旬阳风水
作者: 刘兆英
旬阳县位于安康市汉滨区的东面,也是因汉江而形成的一个重镇。旬河绕着老县城转了一个大弯,形成了一个葫芦状,俗称“金线吊葫芦”,又因旬河和汉江的两股水成“S”形,酷似太极图中阴阳鱼的分界线,所以又号称“太极城”。
无论叫“太极城”还是“金线吊葫芦”,这都是大自然的杰作,都是值得细细欣赏的。古人在这里建城,恐怕考虑的并不是太极,而是风水。风水并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中国人对生存环境总结提炼出来的经验之谈。旬阳城背靠的青山就是风水中的“青龙”,对岸高台即是“白虎”,左右两侧分别是“朱雀”“玄武”,四神具备。绕城的旬河和汉江既是天然护城河,也是生活水源,一个安全的城池诞生了。便利、安全是生活的两要素,也是风水的基本原则。有一些风水家故玄其技,自然和古人的鬼神观念有关,恐怕也有“保饭碗”的意思,如果“风水”人人会看,谁还会请风水先生呢?
旬阳虽然不大,却是一座古城,地上的古建筑和地下出土的文物还不少。旬阳文庙建于明代,清代多次维修,新中国成立后政府也进行过维修,目前保存较好。文庙建于高处,是一座占地2000平方米的院落,棂星门、仪门、大成殿,一应俱全,目前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旬刚有一座声名远扬的“红军老祖墓”,已被当地百姓奉若神明,号称“有求必应”。1930年确实有红军经过,至今在距“红军老祖墓”不远的老庄子村,还有红军留下的标语。据说这位“红军老祖”精通医道,曾为上千名百姓治好过疮病。他是红军的一位指导员,叫富中宽,在战斗中牺牲,和另一名阵亡战士崔华合葬在这里。百姓闻知后为他立了“得道八路军故医官碑”。有的百姓到坟头求医,病居然好了,于是求医者络绎不绝,政府也不能禁。“红军老祖墓”已从治病升级为有求必应,现在仍然很热闹,看来从人到神,距离并不遥远。
出处:云横秦岭/刘兆英 著.--西安:太白文艺出版社,20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