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周的辉煌
作者: 刘兆英
夏启建立的夏朝在夏桀手里终结,推翻夏朝的商汤正是从秦岭东南的商山进入中原的殷契后人。商朝在殷纣王手上消散,推翻商朝的周人来自秦岭西部。周人原来生活在泾河流域的黄土台地(今陕西咸阳彬县一带),以长于农业著称。因为经常受到游牧民族的侵扰,后西迁进入渭河流域的岐山,并在此逐渐发展起来。到了周文王时期,势力开始沿秦岭东进,引起了殷纣王的不安,于是纣王把文王囚禁起来。周人赂以美女、文马、奇珍异宝才得以释放。文王返国后第二年,就灭掉了位于今鄠邑区的告密者北伯侯崇侯虎,并且迁都于丰(今西安市鄠邑区沣河西岸)。此前,文王从渭河之滨的磻溪(水出秦岭磻溪峪,流入渭河)迎请特意在此垂钓的姜尚,二人同车而归,文王如虎添翼。万事俱备,于是周武王一支联合大军从秦岭脚下出发,一场轰轰烈烈的战争在中原展开,最后“天下宗周”。周武王灭纣后迁都于镐(今西安市长安区沣河东岸),武王的弟弟周公姬旦又在东秦岭的邙山附近营建东都洛阳,于是一个新王朝在秦岭东西两端诞生了。
周人把秦岭叫“南山”,或因袭夏人“中条”的说法,把终南称为“中南”。周人对秦岭的讴歌赞美情深意长,《诗经》里保留了很多这样的诗篇:
节彼南山,维石岩岩。
——《小雅·节南山》
终南何有,有条有梅。
——《国风·终南》
“条”可编筐,“梅”的果实可食,这些都是直接取之于秦岭的生产和生活资料。人们依靠南山,过着诗一般的生活:
信彼南山,维禹甸之。畇畇原隰,曾孙田之。我疆我理,南东其亩。上天同云,雨雪雰雰。益之以霢霂,既优既渥,既霑既足。生我百谷。疆埸翼翼,黍稷彧彧。曾孙之穑,以为酒食。畀我尸宾,寿考万年。中田有庐,疆埸有瓜。是剥是菹,献之皇祖。曾孙寿考。受天之祜。祭以清酒,从以骍牡,享于祖考。执其鸾刀,以启其毛,取其血膋。是烝是享。苾苾芬芬。祀事孔明。先祖是皇。报以介福,万寿无疆。
——《小雅·信南山》
辛勤的劳动酿造了幸福的美酒,这一切都来自秦岭,秦岭用它那博大的胸怀,成为中华民族最早的摇篮。
当然,周人的胜利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周人拥有比夏商更为优越的文化,这种先进文化集中体现在“天命观”。夏人、商人的天命观是君权神授,有命在天,周人颠覆了这个天命观,提出了“皇天无亲,惟德是辅”的革命论。天命虽然还在,但“德”成为唯一的取舍标准,这是一个巨大的进步。这种思想在春秋时期有了进一步发展,为老子创立民本思想、孟子发展民本思想奠定了基础,并成为秦人崛起的文化之根。
周人还善于把实践经验上升到哲学高度去认识世界。据说周文王被囚羑里,精研伏羲八卦,创立了六十四卦,后人称为《周易》。《周易》对中国人的思想影响极大,不但儒家奉为“圣经”之一,各家各派都深受影响,至今仍然是中国人最崇拜的经典之一。
出处:云横秦岭/刘兆英 著.--西安:太白文艺出版社,20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