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选一座最能代表秦岭性格和雄姿的名山,那一定是太白山。
太白山的拔仙台海拔3767.2米,是秦岭的最高峰,也是中国中部和东部地区的最高峰。太白山比华山高1600余米,比峨眉山高近700米,比泰山高2200余米。
太白山是中国第四纪冰川的典型,其冰斗湖、石头河等遗迹极具地质学意义。
太白山有“一山看四季,十里不同天”的说法,随着海拔的提高,植被的不同,风景也在变化。
太白山是天然植物基因库,品种极为丰富,而且有许多珍稀物种。其药用植物常有独特功效,药王孙思邈曾采药太白多年,有《太白山药性歌括》传世。
太白积雪自古即为神州胜景。北魏郦道元说:“于诸山最为秀杰,冬夏积雪,望之浩然”。唐代诗人李白登太白峰,留下了“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的名句。白居易曾在周至任县尉,一抬头就可以“西瞻竹梢上,望见太白山”,更以“数峰太白雪,一卷陶潜诗”为乐。于右任高唱着“巍巍乎太白”,形象地描绘说:“高踞西北雄且尊,太华少华如儿孙”。
太白山有所谓“八景”,“拔仙绝顶”名列第一。神话传说中此处为姜子牙封神拔仙之地,自然神仙境中名列第一。又传说此山为太白金星之精所化成,所以叫太白山。
拔仙台高出雪线767米,所以终年白雪皑皑,“太白积雪六月天”的民间俗语由此而来。从远处遥望,青山白顶,独特壮观;当你费尽气力终于站在拔仙台顶,举目四望,只能是山也茫茫,云也茫茫。
拔仙台上有许多冰川遗留的乱石,似乎并没有什么奇特之处,但这里却有一个用这些石头堆成的院子和房子,这是秦岭之上海拔最高的道观,可能也是最简陋的道观和最宜修炼的道观。
拔仙台下有一个湖,地质学家命名“冰斗湖”,神仙家称为“天池”,民间敬畏这是神水,称为“大爷海”。大爷海直径约在百米,水深20~30米,是太白山上最大、最深、最高的“海”。水至清至蓝,甘甜清冽,圣洁无比。水中有一种看似无鳞的细鳞鲑鱼,似乎永远也长不大,此外看不到别的水生动物。最为奇特的是湖边生活着一种小鸟,有人说叫白顶溪鸲鸟,只要一看见水面上有草叶或杂物,就会飞来把它衔走,人们称这种鸟为“净水童子”,韩愈有诗道:“林柯有脱叶,飞鸟惊急救”,写的就是这种鸟。我们都应该向这种鸟学习,多一点环保意识。
太白山上的冰斗湖共有4个,依次是大爷海、二爷海、三爷海、玉皇池。二爷海是黑河的源头,海拔3680米,同样碧蓝如玉,光彩夺目。
跑马梁是从大爷海向西南方向延伸的一座宽500米长40千米的山梁,传为刘秀当年跑马之地,故称“刘秀跑马梁”。这里只有一些贴地的杂草和苔藓类植物生长,但也活不过一年。这里没有山花烂漫的美丽,却有着另一种冰川和风蚀造成的奇特岩石景观,堪称太白山一绝。这些石碓看似是人为的,其实是自然形成的。大自然的力量几乎无所不能,令人惊叹。
太白山还有一个冰川地质景观——石头河。这些大大小小的石头聚集成蜿蜒曲折的河流状,但并没有水从中流过。这是冰川融化时历史景象的定格,令人想像冰川的巨大能量。
大秦岭:中国国家中央公园 / 谢伟主编. -西安:陕西旅游出版社,2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