》,清雍正十三年刻本。
[4] 宋伯鲁等:《续修陕西通志稿》,民国二十三年线装本。
[5] 郭琦、史念海、张岂之:《陕西通史》,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60年版。
[6] 魏光焘:《陕西全省舆地图》,清光绪廿五年石印本。
[7] 舒其绅:《西安府志》,清乾隆四十四年刊本。
[8] 李宗仁:《延安府志》,明弘治十七年刊本。
[9] 郑汝璧:《延绥镇志》,明万历三十五年刊本。
[10] 洪蕙:《延安府志》,清嘉庆七年刻本。
[11] 钟章元:《清涧县志》,清道光八年抄本。
[12] 余正东:《宜川县志》,民国三十三年铅印本。
[13] 谭吉璁:《延绥镇志》,清康熙十二年抄本。
[14] 王崇礼:《延长县志》,清乾隆二十七年王崇礼原修,民国补抄本。
[15] 吴致勋:《中部县志》,民国三十三年铅印本。
[16] 李熙龄:《榆林府志》,清道光二十一年刊本。
[17] 吴炳:《宜川县志》,清乾隆十八年刊本。
[18] 刘毓秀:《洛川县志》,清嘉庆十一年刊本。
[19] 张嗣贤:《保安县志》,清顺治年间修,据咸丰六年版传抄本。
[20] 高殉:《蔑州志》,清嘉庆十四年刊本。
[21] 曹子正:《横山县志》,民国十八年石印本。
[22] 郑德枢:《永寿县志》,清光绪十四年刊本。
[23] 陆维垣:《华阴县志》,清乾隆五十三年刊本。
[24] 熊兆麟:《大荔县志》,清道光三十年刊本。
[25] 刘绍放:《三原县志》,清乾隆四十八年刻本。
[26] 章泰:《赘厘县志》,清康熙二十年刻本。
[27] 王际有:《泾阳县志》,清康熙九年刻本。
[28] 张道芷:《续修醴泉县志稿》,民国二十四年刊本。
[29] 刘泽远:《同官县志》,明万历四十六年刻本。
[30] 袁文观:《同官县志》,清乾隆三十年抄本。
[31] 张心镜:《蒲城县志》,清乾隆四十七年重修本。
[32] 李体仁:《蒲城县新志》,清光绪三十一年刊本。
[33] 李可久:《华州志》,明隆庆六年刊本。
[34] 王怀斌:《澄城县附志》,民国十五年铅印本。
[35] 米登岳:《华阴县续志》,民国二十一年刊本。
[36] 余正东:《同官县志》,民国三十二年排印本。
[37] 聂雨润:《大荔县新志稿》,民国二十六年铅印本。
[38] 樊增祥:《富平县志》,清光绪十八刊本。
[39] 吴炳:《陇州续志》,清乾隆三十一年刊本。
[40] 陈少岩:《大荔县旧志稿》,民国二十六年铅印本。
[41] 庞文中:《周至县志》,民国十四年铅印本。
[42] 传应荃:《韩城县志》,清乾隆四十九年刊本。
[43] 传应荃原修,冀兰泰续修:《韩城县续志》,清乾隆四十九年原刊本,嘉庆二十三年续修。
[44] 葛晨:《泾阳县志》,清乾隆四十三年刊本。
[45] 严书麟:《新续渭南县志》,清光绪十八年刻本。
[46] 丁锡奎:《靖边县志稿》,清光绪廿五年铅印本。
[47] 谭绍裘:《扶风乡土志》,清光绪三十二年刊本。
[48] 张殿元:《岐山县志》,清光绪十年刻本。
[49] 刘惫宫:《泾阳县志》,清宣统三年铅印本。
[50] 焦云龙:《三原县新志》,清光绪六年刊本。
[51] 李礼仁:《蒲城县志》,清光绪三十一年刊本。
[52] 顾耿臣:《那州志》,清康熙五年刊本。
[53] 钟章元:《清涧县志》,清道光八年刻本。
[54] 苏其照、何丙勋:《怀远县志》,清道光二十二年刻本。
[55] 彭瑞麟:《保安县志》,清咸丰六年刻本。
[56] 高照煦:《米脂县志》,清光绪三十三年铅印本。
[57] 郑居中:《府谷县志》,清乾隆四十八年刻本。
[58] 刘毓秀:《洛川县志》,清嘉庆十一年刻本。
[59] 余正东:《洛川县志》,民国三十三年铅印本。
[60] 刘济南:《横山县志》,民国十八年石印本。
[61] 丁瀚:《中部县志》,清嘉庆十二年刻本。
[62] 钱鹤年:《汉阴厅志》,清道光二十三年刻本。
[63] 史左:《西乡县志》,清康熙二十二年刻本。
[64] 李国麟:《兴安府志》,清道光二十八年刻本。
[65] 吴世泽:《紫阳县志》,清光绪八年刻本。
[66] 舒钧:《石泉县志》,清道光二十九年刻本。
[67] 严如煌:《续修汉南府志》,清嘉庆十九年刻本。
[68] 王森文《安康县志》,清嘉庆二十年刻本。
[69] 刘德全:《旬阳县志》,清光绪二十八年刻本。
[70] 郭凤洲:《续修南郑县志》,民国十一年刻本。
[71] 郑梦琴:《旬阳县志》,清乾隆四十八年刻本。
[72] 朱子春:《凤县志》,清光绪十八年刻本。
[73] 杨孝宽:《平利县志》,清光绪二十二年刻本。
[74] 罗传铭、路炳之:《商南县志》,民国八年铅印本。
[75] 贺仲:《留坝厅志》,清道光二十二年汉中友义齐刻本。
[76] 严一青:《白河县志》,清嘉庆六年汉亭刻本。
[77] 余修凤:《定远厅志》,清光绪五年刻本。
[78] 滕天绶:《汉南郡志》,清康熙二十八年刻本。
[79] 张鹏冀:《洋县志》,清光绪二十四年手抄本。
[80] 孙铭钟:《沔县志》,清光绪九年刊本。
[81] 杨家坤:《紫阳县志》,清道光二十二年刻本。
[82] 马毓花:《宁羌州志》,清光绪四十年刊本。
[83] 郑谦修:《安康县志》,清咸丰三年重印本。
[84] 陈艺芬:《宁羌乡土志》,民国二十六年铅印本。
[85] 《城固乡土志》,民国二十六年铅印本。
[86] 《榆林县乡土志》,民国六年刊本。
[87] 《华州乡土志》,民国燕京大学图书馆铅印本。
[88] 《三原乡土志》,民国燕京大学图书馆铅印本。
[89] 《鄠县乡土志》,民国燕京大学图书馆铅印本。
[90] 《朝邑乡土志》,民国燕京大学图书馆铅印本。
[91] 《神木县乡土志》,民国二十六年铅印本。
[92] 《甘泉县乡土志》,清光绪年间刊本。
[93] 贺廷瑞:《定边乡土志》,清光绪三十二年抄本。
[94] 《宜川乡土志》,民国燕京大学图书馆铅印本。
[95] 靖边县志编纂委员会:《靖边县志》,陕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96] 三原县志编纂委员会:《三原县志》,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97] 渭南县志编纂委员会:《渭南县志》,三秦出版社1987年版。
[98] 平利县志编纂委员会:《平利县志》,三秦出版社1995年版。
[99] 留坝县志编纂委员会:《留坝县志》,陕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100] 岚皋县志编纂委员会:《岚皋县志》,陕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101] 紫阳县志编纂委员会:《紫阳县志》,三秦出版社1989年版。
[102] 凤翔县志编纂委员会:《凤翔县志》,陕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103] 榆林地区地方志指导小组编:《榆林地区志》,西北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104] 神木县志编纂委员会:《神木县志》,经济日报出版社1996年版。
[105] 铜川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铜川市志》,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106] 陕西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陕西省志·工商联志》,西安出版社2000年版。
[107] 陕西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陕西省志·商业志》,陕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108] 甘肃地方志编委会:《甘肃商业志》,甘肃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109] 陈光贻:《稀见地方志提要》,齐鲁书社1987年版。
[110] 樊光春:《紫阳茶叶志》,三秦出版社1997年版。
[111] 《三原文史资料》第23辑。
[112] 《汉江文史资料》第6辑。
[113] 《眉县文史资料》第3辑。
[114] 《西安文史资料》第2、14辑
[115] 《山阳文史资料》。
[116] 《陕西文史资料选辑》。
[117] 吴钢:《高陵碑石》,三秦出版社1993年版。
[118] 张沛:《安康碑石》,三秦出版社1997年版。
[119] 张永禄:《明清西安辞典》,陕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120] 李文治:《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一册),三联书店1957年版。
[121] 彭泽益:《中国近代手工业史资料选辑》第一册,三联书店1987年版。
文集、笔记、杂记、诗集等:
[1] 贺长龄:《清经世文编》,中华书局1992年版。
[2] 《清文献通考》,商务印书馆《万有文库》十通本。
[3] 《关中两朝文钞》,《四部丛刊》本。
[4] 李因笃:《受棋堂文集》,《四部丛刊》本。
[5] 陈子龙:《明经世文编》,中华书局1969年版。
[6] 魏源:《皇朝经世文编》,清光绪十五年广百斋校印本。
[7] 方孔炤:《全边记略》,民国十九年北平图书馆铅印本。
[8] 何秋涛:《朔方备乘》,清光绪七年石印本。
[9] 严如煜:《三省边防备览》,清道光二年刻本。
[10] 王儒卿:《陕西乡贤事略》,民国二十三年刻本。
[11] 王士性:《广志绎》,中华书局1987年版。
[12] 薛福成:《庸庵海外文编》,民国二十三年中华书局本。
[13] 叶梦珠:《阅世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
[14] 徐坷:《清稗类钞》,中华书局1984年版。
[15] 赵翼:《檐曝杂记》,中华书局1982年版。
[16] 昭梗:《啸亭杂录》,笔记小说大观本。
[17] 孙志蔚:《溉堂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
[18] 刘光贲:《烟霞草堂文集》,民国七年思过斋刊本。
[19] 韩邦奇:《苑洛集》,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本1993年版。
[20] 张来仪:《静居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21] 康海:《康对山先生文集》,乾隆二十六年刻本。
[22] 屈复:《弱水集》,乾隆三年弱水草堂刻本。
[23] 来俨然:《自愉堂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24] 陈梦雷:《古今图书集成》,中华书局、巴蜀书社1985年版。
[25] 温良儒辑:《关中温氏献征集》,民国二十五年印本。
[26] 陈洪漠、张瀚:《治世余闻继世纪闻松窗梦语》,中华书局1985年版。
[27] 温纯:《温恭毅公文集》,民国二十五年印本。
[28] 温良儒辑:《关中温氏丛书》,民国二十五年印本。
[29] 路德:《柽华馆文集》,清光绪七年刊本。
[30] 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道光十一年仿刊聚珍版。
[31] 顾炎武:《日知录》,世界书局1936年版。
[32] 卢坤:《秦疆治略》,清道光年间刊本。
[33] 张鹏飞:《来鹿堂文集》,清道光年间刊本。
[34] 宋联奎等辑:《关中丛书》,民国二十五年陕西通志馆。
专著:
[1] 道格拉斯·C·诺思:《经济史上的结构与变革》,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
[2] 道格拉斯·C·诺思:《西方世界的兴起》,学苑出版社1988年版。
[3] 吉尔伯特·罗兹曼:《中国的现代化》,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4] 马克思:《资本论》,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
[5] 巴泽尔:《产权的经济分析》,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6] 罗溥洛:《美国学者论中国文化》,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3年版。
[7] 麦迪:《晋商经营天下的六十四个方略》,企业管理出版社2001年版。
[8] 卢现祥:《西方新制度经济学》,中国发展出版社2003年版。
[9] 杨德才:《中国经济史新论》,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版。
[10] 张海鹏等:《中国十大商帮》,黄山书社1993年版。
[11] 李刚:《陕西商帮史》,西北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12] 李刚:《陕西商帮十讲》,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13] 李刚:《陕西商人研究》,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14] 李刚:《陕西掌柜》,福建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15] 李刚:《陕西明清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网络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16] 李刚:《陕西明清流域经济与市场经济网络研究》,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
[17] 李刚:《李刚话陕商》,三秦出版社2010年版。
[18] 虞和平:《商会与早期中国现代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19] 陈国庆:《中国近代社会转型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20] 田培栋:《明清时代陕西社会经济史》,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21] 刘建生等:《明清晋商制度变迁研究》,山西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22] 周晓光等:《徽商与经营文化》,上海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8年版。
[23] 余鑫炎:《中国商业史》,中国商业出版社1987年版。
[24] 傅衣凌:《明清时代的商人及商业资本》,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
[25] 王致中:《明清西北社会经济史研究》,三秦出版社1990年版。
[26] 何炼成:《中国经济管理思想史》,西北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27] 刘秋根:《中国古代合伙制初探》,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28] 彭久松、陈然:《中国契约股份制》,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29] 田玉川:《晋商鉴经》,中国盲文出版社2003年版。
[30] 黄鉴辉:《明清山西商人研究》,山西经济出版社2002年版。
[31] 张正明:《晋商与经营文化》,上海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8年版。
[32] 葛贤惠、张正明:《明清山西商人研究》,香港欧亚经济出版社1992年版。
[33] 刘文峰:《山陕商人与梆子戏》,文化艺术出版社1996年版。
[34] 王致中、魏丽英:《明清西北社会经济史研究》,三秦出版社1989年版。
[35] 魏永理:《中国西北近代开发史》,甘肃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36] 马长寿:《陕西回民起义历史调查》,陕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37] 许涤新、吴承明:《中国资本主义的萌芽》,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38] 安冠英:《中华百年老药铺》,中国文史出版社1993版。
[39] 白寿彝:《回民起义》,《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神州国光社1952年版。
[40] 张恐德:《山西票号综览》,新华出版社1996年版。
[41] 刘秀生:《清代商品经济与商业资本》,中国商业出版社1993年版。
[42] 唐海彬:《陕西省经济地理》,新华出版社1988年版。
[43] 吴承明:《中国的现代化:市场与社会》,三联书店2001年版。
[44] 施坚雅:《中华帝国晚期的城市》,中华书局2000年版。
[45] 陈国庆:《走出中世纪的黄土地·二十世纪初期的陕北农村》,西北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46] 王笛:《走出封闭的世界》,中华书局2001年版。
[47] 竞放:《山陕会馆》,金陵出版社1997年版。
[48] 李华:《明清以来北京工商会馆碑刻选编》,文物出版社1980年版。
[49] 《江苏省明清碑刻资料选辑》,江苏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
[50] 《明清苏州工商业碑刻集》,江苏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51] 朱耀廷:《古代坛庙》,辽宁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52] 河南古建筑研究所:《社旗山陕会馆》,文物出版社1999年版。
[53] 高良佐:《西北随招记》,甘肃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54] 郑士有:《关公信仰》,学苑出版社1994年版。
[55] 韩顺发:《开封山陕甘会馆》,河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56] 吴承明:《中国资本主义与国内市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
论文:
[1] 罗朝华:《从明清山西商人看现代企业经营管理》,《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1年第3期。
[2] 李刚:《论明清陕西商人对中央政策的有效利用》,《西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4期。
[3] 刘多峰:《明清山陕商人与儒家文化》,《陕西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4期。
[4] 屈峰:《论明清时期陕西商人的经营理念》,《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4期。
[5] 王恩浩:《安化茶叶调查》,《贸易月刊》第一卷,第1期。
[6] 《湖南茶叶调查》,《工商半月刊》第七卷,第17期。
[7] 王振忠:《豆腐、老陕、狗,走尽天下有》,《读书》,2006年第4期。
[8] 《清末北京外城巡警右厅会馆调查表》,《历史档案》,1995年第2期。
[9] 丁长清:《试析商人会馆、公所与商会的联系与区别》,《近代史研究》,1996年第3期。
[10] 许檀:《清代的河南重镇周口》,《中国史研究》,2003年第3期。
[11] 许檀:《清代河南社旗镇的商业》,《历史研究》,2003年第3期。
[12] 谭棣花:《从<佛山街略>看明清时期佛山工商业的发展》,《清史研究通讯》,1987年第1期。
[13] 任文斌:《略论青海山陕会馆和山陕帮的性质及作用》,《青海师范大学学报》,1983年第3期。
[14] 李刚:《明清工商会馆“馆市合一”模式初论——以山陕会馆为例》,《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4年第4期。
[15] 李刚、宋伦:《明清工商会馆的产生及其社会整合作用——以山陕会馆为例》,《兰州商学院学报》,2003年第10期。
[16] 徐祖波:《明清陕西商人在打箭炉的贸易活动探微》,《康定民族师范学校学报》,2009年第1期。
[1] 张廷玉等:《明史》,《四库全书》本。
[2] 赵尔巽等:《清史稿》,中华书局1998年版。
[3] 徐溥:《明会典》,明正德六年刊行,《四库全书》本。
[4] 龚辉:《全陕政要》,明嘉靖年间刻本。
[5] 丁善庆等:《嘉庆重修一统志》,《四部丛刊续编》本。
[6] 司马迁:《史记》,《四库全书》本。
[7] 和砷等:《大清一统志》,乾隆官修,光绪二十三年杭州竹简斋石印本。
[8] 《清实录》,中华书局。
方志、文史资料、碑刻等:
[1] 冯从吾:《陕西通志》,明万历三十九年刻本。
[2] 贾复汉:《陕西通志》,清康熙六年刻本。
[3] 刘于义:《陕西通志》,清雍正十三年刻本。
[4] 宋伯鲁等:《续修陕西通志稿》,民国二十三年线装本。
[5] 郭琦、史念海、张岂之:《陕西通史》,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60年版。
[6] 魏光焘:《陕西全省舆地图》,清光绪廿五年石印本。
[7] 舒其绅:《西安府志》,清乾隆四十四年刊本。
[8] 李宗仁:《延安府志》,明弘治十七年刊本。
[9] 郑汝璧:《延绥镇志》,明万历三十五年刊本。
[10] 洪蕙:《延安府志》,清嘉庆七年刻本。
[11] 钟章元:《清涧县志》,清道光八年抄本。
[12] 余正东:《宜川县志》,民国三十三年铅印本。
[13] 谭吉璁:《延绥镇志》,清康熙十二年抄本。
[14] 王崇礼:《延长县志》,清乾隆二十七年王崇礼原修,民国补抄本。
[15] 吴致勋:《中部县志》,民国三十三年铅印本。
[16] 李熙龄:《榆林府志》,清道光二十一年刊本。
[17] 吴炳:《宜川县志》,清乾隆十八年刊本。
[18] 刘毓秀:《洛川县志》,清嘉庆十一年刊本。
[19] 张嗣贤:《保安县志》,清顺治年间修,据咸丰六年版传抄本。
[20] 高殉:《蔑州志》,清嘉庆十四年刊本。
[21] 曹子正:《横山县志》,民国十八年石印本。
[22] 郑德枢:《永寿县志》,清光绪十四年刊本。
[23] 陆维垣:《华阴县志》,清乾隆五十三年刊本。
[24] 熊兆麟:《大荔县志》,清道光三十年刊本。
[25] 刘绍放:《三原县志》,清乾隆四十八年刻本。
[26] 章泰:《赘厘县志》,清康熙二十年刻本。
[27] 王际有:《泾阳县志》,清康熙九年刻本。
[28] 张道芷:《续修醴泉县志稿》,民国二十四年刊本。
[29] 刘泽远:《同官县志》,明万历四十六年刻本。
[30] 袁文观:《同官县志》,清乾隆三十年抄本。
[31] 张心镜:《蒲城县志》,清乾隆四十七年重修本。
[32] 李体仁:《蒲城县新志》,清光绪三十一年刊本。
[33] 李可久:《华州志》,明隆庆六年刊本。
[34] 王怀斌:《澄城县附志》,民国十五年铅印本。
[35] 米登岳:《华阴县续志》,民国二十一年刊本。
[36] 余正东:《同官县志》,民国三十二年排印本。
[37] 聂雨润:《大荔县新志稿》,民国二十六年铅印本。
[38] 樊增祥:《富平县志》,清光绪十八刊本。
[39] 吴炳:《陇州续志》,清乾隆三十一年刊本。
[40] 陈少岩:《大荔县旧志稿》,民国二十六年铅印本。
[41] 庞文中:《周至县志》,民国十四年铅印本。
[42] 传应荃:《韩城县志》,清乾隆四十九年刊本。
[43] 传应荃原修,冀兰泰续修:《韩城县续志》,清乾隆四十九年原刊本,嘉庆二十三年续修。
[44] 葛晨:《泾阳县志》,清乾隆四十三年刊本。
[45] 严书麟:《新续渭南县志》,清光绪十八年刻本。
[46] 丁锡奎:《靖边县志稿》,清光绪廿五年铅印本。
[47] 谭绍裘:《扶风乡土志》,清光绪三十二年刊本。
[48] 张殿元:《岐山县志》,清光绪十年刻本。
[49] 刘惫宫:《泾阳县志》,清宣统三年铅印本。
[50] 焦云龙:《三原县新志》,清光绪六年刊本。
[51] 李礼仁:《蒲城县志》,清光绪三十一年刊本。
[52] 顾耿臣:《那州志》,清康熙五年刊本。
[53] 钟章元:《清涧县志》,清道光八年刻本。
[54] 苏其照、何丙勋:《怀远县志》,清道光二十二年刻本。
[55] 彭瑞麟:《保安县志》,清咸丰六年刻本。
[56] 高照煦:《米脂县志》,清光绪三十三年铅印本。
[57] 郑居中:《府谷县志》,清乾隆四十八年刻本。
[58] 刘毓秀:《洛川县志》,清嘉庆十一年刻本。
[59] 余正东:《洛川县志》,民国三十三年铅印本。
[60] 刘济南:《横山县志》,民国十八年石印本。
[61] 丁瀚:《中部县志》,清嘉庆十二年刻本。
[62] 钱鹤年:《汉阴厅志》,清道光二十三年刻本。
[63] 史左:《西乡县志》,清康熙二十二年刻本。
[64] 李国麟:《兴安府志》,清道光二十八年刻本。
[65] 吴世泽:《紫阳县志》,清光绪八年刻本。
[66] 舒钧:《石泉县志》,清道光二十九年刻本。
[67] 严如煌:《续修汉南府志》,清嘉庆十九年刻本。
[68] 王森文《安康县志》,清嘉庆二十年刻本。
[69] 刘德全:《旬阳县志》,清光绪二十八年刻本。
[70] 郭凤洲:《续修南郑县志》,民国十一年刻本。
[71] 郑梦琴:《旬阳县志》,清乾隆四十八年刻本。
[72] 朱子春:《凤县志》,清光绪十八年刻本。
[73] 杨孝宽:《平利县志》,清光绪二十二年刻本。
[74] 罗传铭、路炳之:《商南县志》,民国八年铅印本。
[75] 贺仲:《留坝厅志》,清道光二十二年汉中友义齐刻本。
[76] 严一青:《白河县志》,清嘉庆六年汉亭刻本。
[77] 余修凤:《定远厅志》,清光绪五年刻本。
[78] 滕天绶:《汉南郡志》,清康熙二十八年刻本。
[79] 张鹏冀:《洋县志》,清光绪二十四年手抄本。
[80] 孙铭钟:《沔县志》,清光绪九年刊本。
[81] 杨家坤:《紫阳县志》,清道光二十二年刻本。
[82] 马毓花:《宁羌州志》,清光绪四十年刊本。
[83] 郑谦修:《安康县志》,清咸丰三年重印本。
[84] 陈艺芬:《宁羌乡土志》,民国二十六年铅印本。
[85] 《城固乡土志》,民国二十六年铅印本。
[86] 《榆林县乡土志》,民国六年刊本。
[87] 《华州乡土志》,民国燕京大学图书馆铅印本。
[88] 《三原乡土志》,民国燕京大学图书馆铅印本。
[89] 《鄠县乡土志》,民国燕京大学图书馆铅印本。
[90] 《朝邑乡土志》,民国燕京大学图书馆铅印本。
[91] 《神木县乡土志》,民国二十六年铅印本。
[92] 《甘泉县乡土志》,清光绪年间刊本。
[93] 贺廷瑞:《定边乡土志》,清光绪三十二年抄本。
[94] 《宜川乡土志》,民国燕京大学图书馆铅印本。
[95] 靖边县志编纂委员会:《靖边县志》,陕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96] 三原县志编纂委员会:《三原县志》,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97] 渭南县志编纂委员会:《渭南县志》,三秦出版社1987年版。
[98] 平利县志编纂委员会:《平利县志》,三秦出版社1995年版。
[99] 留坝县志编纂委员会:《留坝县志》,陕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100] 岚皋县志编纂委员会:《岚皋县志》,陕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101] 紫阳县志编纂委员会:《紫阳县志》,三秦出版社1989年版。
[102] 凤翔县志编纂委员会:《凤翔县志》,陕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103] 榆林地区地方志指导小组编:《榆林地区志》,西北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104] 神木县志编纂委员会:《神木县志》,经济日报出版社1996年版。
[105] 铜川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铜川市志》,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106] 陕西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陕西省志·工商联志》,西安出版社2000年版。
[107] 陕西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陕西省志·商业志》,陕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108] 甘肃地方志编委会:《甘肃商业志》,甘肃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109] 陈光贻:《稀见地方志提要》,齐鲁书社1987年版。
[110] 樊光春:《紫阳茶叶志》,三秦出版社1997年版。
[111] 《三原文史资料》第23辑。
[112] 《汉江文史资料》第6辑。
[113] 《眉县文史资料》第3辑。
[114] 《西安文史资料》第2、14辑
[115] 《山阳文史资料》。
[116] 《陕西文史资料选辑》。
[117] 吴钢:《高陵碑石》,三秦出版社1993年版。
[118] 张沛:《安康碑石》,三秦出版社1997年版。
[119] 张永禄:《明清西安辞典》,陕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120] 李文治:《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一册),三联书店1957年版。
[121] 彭泽益:《中国近代手工业史资料选辑》第一册,三联书店1987年版。
文集、笔记、杂记、诗集等:
[1] 贺长龄:《清经世文编》,中华书局1992年版。
[2] 《清文献通考》,商务印书馆《万有文库》十通本。
[3] 《关中两朝文钞》,《四部丛刊》本。
[4] 李因笃:《受棋堂文集》,《四部丛刊》本。
[5] 陈子龙:《明经世文编》,中华书局1969年版。
[6] 魏源:《皇朝经世文编》,清光绪十五年广百斋校印本。
[7] 方孔炤:《全边记略》,民国十九年北平图书馆铅印本。
[8] 何秋涛:《朔方备乘》,清光绪七年石印本。
[9] 严如煜:《三省边防备览》,清道光二年刻本。
[10] 王儒卿:《陕西乡贤事略》,民国二十三年刻本。
[11] 王士性:《广志绎》,中华书局1987年版。
[12] 薛福成:《庸庵海外文编》,民国二十三年中华书局本。
[13] 叶梦珠:《阅世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
[14] 徐坷:《清稗类钞》,中华书局1984年版。
[15] 赵翼:《檐曝杂记》,中华书局1982年版。
[16] 昭梗:《啸亭杂录》,笔记小说大观本。
[17] 孙志蔚:《溉堂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
[18] 刘光贲:《烟霞草堂文集》,民国七年思过斋刊本。
[19] 韩邦奇:《苑洛集》,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本1993年版。
[20] 张来仪:《静居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21] 康海:《康对山先生文集》,乾隆二十六年刻本。
[22] 屈复:《弱水集》,乾隆三年弱水草堂刻本。
[23] 来俨然:《自愉堂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24] 陈梦雷:《古今图书集成》,中华书局、巴蜀书社1985年版。
[25] 温良儒辑:《关中温氏献征集》,民国二十五年印本。
[26] 陈洪漠、张瀚:《治世余闻继世纪闻松窗梦语》,中华书局1985年版。
[27] 温纯:《温恭毅公文集》,民国二十五年印本。
[28] 温良儒辑:《关中温氏丛书》,民国二十五年印本。
[29] 路德:《柽华馆文集》,清光绪七年刊本。
[30] 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道光十一年仿刊聚珍版。
[31] 顾炎武:《日知录》,世界书局1936年版。
[32] 卢坤:《秦疆治略》,清道光年间刊本。
[33] 张鹏飞:《来鹿堂文集》,清道光年间刊本。
[34] 宋联奎等辑:《关中丛书》,民国二十五年陕西通志馆。
专著:
[1] 道格拉斯·C·诺思:《经济史上的结构与变革》,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
[2] 道格拉斯·C·诺思:《西方世界的兴起》,学苑出版社1988年版。
[3] 吉尔伯特·罗兹曼:《中国的现代化》,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4] 马克思:《资本论》,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
[5] 巴泽尔:《产权的经济分析》,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6] 罗溥洛:《美国学者论中国文化》,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3年版。
[7] 麦迪:《晋商经营天下的六十四个方略》,企业管理出版社2001年版。
[8] 卢现祥:《西方新制度经济学》,中国发展出版社2003年版。
[9] 杨德才:《中国经济史新论》,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版。
[10] 张海鹏等:《中国十大商帮》,黄山书社1993年版。
[11] 李刚:《陕西商帮史》,西北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12] 李刚:《陕西商帮十讲》,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13] 李刚:《陕西商人研究》,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14] 李刚:《陕西掌柜》,福建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15] 李刚:《陕西明清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网络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16] 李刚:《陕西明清流域经济与市场经济网络研究》,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
[17] 李刚:《李刚话陕商》,三秦出版社2010年版。
[18] 虞和平:《商会与早期中国现代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19] 陈国庆:《中国近代社会转型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20] 田培栋:《明清时代陕西社会经济史》,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21] 刘建生等:《明清晋商制度变迁研究》,山西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22] 周晓光等:《徽商与经营文化》,上海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8年版。
[23] 余鑫炎:《中国商业史》,中国商业出版社1987年版。
[24] 傅衣凌:《明清时代的商人及商业资本》,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
[25] 王致中:《明清西北社会经济史研究》,三秦出版社1990年版。
[26] 何炼成:《中国经济管理思想史》,西北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27] 刘秋根:《中国古代合伙制初探》,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28] 彭久松、陈然:《中国契约股份制》,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29] 田玉川:《晋商鉴经》,中国盲文出版社2003年版。
[30] 黄鉴辉:《明清山西商人研究》,山西经济出版社2002年版。
[31] 张正明:《晋商与经营文化》,上海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8年版。
[32] 葛贤惠、张正明:《明清山西商人研究》,香港欧亚经济出版社1992年版。
[33] 刘文峰:《山陕商人与梆子戏》,文化艺术出版社1996年版。
[34] 王致中、魏丽英:《明清西北社会经济史研究》,三秦出版社1989年版。
[35] 魏永理:《中国西北近代开发史》,甘肃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36] 马长寿:《陕西回民起义历史调查》,陕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37] 许涤新、吴承明:《中国资本主义的萌芽》,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38] 安冠英:《中华百年老药铺》,中国文史出版社1993版。
[39] 白寿彝:《回民起义》,《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神州国光社1952年版。
[40] 张恐德:《山西票号综览》,新华出版社1996年版。
[41] 刘秀生:《清代商品经济与商业资本》,中国商业出版社1993年版。
[42] 唐海彬:《陕西省经济地理》,新华出版社1988年版。
[43] 吴承明:《中国的现代化:市场与社会》,三联书店2001年版。
[44] 施坚雅:《中华帝国晚期的城市》,中华书局2000年版。
[45] 陈国庆:《走出中世纪的黄土地·二十世纪初期的陕北农村》,西北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46] 王笛:《走出封闭的世界》,中华书局2001年版。
[47] 竞放:《山陕会馆》,金陵出版社1997年版。
[48] 李华:《明清以来北京工商会馆碑刻选编》,文物出版社1980年版。
[49] 《江苏省明清碑刻资料选辑》,江苏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
[50] 《明清苏州工商业碑刻集》,江苏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51] 朱耀廷:《古代坛庙》,辽宁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52] 河南古建筑研究所:《社旗山陕会馆》,文物出版社1999年版。
[53] 高良佐:《西北随招记》,甘肃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54] 郑士有:《关公信仰》,学苑出版社1994年版。
[55] 韩顺发:《开封山陕甘会馆》,河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56] 吴承明:《中国资本主义与国内市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
论文:
[1] 罗朝华:《从明清山西商人看现代企业经营管理》,《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1年第3期。
[2] 李刚:《论明清陕西商人对中央政策的有效利用》,《西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4期。
[3] 刘多峰:《明清山陕商人与儒家文化》,《陕西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4期。
[4] 屈峰:《论明清时期陕西商人的经营理念》,《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4期。
[5] 王恩浩:《安化茶叶调查》,《贸易月刊》第一卷,第1期。
[6] 《湖南茶叶调查》,《工商半月刊》第七卷,第17期。
[7] 王振忠:《豆腐、老陕、狗,走尽天下有》,《读书》,2006年第4期。
[8] 《清末北京外城巡警右厅会馆调查表》,《历史档案》,1995年第2期。
[9] 丁长清:《试析商人会馆、公所与商会的联系与区别》,《近代史研究》,1996年第3期。
[10] 许檀:《清代的河南重镇周口》,《中国史研究》,2003年第3期。
[11] 许檀:《清代河南社旗镇的商业》,《历史研究》,2003年第3期。
[12] 谭棣花:《从<佛山街略>看明清时期佛山工商业的发展》,《清史研究通讯》,1987年第1期。
[13] 任文斌:《略论青海山陕会馆和山陕帮的性质及作用》,《青海师范大学学报》,1983年第3期。
[14] 李刚:《明清工商会馆“馆市合一”模式初论——以山陕会馆为例》,《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4年第4期。
[15] 李刚、宋伦:《明清工商会馆的产生及其社会整合作用——以山陕会馆为例》,《兰州商学院学报》,2003年第10期。
[16] 徐祖波:《明清陕西商人在打箭炉的贸易活动探微》,《康定民族师范学校学报》,2009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