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72峪”就是特指秦岭北麓的峪道。秦岭南北坡有不少深谷,仅陕西境内东起潼关,西至宝鸡,秦岭北坡共计约有150多个峪口,较为有名的就有70多处。
为什么单是秦岭北坡有“秦岭72峪”说法呢,有两点原因:一是西安(长安)自古帝王之都,而秦岭北坡距离西安很近,长期的历史浸淫造就了秦岭北坡地区丰富的历史、地理、宗教、人文内涵,这是被人类不断涉足和充分开发的地区,历史上帝王将相把这里作为避暑狩猎之地,文人墨客把这里作为寻幽咏怀之处,僧侣隐士把这里作为修身养性之所,甚至逃犯流民也把这里作为避难存身之家。二是古人常常用七十二来形容多,就好像我们熟知的“孙悟空72变”、“工农兵学商72行”等,72峪也不过是为了形容峪口众多的一种形象说法,极言其多而已。其实如果查看地图或者沿山边细数起来,会发现秦岭北坡远远不止这72峪,不过因为很多峪较为小短或不太出名,没有被罗列进去。
清朝西安府有一位叫毛凤枝的人,出于军事防卫目的考察了秦岭北麓的峪口,写了一本名叫《陕西南山谷口考》的书。这本书罗列了秦岭北麓的太峪、禁谷、潼谷、蒲谷、水谷、灵谷、窦谷、黄神谷、构谷、白崖谷、猕虎谷、小敷谷、太白谷、石堤谷、葫芦谷、黑掌谷、白石谷、潭谷、倒沟谷、留谷、蓝谷、辋谷、采谷、汤谷、库谷、大义谷、小义谷、石鳖谷、子午谷、涝谷、田谷、黑水谷、新口谷、西骆谷、斜谷、散谷、晁谷等150条峪,其中主要介绍了31个峪道。
《陕西省志·地理志》也针对秦岭北麓的47条主要峪道进行了介绍。书中不但有明确的名称,还标识出了这些峪道的河源高程,流经县、市,长度、比降、最宽河段等重要数据,是一个难得的秦岭北麓峪道的资料。
如今在各种媒体上流行的“秦岭72峪”,多由一些喜欢山水的有心人,根据自己的判断选择罗列,供人们参考。由于考察所至、选择标准有所不同,就出现了各种不同版本的“72峪”,受到很多驴友的关注。其中,百度词条对“秦岭72峪”的解释虽被人们广泛应用,但其中有不确切之处,标准不同、详略不一,甚至不加考察地把峪、沟混编并列而排,希望大家参考其说法时注意甄别。
“72峪”虽然并非确切数字,也没有统一权威的说法,但这个叫法形象、生动、美好,倒不如承袭这种说法,但是真正的72峪,需要专业的评判标准,通过大众的评选给以确认,对认识秦岭、保护秦岭、热爱秦岭大有好处。
目前,大家对72峪的认同仍不尽一致,其中网络上比较流行的“72峪”有两个版本,供大家参考。
版本一:
潼关县7个:西峪、桐峪、善车峪、太峪、麻峪、蒿岔峪、潼峪
华阴县10个:蒲峪、杜峪、黄甫峪、仙峪、翁峪、竹峪、大敷峪、柳峪、葱峪、方山峪
华县6个:沟峪、小夫峪、石堤峪、桥峪、东涧峪、西涧峪
临渭区2个:箭峪、奓峪
蓝田县6个:清峪、蓝桥峪、道沟峪、辋峪、岱峪、东汤峪
长安区16个:库峪、大峪、白道峪、小峪、土门峪、蛟峪、太乙峪、石砭峪、天子峪、抱龙峪、子午峪、白石峪、皇峪、沣峪、祥峪、高冠峪
户县8个:紫阁峪、太平峪、乌桑峪、化羊峪、潭峪、栗峪、涝峪、甘峪
周至县6个:耿峪、赤峪、田峪、就峪、黑峪、西骆峪
眉县6个:泥峪、西汤峪、滑峪、赤峪、大黑峪、斜峪
陈仓区2个:伐鱼峪、磻溪峪
渭滨区3个:茵香峪、清姜峪、晁峪
版本二:
潼关县7个:西峪、桐峪、善车峪、太峪、麻峪、蒿岔峪、潼峪
华阴县9个:蒲峪、杜峪、黄甫峪、仙峪、瓮峪、竹峪、大敷峪、葱峪、方山峪
华县6个:沟峪、小夫峪、石堤峪、桥峪、东涧峪、西涧峪
临渭区2个:箭峪、黄狗峪
蓝田县6个:清峪、倒沟峪、辋峪、岱峪、小洋峪、东汤峪
长安区16个:库峪、扯袍峪、大峪、小峪、土门峪、蛟峪、太乙峪、石砭峪、天子峪、抱龙峪、子午峪、白石峪、皇峪、沣峪、祥峪、高冠峪
户县8个:紫阁峪、太平峪、乌桑峪、黄柏峪、化羊峪、涝峪、潭峪、甘峪
周至县7个:耿峪、赤峪、田峪、闻仙峪、黑河芒峪、西骆峪、泥峪
眉县5个:西汤峪、赤峪、远门峪、小黑峪、大黑峪
陈仓区3个:伐鱼峪、磻溪峪、马尾峪
渭滨区3个:茵香峪、清姜峪、晁峪
我们仅从不同地区各选几个有代表性的峪作简要介绍,带您一起去领略秦岭中那迷人的旖旎风光和原始的人文积淀。
大秦岭:中国国家中央公园 / 谢伟主编. -西安:陕西旅游出版社,2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