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
爱情篇:虎口缘越客得娇妻

被秦腔界称为“东方莎士比亚”的剧作家范紫东先生一生笔耕不辍,著作惊人,他创作出了68部优秀秦腔剧目,其中最著名并享誉西北五省的剧目有《三滴血》《翰墨缘》《软玉屏》等。范翁所创作的《三滴血》中的《虎口缘》折子戏,作为这部剧目中的戏眼,最受三秦民众欢迎,成为最具魅力的看点。周天佑在寻父路上虎口之中救下邻女贾莲香,后二人结为虎口之缘,成为一段流传久远的爱情佳话。这出剧不仅颂扬了中华民族精神中的英雄情结,而且也产生了极好的喜剧效果,使西北五省的秦腔迷百看不厌,成为三秦戏迷人人爱看爱唱的经典折子戏。
其实虎口缘的故事,确实发生过,而且这个故事就发生在终南山中。清代及民国《蓝田县志》,都以杂识或杂记的形式,对此作了详细的记述。范紫东先生博览群书,一生手不释卷,蓝田又是西安郊县,距西安仅数十公里。范先生也正是从《蓝田县志》的这个杂文中得到启迪,创作了《虎口缘》这出群众喜闻乐见的折子戏。
话说唐肃宗乾元初年,正是安史之乱的后期,此时安禄山、史思明已死,安史之乱的叛军在史朝义率领下负隅顽抗。唐军已收复两京(长安与洛阳),安史残部已朝不保夕,整个大唐王朝已呈现出中兴之势。
却说大唐吏部尚书张镐,有一次女名德容,生得品貌端正,又饱读诗书,琴棋书画无所不晓。她才艺过人,二八芳龄,长安城内王孙公子多慕名来府求婚。有仆射裴冕第三子名越客,自幼饱读诗书,弱冠春闱得意进士及第,被朝廷派往畿内之地蓝田,担任蓝田县尉。越客久慕德容之名央人求婚,张家也喜越客为官宦之子,又少年及第前程无量。遂允婚,并定于吉日迎娶。然而,官场一波三折,张镐因事所牵被朝廷贬迁至辰州,降职任官,圣旨一下即日出京。此时,越客与张小姐德容的婚事只能改期来春迎娶。
就在这一年,越客轻车简从,南至辰州,欲厚礼拜见岳翁,并遣仆预先告知张家。张镐知女婿裴越客将到,命全家设宴后花园。德容亦随几位姐妹同到后花园设宴自娱。日晡薄暮,忽然一阵腥风吹来,一个吊睛白额猛虎,从草丛中呼啸而出,大吼一声噙住德容,跳跃而去。众人见虎奔来,四处惊散,虎去后,众人聚在一起,已得知二小姐被虎拖去,张镐全家无不伤感万分。后派人四处寻访,求骸骨于山野间,但终不见踪影。
就在同一天,越客同仆人裴忠及众仆婢十数人,乘舟去距辰州二十里的地方云游,将晚登岸,忽见一猛虎负一物而走。越客令众仆人大声吆喝,只见猛虎目光如炬,眈眈而视,众仆齐声大喊,虎见人多,遂留下所负之物,一步一回头慢慢入山而去。越客及众仆人近而观看,见是一人,尚有余喘。越客急令众仆人将人抬至船上。解缆燃烛,仔细看去,原来是一位十六七岁的美丽少女。越客遣婢给少女另换衣服,灌下姜汤,低声呼唤,此女渐渐苏醒。婢女告知越客,此女虽衣服被虎抓烂,但肌肤毫发无损,真是异事。等了一会儿,少女慢慢睁开双眼,越客再三询问,女子痛哭不已,终不肯言。夜深,有人从辰州郡而来,说张尚书次女为虎所攫,并告知越客,越客又遣群婢仔细询问这位女子,德容终啼哭不止。于是越客连夜登岸,来到张府告知此事,张尚书亦惊愕不已。他遂同越客一同登舟,一见果然是女儿德容,当晚用软轿将女儿抬回府中,越客也一同前往张府。经过旬日休养,越客即向岳翁请婚。张镐道:“小女大难不死,又蒙贤契搭救,虎口救下女儿,此天作之合,虎口良缘,老夫岂能违背天意,望贤契善待小女。”越客听言,连忙拜谢。越客遂与德容就在张府举行婚礼,结成夙世良缘,后来夫妻二人伉俪情深,琴瑟和谐,举案齐眉,成为一对人人羡慕的好夫妻。越客因任蓝田县尉一职,虽是九品小官,但毕竟作为地方官吏,于是,清代修县志时对此怪异之事作了专门记载。
范紫东先生以此传说为模特,创作出了《虎口缘》折子戏,改变了故事情节,不仅增加故事厚度和戏剧冲突,又使故事喜剧效果大大增强,从而使这部戏剧更增添了艺术的穿透力,成为观众喜闻乐见的优秀剧目。
其实虎口缘的故事,确实发生过,而且这个故事就发生在终南山中。清代及民国《蓝田县志》,都以杂识或杂记的形式,对此作了详细的记述。范紫东先生博览群书,一生手不释卷,蓝田又是西安郊县,距西安仅数十公里。范先生也正是从《蓝田县志》的这个杂文中得到启迪,创作了《虎口缘》这出群众喜闻乐见的折子戏。
话说唐肃宗乾元初年,正是安史之乱的后期,此时安禄山、史思明已死,安史之乱的叛军在史朝义率领下负隅顽抗。唐军已收复两京(长安与洛阳),安史残部已朝不保夕,整个大唐王朝已呈现出中兴之势。
却说大唐吏部尚书张镐,有一次女名德容,生得品貌端正,又饱读诗书,琴棋书画无所不晓。她才艺过人,二八芳龄,长安城内王孙公子多慕名来府求婚。有仆射裴冕第三子名越客,自幼饱读诗书,弱冠春闱得意进士及第,被朝廷派往畿内之地蓝田,担任蓝田县尉。越客久慕德容之名央人求婚,张家也喜越客为官宦之子,又少年及第前程无量。遂允婚,并定于吉日迎娶。然而,官场一波三折,张镐因事所牵被朝廷贬迁至辰州,降职任官,圣旨一下即日出京。此时,越客与张小姐德容的婚事只能改期来春迎娶。
就在这一年,越客轻车简从,南至辰州,欲厚礼拜见岳翁,并遣仆预先告知张家。张镐知女婿裴越客将到,命全家设宴后花园。德容亦随几位姐妹同到后花园设宴自娱。日晡薄暮,忽然一阵腥风吹来,一个吊睛白额猛虎,从草丛中呼啸而出,大吼一声噙住德容,跳跃而去。众人见虎奔来,四处惊散,虎去后,众人聚在一起,已得知二小姐被虎拖去,张镐全家无不伤感万分。后派人四处寻访,求骸骨于山野间,但终不见踪影。
就在同一天,越客同仆人裴忠及众仆婢十数人,乘舟去距辰州二十里的地方云游,将晚登岸,忽见一猛虎负一物而走。越客令众仆人大声吆喝,只见猛虎目光如炬,眈眈而视,众仆齐声大喊,虎见人多,遂留下所负之物,一步一回头慢慢入山而去。越客及众仆人近而观看,见是一人,尚有余喘。越客急令众仆人将人抬至船上。解缆燃烛,仔细看去,原来是一位十六七岁的美丽少女。越客遣婢给少女另换衣服,灌下姜汤,低声呼唤,此女渐渐苏醒。婢女告知越客,此女虽衣服被虎抓烂,但肌肤毫发无损,真是异事。等了一会儿,少女慢慢睁开双眼,越客再三询问,女子痛哭不已,终不肯言。夜深,有人从辰州郡而来,说张尚书次女为虎所攫,并告知越客,越客又遣群婢仔细询问这位女子,德容终啼哭不止。于是越客连夜登岸,来到张府告知此事,张尚书亦惊愕不已。他遂同越客一同登舟,一见果然是女儿德容,当晚用软轿将女儿抬回府中,越客也一同前往张府。经过旬日休养,越客即向岳翁请婚。张镐道:“小女大难不死,又蒙贤契搭救,虎口救下女儿,此天作之合,虎口良缘,老夫岂能违背天意,望贤契善待小女。”越客听言,连忙拜谢。越客遂与德容就在张府举行婚礼,结成夙世良缘,后来夫妻二人伉俪情深,琴瑟和谐,举案齐眉,成为一对人人羡慕的好夫妻。越客因任蓝田县尉一职,虽是九品小官,但毕竟作为地方官吏,于是,清代修县志时对此怪异之事作了专门记载。
范紫东先生以此传说为模特,创作出了《虎口缘》折子戏,改变了故事情节,不仅增加故事厚度和戏剧冲突,又使故事喜剧效果大大增强,从而使这部戏剧更增添了艺术的穿透力,成为观众喜闻乐见的优秀剧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