鳌山,古称垂山、武功山,系太白山迤逦之西脉,位于秦岭西段太白县境内,属于秦岭的主脉,海拔3475.9米,是秦岭最高峰太白拔仙台西面的另一制高点,故又称其为西太白,是陕西的第二高峰。鳌山到太白一线,为秦岭山脉海拔最高的一段主脊。这里也是秦岭山脉中最为原始的区域,动植物种类非常丰富,石海遗迹遍布山坡,山间云雾缭绕,是户外运动爱好者的绝佳探险之地。相传唐代名医孙思邈曾多年深居鳌山,精研医药,著书立说。
相传远古时代,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那时中华大地上洪水纵横恣肆,相互冲击,灾害连连,大地震动,地维不稳,东海龙王第九子神鳌,献出四足,以立四极,但从此不能游泳爬行,女娲念神鳌断足之功,遣断足神鳌雄镇中央,分流南北,从此天下风调雨顺,水流东去,地维沉稳。鳌山从此成为一道雄伟的龙脊,横亘在中华大地上。
2009年11月10日,在由《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组织的全国十大“非著名”山峰评选活动中,10座适合驴友们观光游玩但知名度欠佳的秀山峻峰,在众专家与网友、读者的评选中脱颖而出,宝鸡市太白县境内鳌山名列其中。
鳌山同太白山一样,它以其迷人独特的风光吸引着无数探索者。诗仙李白游历鳌山(武功山)时,借助鳌山孤高参天气势,登山览胜,怀着对鳌山的敬仰之情,写了一首《登太白峰》的五言诗:“西上太白峰,夕阳穷登攀。太白与我语,为我开天关。愿乘冷风去,直出浮云间。举手可近月,前行若无山。一别武功去。何时复见还?”
武功山指今日的鳌山,这首诗大气磅礴,意境高远,表达了李白对鳌山的无限怀恋之情。
鳌山,是一个美丽圣洁的地方,没有污染,没有喧闹,自古集高、雄、险、奇为一身,汇灵、秀、幽、美于一体。这里的蓝天、白云、草甸、森林、冰川、石山、石河、石海……令人神往,仿若仙境。千百年来,巍巍神奇的鳌山,在人们的视野中,是那么的遥远,又是那么亲近,是收藏在人们心中一幅天然美丽的画卷。
鳌山登山口有多个,比较著名的北坡的塘口村。沿太洋公路南行,翻越海拔2400多米的大岭子,到达鳌山另一个登山口,位于太洋公路旁,当地人称为23千米(起始地点为磨房沟),是徒步登鳌山最近的一条道路。
鳌山极顶的航标塔、秦国大将的白起庙、娘娘池等人文景观,药王孙思邈隐居鳌山研究中草药悬壶济世的古今佳话,使得这方净土更加扑朔迷离。
鳌山东行,踏上四十里跑马梁,有许许多多形状奇异、造型独特的天然百年松树,犹如大雁翱翔、骏马奔腾、蜻蜓点水、虎踞龙盘,人们赞叹为“鬼斧神工造奇景,包罗万象蕴风情”。
鳌山与太白山一样,都有第四冰川遗址。鳌山大梁顶和山峰四周,布满了大片的石河、石海。巨石在冰川作用下,堆砌出许多奇异的造型,具有鳌山标志性的鳌头处,就是由巨石天然堆砌而成,仰天伸出的鳌嘴,惟妙惟肖。鳌山南北穿越线路目前已经是中国驴友成驴的及格线路,实现鳌山——太白山穿越早已被公认为中国强驴的标志。
大秦岭:中国国家中央公园 / 谢伟主编. -西安:陕西旅游出版社,2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