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陕西黄柏塬省级自然保护区

  黄柏塬省级自然保护区位于秦岭南坡的太白县黄柏塬乡西南部的大箭沟流域和黄柏塬乡东北部的太白河流域(即为中营河乡境),位于东经107°30′31″~107°45′51″,北纬33°40′33″~33°48′56″之间,总面积25409公顷。该保护区内涉及到黄柏塬乡的荒草坪、水磨房、河坪、青龙寨、古字梁共5个村,人口密度5.1人/平方千米,均分布于保护区周边。区内有国家Ⅰ、Ⅱ级保护植物太白冷杉、银杏、红豆杉、水杉、独叶草、连香树等。

  保护区内竹类资源丰富,在海拔1000~2600米的中山上部,山高谷深,人类活动少,是大熊猫主要栖息地。就黄柏塬保护区而言,大熊猫栖息地可分为三种类型:海拔2000~2600米的中山上部,是该保护区最重要的大熊猫栖息地,这里山高谷深,森林茂密,人类活动少,并且具有适于大熊猫活动的阴坡、半阴坡和相对平缓地段,为大熊猫提供了稳定的栖息环境,该区域分布的竹类有华桔竹、华西箭竹;海拔1400~2000米的中山下部,地形较为开阔平坦,是大熊猫冬春季的栖息地,该区域分布的竹类有巴山木竹、龙头竹;中山部的沟谷源头人类活动频繁,不利于大熊猫活动,该区域分布的竹种有巴山木竹、秦岭箭竹、龙头竹以及栽培种方竹、紫竹等。

  黄柏塬保护区内野生动物种类繁多。丰富多样的生物环境和植物群落,孕育了丰富的动物资源。据1997年太白县陆生野生动物调查(由陕西省林业设计院与陕西省动物研究所联合调查),境内分布陆生野生脊椎动物有4纲、16目、44科、152种,其中鸟类11目、24科、112种,兽类3目、12科、22种。列入国家Ⅰ级保护动物的有大熊猫、豹、羚牛、金雕4种;列入国家Ⅱ级保护的动物有赤腹鹰、雀鹰、苍鹰、红腹角雉、勺鸡、白冠长尾雉、红腹锦鸡、血箍、长耳鸮、斑羚、黑熊、水獭、大灵猫、小灵猫、金猫、林麝等22种。

  除脊椎动物外,还有数量丰富、种类繁多的昆虫资源。

  黄柏塬保护区内有茂密的原始森林、千年古木,有惹人喜爱的大熊猫、金丝猴等珍禽异兽,有舒爽宜人的气候环境,有雄浑秀丽的高山奇峰、幽曲深遂的长沟峡谷、清流跌宕的溪水流泉、美妙多姿的云海日出等绚丽多姿的自然景观,加上卓越的地理区位,是人们回归自然、融入自然、领略自然风情、探索自然奥秘的好去处。保护区范围内的黄柏塬乡,素有“小江南”和“宝鸡后花园”的美称,气候宜人,风光绮丽,千峰耸立,怪石嶙峋,林木葱笼,戴翠披绿,秀丽的景色无不令人陶醉,惹得游人流连忘返,兴味无穷。红军遗址、傥骆古道等人文景观,红火的农家客栈,刺激的湑水河漂流等户外运动项目,是大众亲近自然、放松身心的理想之地。这里已经成为秦岭地区休闲避暑、观秋卧雪的世外桃源,每年吸引着五湖四海的朋友到这里观光旅游。

出处:

大秦岭:中国国家中央公园 / 谢伟主编. -西安:陕西旅游出版社,2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