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秦岭文献>云横秦岭
清凉台

  清凉台现在称观音台,又称大台、大顶、岱顶,是终南五台山最著名也是最大的台。现在人们叫“观音台”叫顺了,为什么还要为这个台更名?因为在佛国之中,以佛祖为最尊最贵,四台拱卫中峰,犹四大菩萨环立于佛祖周围,此台必佛祖所居于理方合。佛祖法轮常转,施清凉救众生出火宅,故所居又名清凉台。何况五台中原本就有“清凉”之名,想必由于历史久远人们搞混了。观世音菩萨因其救苦救难在民间影响极大,此台可能亦有观音殿,这大概都是错称的原因。自宋以来,这五台并没有一个固定不变的称谓,现在应该正本清源,还它一个本来面目。

  佛祖居中说法,乃情理中事。所说之法施清凉于众生,亦情理中事,此台又名清凉台,正说明此台代表佛祖,更是情理中的事。五台模拟一佛四菩萨的格局也是隋唐时的常见形式。
  右图是法门寺出土的珍贵文物“鎏金45尊造像银宝函”上的纹饰线描图。图中佛祖居中坐于莲台之上,周围有四大菩萨护法,从图中菩萨所持法器看,显然是有密宗的特点。但这并不妨碍一佛四菩萨的模式。这种模式看来是唐代流行的式样,这种式样被引入对五台的命名,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宋人张礼对终南五台名称的记述就印证了这种模式。
  清凉台是佛祖道场,从隋代起就建有寺,为圣寿寺上院,唐因之,宋改为圆光寺并增建扩大寺院,明清民国都曾因火重修重建。1953年又毁于火,直到1986年由五台留村重建观音殿,又于1993年新建二层楼阁,加装护栏。大唐时,太宗李世民就曾在清凉台圣寿寺和大臣们赋诗。这件事可从晚唐诗人司空图《次韵和秀上人游南五台》诗中“内殿御诗切,身回心未回”的句子印证。御诗是皇帝的题诗,司空图曾亲眼所见,但诗的内容却没有明说。
  清凉大台三面都是悬崖峭壁,然而,其中却藏有很多名胜。比如著名的大茅棚,又称西林寺,就藏在这如刀劈斧砍的半崖之间,可谓别有洞天。西林寺现存大雄宝殿6间、僧房2间、经房1间,供释迦佛。寺东有罗汉洞,洞内有7尊石雕罗汉,传为北魏遗存。洞前有清泉,名为楞严。寺东南崖下有清代觉朗禅师灵塔,高9米,东有慧定禅师塔。寺内有唐代铁铸护法神像一尊,明代正德四年铁香炉一只。据说寺内大殿原有对联一副:“孔雀神师供乘驭,毒龙猛兽伏清凉。”说的正是佛祖安禅制毒龙的故事。因此,在西林寺西南有“拴龙桩”等依据佛传故事设置的场景。后来人们把这些故事加在观音大士身上也很自然,但此台应该名归“清凉”,此又一证也。
  西林寺过去称大茅棚,是实实在在的茅棚,至光绪十六年(1890)觉朗法师改为瓦顶。民国时印光法师才改建为砖木结构。虚云大师在光绪十一年晤觉朗、法忍、法性等禅师时,这儿还是茅棚。
  清凉台是终南五台山的主峰,他伟岸的身躯和铮铮铁骨顶天立地,他的勃勃生机展现出无穷无尽的力量。这就是秦岭,以及秦岭所象征的中华民族的缩影。
出处:

云横秦岭/刘兆英 著.--西安:太白文艺出版社,20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