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黄狗峪

  黄狗峪位于渭南市临渭区桥南镇,距渭南市区约30千米。古名广谷峪,因“广”与“黄”音同,又称黄谷峪,后因王莽追刘秀的故事又传为黄狗峪。

  相传西汉末年,刘秀被王莽追的无处躲藏,只身逃到今渭南市临渭区桥南镇南的一个山沟里,因疲累过度,席地便睡。莽兵眼见刘秀逃进山沟,纵火烧山。跟随在刘秀身旁的黄狗一直守卫在刘秀身边,当火从四面八方烧来时,黄狗跑到河里用身上的毛来回运水,洒灭了他周围的火苗,保住了主人的性命,可是黄狗却活活累死了。后来,人们为了赞扬黄狗舍身救主的精神,把此沟叫黄狗峪。

  黄狗峪长约25千米,发源于秦岭北麓元象山的溪水长年流淌,因流经石质山地,泥沙含量少,溪水清澈而得名清水河。峪内由国营林场进行管理,植被茂密,山峰陡峭,生态良好。综合村绵亘境内,村民们以种植、养殖、采药为业,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以传统的方式快乐地生活在这条幽静的山谷之中。一路上炊烟袅袅,鸡鸣犬叫,门口的碾盘上、石凳旁,男女老少有吃有喝,有说有笑,甚是热闹;沟槽内溪水潺潺,人欢马叫;河沿上核桃、板栗硕果累累,椒味飘香。正是“风调雨顺乡亲笑,青山绿水雾缭绕”。

  峪内有九沟、二岔、二湾、二庙、二池,从峪口溯溪而上,过村越水,移步换景,目不暇接。这里是花的海洋,水的世界,绿色植被,轻蝶漫舞。看群山,在和煦阳光的普照下,在瞬间万变的雾气缭绕下时隐时现,犹如海市蜃楼,甚是壮观;环两坡,松柏翠竹葱葱郁郁,满眼绿色,滕根缠石,尽展韵姿;沿道走,奇花异草,香飘峪谷,蝴蝶飞舞,五彩缤纷;竖耳听,溪水声、知了声,汇成美妙的乐章,曲曲悦耳,章章动听。休闲游的人们在溪流边戏水,在院落里交谈,在林荫下纳凉,享受着大自然赐予的宁静凉爽。穿越而行的驴友们,匆匆而来匆匆而去,用脚步丈量着大地,用攀登体验着快乐。从峪中,攀东梁可登顶二郎山,往南行可达月圆山,翻越秦岭主脊可到蓝田境内的青岗坪、清峪面,是驴友们出行的首选之地。

  二郎山地处秦岭北侧的太华山西部地区,北距渭南市区约35千米,海拔2320米。史志记载:晋代名士王嘉曾携弟子百余人隐居此山故而得名。从北南望,山色深青,形似大象,又称元象山、玄象山。站到山巅四望,峰头翠滴,云烟浮空,若是大雨初霁,群山竞秀,岩壑如洗,其清新壮丽的景象,使人挹取不暇,精神为之一爽。此所谓“象山雨霁”,渭南八景之一。山之东、西、北三面皆有石海景观,颈部松桦密茂,一片碧绿,三孔石砌窑洞、石磨、戏楼石基、二郎亭底座等遗迹隐于其中。据年过八旬的张明贤老人介绍,民国以前,每年二月在此山唱大戏,人马拥挤,热闹非凡,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峪道深处的月圆山,位于二郎山南,有南月圆、北月圆,清水河流经其中。南月圆山巅有一池,曰仰天池,其上有可耕地千余亩,四面悬崖千尺,唯一小径相通。因近年来行人少至,杂草荒芜,路迹不明,游人不宜前往,驴友亦须由向导带路,以确保安全。

出处:

大秦岭:中国国家中央公园 / 谢伟主编. -西安:陕西旅游出版社,2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