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会杜斌丞

  汪锋一到西安,杨虎城曾有交代:不让汪锋随便外出。但是,在张依中的帮助和精心安排下,汪锋几次外出,去看望朋友,其中之一便是看望杜斌丞先生,这是在和王菊人第一次会谈之后。

  杜先生时任杨虎城的高级参议,家住西安大南门内的湘子庙街,这儿距离汪锋住处大约一公里的路程。

  湘子庙街因街道上建有湘子庙而得名。据传说,在唐德宗年间,八仙之一的韩湘子与其妻曾居住于此,后来韩湘子得道成仙,北宋年间,人们在此修庙以敬奉。因有了湘子庙,才有了湘子庙街的繁华和人气。自古以来,庙和街不但是道教的圣地,城市的景观,也是儿童的乐园。今湘子庙已成为西安主体建筑尚存的唯一一座道教祖师庙,庙内依然香火旺盛,庙前过往行人络绎不绝。

  汪锋对湘子庙、湘子庙街早已情有独钟,多次眷顾。韩湘子正是汪锋就读漫道庵私塾小学时,李和府老师所讲到的唐代大诗人韩愈的侄孙。传说韩湘子修炼成仙的地方,正是汪锋家乡玉山以南的秦岭碧天洞。

  一天晚上,汪锋从张依中家中出来,以游览湘子庙和湘子庙街为借口秘密看望杜斌丞。走到湘子庙街东口牌楼下,汪锋既没有观赏古色古趣、秀丽华贵的木质牌楼,也没有进庙烧香,径直走进湘子庙一旁的杜先生家门。

  对于杜先生和他的家,汪锋再熟悉不过了。1931年春夏,汪锋找杜先生的儿子杜鸿范时来过杜家,与杜先生初次相识,后来又有几次与地下党员在杜家接头。1932年春,汪锋和刘志丹又在杜家会面,杜先生热情接待,给以指点。1934年春,杜先生到汉中视察,汪锋和张德生前去看望,并资助陕南特委50块银元,经过多年的接触和来往,汪锋和杜先生之间已经是相识、相知和相诚以待了。

  汪锋来到杜先生家门前,杜先生已事先得到通报,亲自出门迎接。两人见面后,都为能再次重逢而庆幸万分。汪锋首先转达了毛泽东、周恩来对杜先生的问候,并告诉杜先生,自己带有毛泽东给他和邓宝珊将军的亲笔信,为了不引起杨虎城的疑虑,两封信一并交给了杨虎城。杜先生听后感到十分荣幸和高兴,非常感谢毛泽东、周恩来对他的信任。对汪锋交信的方式也表示理解和同意,只是说杨主任还未将信转给他手。汪锋说明自己前来西安的意图,并转告毛泽东给杜先生信件的大概内容。

  杜先生听后说:“你这次来西安是合时机的,毛泽东主席亲自派你来,人选也很适当。只要认真地做,是可以成功的。这里知道你来西安的人,只有王菊人、张依中,自然不会有人从中破坏。现在杨先生还没有给我看你带来的信,也没有告诉我中共有人来,我只能装作不知道,但我现在就可以工作,为倡导西北大联合而尽力去做。”①

  杜先生还向汪锋询问了陕北许多老熟人的情况,继而分析了杨虎城的态度。他说:“杨敢干、直爽,对蒋介石不满,也有一些进步思想,但有些简单,易于动摇,抱有统治陕甘的‘雄心’。杨对红军有些害怕,宜多解释,以打消他的顾虑。”随后,杜先生还提到张汉民的问题,并说:“朋友们都很关心这件事情的真相。”②汪锋便实实在在地告诉了杜先生张汉民遇害的经过,说明这个误会是大家的不幸。

  对于争取十七路军联合抗日的问题,杜先生对汪锋说:“我是不准备离开十七路军的,今后当极力促成两军合作抗日。”杜先生向汪锋分析、肯定了杨虎城的爱国抗日态度。杜先生说:九一八事变爆发后的第六天,杨就致电蒋介石,主张举国上下,团结一致抗日。他认为日本帝国主义素以强暴凭陵中国,这次又违犯国际公法,破坏东亚和平,无端称兵,侵占辽沈,如果我们再忍气吞声,则亡国灭种即迫在眉睫,如同刀砧鱼肉无噍类。他呼吁国民政府向日方提出严厉抗议,敦促其撤兵,并昭告全世界制裁日军强暴,尤其蒋介石能够挺身而出率领全国军民,举国上下一致团结,共御外侮。杨还以十七路总指挥兼潼关行营主任名义致电张学良,愿随钧座及国人之后,一致反抗,共御外侮,以救危亡。

  杜先生还向汪锋说:在今年纪念“双十节”20周年阅兵典礼大会上,杨又发表了慷慨激昂的演讲,这实际上也是对全体十七路军将士发出的抗日训词。他竟然敢在演讲中不无抱怨地说:“中华民国20年国庆纪念日,应该欢欣鼓舞来开会庆祝,但是一说提到‘国庆’二字,又实在叫人痛心!”他还说:“回头观察这20年,内战频仍,民生凋敝,受尽了帝国主义欺侮,有什么值得庆祝呢?实在无甚可庆。民国十五年,本党出兵北伐,目的是打倒军阀,打倒帝国主义,完成国民革命,实行三民主义。几年苦战,革命政权虽已建立,人民仍然是不能安居乐业,最近长江沿岸又发生空前水灾,灾民多达5000万,同胞痛苦达到极点。还有更痛苦的是上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突然出兵,占领了辽、吉两省和沿海各要地,残杀我们的同胞,烧我们的房舍,抢我们的财产,占我们的机关,毁坏我们的兵工厂、大学校、铁路,驱逐拘押我们的地方官吏。总之,违犯国际公法,破坏我国主权,无所不用其极。现在这种暴行还在继续扩大,没有停止。我们中国将成为日本人的殖民地、亡国奴,这才是我们国家目前的大难,是我们国民空前的奇耻大辱。”

  杜先生还说:杨在演讲中认为,日本倭奴之所以胆敢肆无忌惮的暴横,是乘着我们中国的弱点,而这弱点杨又分析归结为两条:一是没有团结精神,四万万同胞好像一盘散沙,只知私,不知公,以致互相争权夺利。由私斗意见引起内争。二是中国政治、科学、交通以及其他方面都因内乱的关系而没有进步,军备、国防更没有充分力量与准备,导致外人欺侮。我们要报国复仇,第一要排除私念,停止内争,第二要充实我们的力量。

  杜先生认为,杨所分析归结的上述两条还是比较中肯的。并说:杨在演讲中动员他的十七路军官兵要加强训练,本着十七路军向来的革命牺牲精神,为国拼命,“宁为战死鬼,不做亡国奴”。

  杜先生还对汪锋说:杨这次声情并茂的演讲内容,当时西安各大报刊几乎都予以登载,军内外反响强烈,想必你也一定看到了,演讲的内容基本反映了杨的抗日态度。

  杜先生还似问似答地对汪锋说:你还记得1932年春发生的一件事情吧!日本间谍在西北活动,勾结美国、瑞典间谍,从甘肃来到陕西,被十七路军侦知截获,三个间谍携带测绘的新疆、甘肃、宁夏等省地形图,还有密码和勾结这几个地区少数民族不法分子的函件等,杨怕到南京,被帝国主义吓怕了的蒋介石白白放走,便把间谍就地处决。日、美、瑞三国对南京政府施加了很大压力,蒋严令杨在陕西了结此案,否则以撤销省主席职务论处。日、美外交官也来陕坐催,杨巧妙了结了此案,给日、美帝国主义一个难堪,也使蒋失去了撤杨的借口。

  杜还给汪锋提起这样一件事:1933年3月10日,蒋介石在石家庄约见杨,杨又主动向蒋请缨率部北上抗战,说比在陕西对国家的贡献大。蒋却爱答不理,给杨泼了一盆凉水:现在抗日还用不着你的部队,你回去好好训练部队就行。蒋还装出一副关怀的样子对杨说:“你读书少,不知道古今兴衰全在用人的得失,以后要把用人的事多加考虑,你那里还有些不三不四的人,回去查查。”这明明是为十七路军派CC分子开路。这年夏,冯玉祥在察哈尔组织抗日同盟军,杨不仅声援,还支援了枪炮弹药。中央大学学生孙献瑞等五人,回青海宣传抗日,途经西安,杨为青年学生的热心抗日举动所感动,给每人解决了100元盘缠(路费)。这虽是小事,足以证明杨的抗日热情。

  杜先生说:几年来,日军一步步进逼,蒋介石一次再次退让。杨多次请缨抗战,蒋都以“国事中央有部署,你们不必多事”予以拒绝。杨对蒋“攘外必先安内”的误国国策十分反感,与蒋的矛盾也日益加深尖锐。杨曾气愤地对部下说:“日本人已经占领了我们的大片国土,可是蒋委员长却要我们‘剿共’,‘剿共’要亡国,要叫人骂祖先,国家民族不抗战没有出路,我们十七路军也没有出路。”足以证明杨是很富有民族正义感的。

  杜先生对汪锋说:你来西安之前不久,杨参加国民党“五全”大会回来。他多次在部下面前流露对蒋在“五全”大会上所讲的“和平未到完全绝望时期,决不放弃和平;牺牲未到最后关头,亦决不轻言牺牲”言论的不满。他认为蒋对日的不抵抗政策是非常错误的。依靠国民党领导中国抗战是没有指望的,中国要抗日救亡,必须要走另一条道路。就杨的目前对日态度和思想状况来看,按照中共上月28日所发表的《抗日救国宣言》几条去谈,达成联合抗日的协定还是有可能的。

  汪锋仔细听取了杜先生的分析和见解,思路更加清晰了,一再表示谢意。拜访结束,汪锋起身告辞。辞别时,请求杜先生代约邓宝珊军长,他慨然答应了。当时,邓军长不在西安,等到邓回到西安,去杜先生住处时,邓才知汪锋携带有毛泽东给他的亲笔信,同样保存在杨虎城那里。他遗憾的是,汪锋已经返回了陕北。

  ①②《丹心素裹》,第299—300页。

出处:

秦岭之子:汪锋革命传奇/许发宏著.-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