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秦岭文献>秦岭家园
鹰嘴石省级自然保护区秦岭东段大熊猫的潜在栖息地

  2003年,鹰嘴石自然保护区成立,它位于旬河流域,镇安西部,它是商洛的绿色屏障,保护着羚牛、林麝等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的森林生态环境,保护区的总面积为11462公顷,森林覆盖率达到了96%。保护区内的最高峰是鹰嘴石,海拔2601.2米,保护区也因此得名,鹰嘴石是平河梁的余脉,是旬河和池河的分水岭。保护区和宁陕接壤,并和平河梁保护区相连,这里分布着松花竹、小箭竹、木竹、廖叶竹等竹类,竹林面积达到了保护区总面积的60%以上,丰富的竹林资源,使它成为平河梁大熊猫种群潜在的栖息地。山地草甸、灌木林、针叶林、落叶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等林带在这里分层分布。保护区有脊椎动物190多种,其中鸟类74种,兽类69种,两栖爬行类32种;高等植物1342种,药用植物700多种,观赏植物220种。

  镇安鹰嘴石自然保护区还有另外一个名称——木王,这是一个让人浮想联翩的地名,在秦岭丛林中敢称“木王”的地方,一定是个好地方。人们肯定在想,那儿肯定有很多的参天大树,有都市人做梦都想看到的原始森林。事实是,木王的确有许多参天大树,它缺乏上千年的古木,却有许多数百年的大树。木王的地质景观也很超拔脱俗,完全可以和华山相媲美,它与华山不同的是,它还拥有羚牛、金雕、林麝等国宝,更是秦岭大熊猫的潜在栖息地。木王更为吸引人的地方,还在于它的春天,在秦岭四处的山岭都还在沉睡的时候,它的山野里已经盛开了热烈鲜艳的杜鹃花,漫山遍野的杜鹃花,将秦岭南坡的春天打扮得分外妖娆。

  木王的杜鹃品种有红白紫三种,红杜鹃在初春盛开,它四季常青,开花是它宣告春天来到了山中,有时春雪会笼罩整个山林,可是怒放的杜鹃花即使被风雪击碎,也不会延缓自己的花期。在它美丽的花之私语的感召下,在它的花儿随风凋零之后,森林就苏醒过来了。白杜鹃在夏天开放,它生长在木王陡峭的山崖上面,和挺拔的秦岭冷杉林做伴,两种常绿的植物用自己的生趣点缀了寂寥的山野,那儿还是金雕盘旋的地方,它们一起见证力与美。紫杜鹃在秋天开放,据说木王只有一棵紫杜鹃每年孤独地绽放,它像一个孤独的行吟诗人,在漫山红遍的时候,它为森林献上一首温婉的短歌,然后用翠绿的叶子呵护着娇柔的花蕾,等待着又一个秋天的绽放。

  在乡民眼中,杜鹃花是没什么用处的灌木,木质脆,长不成大树,而且惧怕阳光,但乔木完全荫蔽了阳光之后它又会死掉。对于这样娇气的灌木,即使它的花儿再漂亮,它的木纹再奇妙,乡民都会觉得杜鹃花是种没什么实用价值的东西。庄子曾说:“今子有大树,患其无用,何不树之于无何有之乡,广莫之野,彷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不夭斤斧,物无害者。无所可用,安所困苦哉?”庄子的话用在木王的杜鹃花身上,是非常恰当的。木王的名称证明了地处秦岭腹地的这里,过去曾经有过郁郁葱葱的古老森林,可是在上世纪70年代开始的采伐中,为了修建襄渝铁路,这里曾有两个军的兵力在不分昼夜地伐木,等到军队砍完了浅山上的大树,便把满目疮痍的木王林场交给地方经营。在10多年的岁月里,秦岭的浅山区又形成了漫山遍野绿色植被,这些天然形成的次生林,和那些在山野中如火焰般怒放的红杜鹃,就是那场毁灭性采伐中留下的孑遗,杜鹃花,作为一种“无所可用”的灌木,在木王林场的山野中广泛地留存了下来,它们生长得那样顽强,如高大的乔木一般,在每个春天、夏天和秋天,它们在丛林中点燃生命的火炬,向那些敬畏自然、保护自然、热爱自然的人们昭示着复苏的森林奇迹。

  火红的杜鹃花藏身在木王山林的中高海拔处,那里的植被十分茂盛,竹子、乔木、灌木和杂草一起争抢着生存空间,而杜鹃是那里的强者,它高出其它植物一头,举着火焰般燃烧的繁花,将一切光彩都揽在自己的身上。杜鹃花树下,竹子、藤条、干枯的野草编成了密实的网,也许它们都是杜鹃的护花使者?生长缓慢的杜鹃花已经从灌木行列走出,在缺少古木的木王山林中,它们可以当之无愧地称作大树了,杜鹃花遒劲的枝干拔地而起,它在超越其它植物的时候,便撑开伞形的树冠,在常青的绿叶衬托下,火红的杜鹃花次第开放,在半个月的光阴里,它吸引了鸟儿,吸引了饥饿的走兽,吸引了酣睡一冬的蜜蜂和蝴蝶。对于色彩斑斓的杜鹃花,汉语中的“花枝招展”、“繁花似锦”、“花团锦簇”等等一切词汇用在它身上都不为过。杜鹃花与天光云影的关系是那样的密切,阳光与云彩的一点点变化都会给杜鹃花带来奇妙的颜色变化,五彩斑斓的色调让人目眩,人们只能叹服于大自然的神秘造化。

  在砍伐林木28年后的1998年,木王林场全面实施了封育措施。还好,高海拔山区还存留原始秦岭冷杉林1300多公顷,红豆杉、银杏、兰科植物等重要的珍稀植物资源还没有枯竭,在茂盛的森林中,羚牛、林麝、云豹、黑熊、金雕等许多珍稀野生动物都把这里当成了避难所。

  保护区的最高峰鹰嘴峰是由一块巨大的花岗岩构成,峰的两边,一边是壮观的石瀑景观,在六连脑沟,1000多米长、100多米宽的石瀑景观笔直而下,石瀑两边绿树成荫;在峰的另一边,则是千仞绝壁,绝壁上生长着挺拔的秦岭冷杉,在峰巅,金雕盘旋在天际,气势非凡的壮美景致,让人心胸无比酣畅。这里的秦岭冷杉林,在秦岭地区十分罕见。秦岭冷杉作为秦岭地区的准特有种,很少成林带分布,但在鹰嘴石保护区,秦岭冷杉种群却达到了1300多公顷,这些冷杉平均高度16米、平均胸径50厘米、平均树龄500岁,它们分布在鹰嘴石及其附近地区,最大的冷杉树,高度达到了20米、胸径约66厘米、冠幅约10米。数量如此巨大的秦岭冷杉种群,也只有佛坪自然保护区的种群可以和它媲美了。

  2006年,在鹰嘴石自然保护区的实验区内,人们建立起了木王国家级森林公园,今天,鹰嘴石保护区作为秦岭保护区群的一个组成部分,成为保护秦岭山地森林生态的系统性和完整性的重要一环。秦岭自然保护区群,大多分布在秦岭西段,秦岭东段只有牛背梁、平河梁等几处,鹰嘴石保护区的建立,将秦岭保护区群的范围向东延伸了60多公里,它让秦岭及其主梁两侧野生动物的活动范围明显扩大。鹰嘴石保护区还是汉江支流旬河的重要水源涵养地,它和商洛的牧护关、黑山等林区连成一片,维护着旬河流域的生态安全,也在为南水北调工程默默地发挥着作用。

出处:

秦岭家园/陈旭,周灵国编著.-西安:陕西旅游出版社,20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