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秦岭文献>云横秦岭
玖 问道楼观 紫气东来

  在终南山的东西两端,历史上形成了两个文化中心,一个是以南五台为代表的中国佛教文化中心,一个是以楼观台为代表的中国道文化中心。而道文化中心远在西周时期就形成了,并且一直延续不断。佛教文化中心发端于南北朝,形成并极盛于隋唐,宋以后开始衰落,到现在竟一蹶不振。这两个文化中心再加上无所不在的儒家文化,构成了中国文化丰富多彩的面貌并深深影响了所有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如果要找出中国文化的主干,那就是道文化。佛教文化外来而能被吸收,还是因为它和道文化有契合点。儒家文化本来就和道文化是一家,只是儒家把道文化和个人、家庭、国家、世界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形成不可分割的整体,从而丰富了道文化和每个社会成员的关联。从中国文化的总体看,道是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观。这个价值观的核心是利他与奉献,老子谓之“天道”。他说“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这一点既是社会个体为人处世的准绳,也是社会执政者的执政原则。在中国的先哲看来,人类和万物所处的世界也是由道而生,无不体现着道的无私奉献原则,因此,要“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法自然”是说道按照自身固有的规律运行,不受任何因素干扰,是不可抗拒的。因此,道便有了现在所谓“规律”的含义,并把道提升到了哲学层面,充满了朴素的辩证法,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无穷智慧。中国的道文化源头在8000至10000年前的伏羲女娲时代,五六千年前的炎黄时代进入成熟期,3000年前《周易》的出现代表了中国道文化进入更高的哲学层次,而2500年前老子集中国道文化之大成,孔子则把道文化进一步发扬光大,产生了两部伟大的理论经典著作《道德经》和《论语》,从而中国道文化形成了完整的思想理论体系和实践体系。

  位于终南山西端的楼观台,由于历史的原因,无可争议地成为中国道文化的典型符号,而不仅仅是一处道教名山和风光胜地。
出处:

云横秦岭/刘兆英 著.--西安:太白文艺出版社,20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