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秦岭文献>云横秦岭
华夏之根
  说华山是“天下第一山”,那是因为华山首先是华夏民族的祖先山。中国人为什么称自己是“华夏儿女”?因为他们认同自己的共同祖先华胥氏和伏羲、女娲。中华的“华”,华山的“华”,都来源于华胥氏。华胥氏是远古时活动于渭河及黄河流域的母系氏族部落女首领,也是伏羲、女娲的母亲,后来被称为“九河神女”。“华胥氏之国”曾进入黄帝的梦境,令黄帝非常向往。
  据《列子》一书所说,黄帝治国即以华胥为榜样:“又二十有八年,天下大治,几若华胥氏之国,而帝登殿,百姓号之,二百余年不辍。”①
  华胥时代是女人的时代,因而有人从“华”联想到“花”,因为“华”“花”本就相通,猜想华胥氏的图腾是鲜花。用鲜花做图腾未尝不可,但以蛇做图腾可能性更大一些。伏羲、女娲都是“人面蛇身”,他们的母亲“九河神女”应也不例外。柏杨先牛从“蛇身”猜想女娲氏“是一位美丽的女神,身材像蛇一样的苗条”②。究其根本,蛇图腾只是生殖崇拜的产物,是进入父系氏族之后的必然改变。蛇图腾后来演变成龙图腾,也就自然而然了。黄帝最后在桥山(陕西黄陵县,一说在子长县)乘龙升天,正是对祖先蛇图腾的回归,龙最后取代蛇成为中华民族的图腾。直到今天,龙仍然具有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象征含义。
  著名历史学家吕思勉说:
  华胥氏之名,当有所本,疑即《庄子·马蹄篇》之郝胥氏也。下文言姑射山,亦即《逍遥游》之藐姑射山也,其证。③
  庄子说:
  郝胥之时,居民不知所为,行走不知所之,含哺而熙,鼓腹而游,民能亦此也。④
  庄子用华胥时代人民的自然无为来论证自己的哲学观点。我们且不论是否如此,但说明华胥时代在中国人心中有抹不去的记忆,那是一种使后代的中国人入梦的时代。
  晋王嘉在《拾遗记》中说到禹凿龙门时,在一个幽暗的山洞里见到一个蛇身人面之神:
  神即示禹八卦之图,列于金版之上,又有八神侍侧。禹曰:“华胥生圣子,是汝耶?”答:“华胥是九河神女,以生余也。”乃探玉笥授禹,长一尺二寸,合十二时之度,使量天地。禹即持此笥以平定水土。蛇身之神,即羲皇也。
  说大禹治水获得成功是从祖先那里吸取了智慧和力量,很有道理。
  五代末著名道士陈抟在华山的洞里修炼睡功,他打呼噜的调门被破解为“华胥调”,说明华山和华胥氏因缘极深。华山有“巨灵”劈山导水的神话传说,而“巨灵”正是夏禹的化身。华山与华胥氏大有关系,和夏禹大有关系。关于华山的得名还有一种说法,即《华山记》中所说:“顶有池,生千叶莲花,服之羽化,因曰华山。”这应该是较后兴起的说法。华山因华胥氏而得名,是华夏儿女的祖先山。
  ①《列子·黄帝篇》
  ②柏杨:《中国人史纲》
  ③吕思勉:《读史札记》
  ④《庄子·马蹄篇》
出处:

云横秦岭/刘兆英 著.--西安:太白文艺出版社,20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