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秦岭文献>秦岭简史
崛起之路
 
  崛起的历程
   大约在6亿年前,如今我们称之为大秦岭的地方,尚是一片汪洋大海,地质学家称之为古秦岭洋。在古秦岭洋的两岸,一南一北,属于两个地理板块,即华北板块和扬子板块。也就是说,华北板块与扬子板块,隔着古秦岭洋,遥相呼应!
   大约在4亿年前,地球开始了轰轰烈烈的构造运动。在以苏格兰加里东山命名的加里东运动中,秦岭开始隆起,并逐步上升为陆地。这时,大秦岭南部的大巴山依然沉浸在海水之中。
   3.75亿年前,地球开始了新一轮造山运动。在以德国海西山命名的海西运动中,大秦岭南部的大巴山隆起,并向上逐步升为陆地。至此,大秦岭全部浮出海面,呈现出完整的陆地样貌。
   这时,如今称之为世界第三极的青藏高原,尚是波涛汹涌的辽阔海洋。这片海域与北非、南欧、西亚和东南亚的海域相通,横贯欧亚大陆南部,气候温暖,海洋动植物发育繁盛,被称之为特提斯海,或古地中海。
   随后,广泛发生了印支运动,燕山运动和喜马拉雅运动,合称阿尔卑斯造山运动。于是,阿尔卑斯山和喜马拉雅山相继褶皱升起,沿古地中海形成了欧亚东西向巨大褶皱带,即阿尔卑斯—喜马拉雅褶皱带。阿尔卑斯造山运动使贯通欧亚非三大洲的古地中海大大缩小,世界大陆和海洋大致形成了现今格局。上述三大造山运动主要影响大秦岭西部,对大秦岭地理形态产生了重要影响。特别是印支运动,改变了以前南海北陆的基本格局,深刻影响了中国古地理环境发展进程。
   2.4亿年前,印度洋板块以较快速度向北移动、挤压,其北部发生强烈褶皱断裂和抬升,促使昆仑山的可可西里地区隆生为陆地。随着印度洋板块继续向北插入洋壳下,并推动着洋壳不断发生断裂,大秦岭与青藏高原结合部(四川西部、甘肃和青海南部)全部褶皱升起,海水退至新疆南部、西藏和滇西一带。
   2.1亿年前,特提斯海北部再次进入了构造活跃期,北羌塘地区、喀喇昆仑山、唐古拉山、横断山脉脱离了海浸。长江中下游和华南地区大部分由浅海转为陆地。从此,中国南北陆地连为一体,全国大部分地区处于陆地环境。
   1.95亿年前,大秦岭彻底告别了浩瀚的海洋,四周皆是相连的陆地。至此,大秦岭已经显露出中华脊梁的雄伟身姿。之后,一系列造山运动推动大秦岭日趋完善。在形态上,大秦岭居中,并将东西南北陆地结合在一起,呈现出一个完整的中国大陆模样。也可以说,大秦岭以及青藏高原的崛起,最终完成了中国陆地的统一。大秦岭不仅统领了中围的南方与北方,也统领了中国的西部与东部,青藏高原和华北平原……在大秦岭的统领下,中国的南方与北方、东部与西部,不是二元对立,而是二元和谐。
   大秦岭形成早期,主要受到扬子板块与华北板块的碰撞挤压。这种来自南北方向的力量,推动大秦岭形成了东西走向的基本格局。因此,大秦岭是扬子板块与华北板块的结合体,也是中围南北大陆的一条缝合线。后来,在扬子板块、华北板块的基础上,从西南方向又加入了来自印度洋板块北移的强大力量。于是,大秦岭又缝合了中国西部大陆——青藏高原。也正因为受到多种力量的碰撞挤压,在复杂的地质运动过程之中形成了大秦岭复杂多样的地貌结构。
   上述复杂的板块运动过程,我们也可以将其视作板块聚会。山脉崛起,只是板块聚会制造出的结果。大秦岭东部,即西汉水—嘉陵江(天水走廊)以东的大秦岭,主要呈现了扬子板块与华北板块双方聚会所制造出的结果。大秦岭西部,即西汉水—嘉陵江以西的大秦岭,呈现扬子板块、华北板块、印度洋板块三方聚会制造出来的结果。这也是东秦岭与西秦岭样貌不尽一致的深层原因。
   距今8000万年前,印度板块继续向北漂移,又一次引发了强烈的构造运动。冈底斯山、念青唐古拉山地区急剧上升,藏北地区和部分藏南地区脱离海洋成为陆地,地势宽展舒缓,平原广阔,河流纵横,湖泊密布。至此,包括昆仑山在内的青藏高原地貌格局也基本形成了。从崛起演进时间看,大秦岭形成在先,阿尔卑斯山居中,青藏高原在后。也就是说,阿尔卑斯山比大秦岭年轻,青藏高原更是晚辈后生。
   大秦岭在不断成长之中,特别是在青藏高原隆起力量推动下,西部秦岭仍在迅速升高。地震是板块运动的结果,也是大秦岭成长的烦恼。1556年,明代嘉靖三十五年十二月十二日子时,华县大地震,全中国为之震动,东部秦岭一带尤甚。“地忽大震,声如万雷……五岳震动,寰宇震殆遍”,据估计,华县大地震死亡人口83万,古今中外罕见。1879年7月1日深夜,文县大地震,大半个中国震动。1933年8月25日15时50分,茂县叠溪大地震,岷江两岸山崩。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汶川大地震。2017年8月8日21时19分,九寨沟地震……因地震频发,山体结构不稳定,极易引发次生灾害。2010年8月7日22时,舟曲发生特大泥石流……
   大秦岭与昆仑山走向一致,两者横贯为一体,东西长达4000余公里,可谓一脉相承。在中国地理版图中,大秦岭—昆仑山是一条东西横卧的中央山脉,也是地理意义上的中国脊梁。从地质年代上看,先有大秦岭,后有昆仑山。如果说先后崛起的大秦岭与昆仑山是兄弟关系,那么,大秦岭是兄,昆仑山是弟。在地理位置上,大秦岭正好处在中国版图的腹心地带,是中国的中央山脉。这一点,对于中国生态与人文发展来说,显得非常重要。也正是因为这一点,大秦岭成为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圣山,魅力无穷。
      
  野性的天堂
   在地球上,生物的出现要比秦岭的出现早出许多。距今6亿年前,出现了水母、珊瑚虫和蠕虫等软体动物。经过几百万年进化,海洋中出现了鱼类。距今3.6亿年前,两栖动物成功登上陆地,地球陆地上首次有了爬行动物。
   3.45亿年前,在石炭纪,出现了古老的植物银杏。中生代侏罗纪,银杏广泛分布于北半球。白垩纪晚期,银杏开始减少。50万年前,第四纪冰川运动,地球突然变冷,银杏类植物濒于灭绝,其中,存在于欧洲、北美和亚洲的大部分已经灭绝,只有在中国奇迹般地保存下来,科学家称之为“活化石”“植物界的熊猫”。
   2.5亿年前,恐龙出现了,地球上的物种也日益丰富起来。2.05亿年前,也就是侏罗纪,恐龙成为地球主人,世界成了恐龙世界。1.45亿年前,在白垩纪,恐龙走向了灭绝。6500万年前,在白垩纪结束之际,恐龙消失了。至今,这依然是生物进化史上的一个谜。人类关于恐龙的知识,全部来自对恐龙化石的研究。那个时代,大秦岭的东部,曾是恐龙的天下。1993年,在丹江流域下游,河南西峡县发现了恐龙蛋化石群,且以种类多、数量大、分布广、保存完好著称。其中的巨型长形蛋更是稀世珍宝,为全球所独有;同时,它也是戈壁棱柱形蛋在全球的第三个发现地。
   继古生代、中生代之后,新生代是最新的一个地质年代,从7000万年直至今天。新生代以哺乳动物和被子植物高度繁盛为特征,因生物界呈现了现代面貌,故得名新生代,即现代生物的时代。新生代分为三个纪,即古近纪、新近纪和第四纪。新近纪是新生代的第二个纪,曾经叫新第三纪,也叫上第三纪。新近纪开始于2300万年前,延续了2140万年。第四纪是新生代最新的一个纪,包括了更新世和全新世两个时期。更新世,亦称洪积世、冰川世,从距今260万年到1.17万年前。大多数动植物进化到现代水平,人类的出现,是更新世的标志性事件。全新世,又称冰后期,以气候转暖为标志,从1.17万年至今,人类进入现代人的阶段。
      
  猿人的背影
   远古时,秦岭气候温和,雨量丰沛,森林密布,河流纵横,生态优越。因而,秦岭也成为古人类的理想居所和分布中心。1959年,发现距今120万年的龙岗寺旧石器遗址。1964年,发现距今115万年到110万年的蓝田古人类化石。1970年,发现距今100万年郧县古人类化石。1976年,发现与北京人年代相当的郧西人。1978年,发现距今50万年的南召人。1986年,发现距今200万年的巫山古人类化石。1994年,发现距今100万年,与蓝田猿人同源的洛南猿人。
    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秦岭腹地的汉中市勉县温泉、胡家渡、杨家山、赤土岭、南郑梁山龙岗寺、城固、洋县汉江台地上,连续发现大熊猫、熊、东方剑齿象、中国犀、虎、羚羊等森林动物化石。洋县倪家坝一处旧石器时代大型动物化石群,有大熊猫、熊、东方剑齿象、中国犀、水牛、羚羊等。据科学测定,这些古森林动物生活在距今100万—20万年之间,大致与秦岭北麓蓝田猿人处在同一时期。可见,秦岭森林存在已相当久远。
    通过对秦岭北麓蓝田县公王岭动物群化石研究发现,该地区的物种带有强烈的南方动物种的特点。大约在100万年之前,在秦岭北麓,与蓝田猿人共生的动物至少有30多种,包括今天称之为国宝的大熊猫,以及豹、虎、猎豹、野猪、剑齿虎等猛兽,水鹿、大角鹿、斑鹿,等等。透过这些动物,我们大概能够想象出100万年前优美的生态环境。研究得出的两个重要结论:(1)关中蓝田一带,曾经气候温暖、湿润,林木茂盛;(2)当时,秦岭植被并不繁盛,南北猿人与动物可以自由迁移。
   在更新世,即距今260万年到1.1万年前,气候剧烈变化,北半球高、中纬度地区及低纬度高山地区出现大规模冰川活动。冰川前进和退缩,形成寒冷冰期和温暖间冰期交替,海平面大幅升降,气候带转移,动植物被迫迁徙或灭绝。欧亚大陆北部、大洋洲、美洲马达加斯加的数十种大型动物灭绝。在距今1.1万年时,北美70%的大型哺乳动物突然消失。
   大多数科学家认为,更新世晚期,因冰河时代消退,引起了气候和植被剧烈变化,寒冷、干旱的草地让位于温暖湿润的苔原和森林。大型草食类哺乳动物,因无法适应生态系统剧变走向了末路。大型草食动物消失,大型肉食动物也随之灭绝,包括剑齿虎和洞穴狮子。在秦岭北麓,大熊猫曾经与剑齿虎、剑齿象、蓝田猿人生活在一起,在大面积冰川消退之后,大熊猫、剑齿象动物群衰落,部分动物走上了灭绝之路,而大熊猫成为其中的幸存者。
    在刚刚过去的1万年,动物灭绝的速度比任何时候都要快。主要是人为因素:为了获得食物、衣着和乐趣而进行捕猎;引入捕猎动物,扰乱脆弱的环境。人类对环境造成的最大伤害是毁坏动物栖息地。人类耕种、放牧和伐木,数千种动物失去栖息地。目前,处在大绝灭事件中期,动物以超过正常100倍至1000倍的速度消失,特别是热带雨林也受到严重威胁。今后50年,大部分热带雨林将消失,300万种大小动物随之绝灭。
      
  华夏文明原生地
    在出现人类活动以后,分别被称之为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铜器时代、铁器时代。距今300万年至约1万年前,被称作旧石器时代,其主要标志是人类使用了打制石器。距今10万至1万年间,黄河全流域贯通入海,大秦岭与黄河、长江组成的“一山两河”格局形成。巫山人、龙岗寺人、蓝田人、洛南人、郧县人、南召人……即是旧石器时代生活在“一山两河”地带的古人类。长江是世界第三大河流,黄河是世界第五大河流,大秦岭是东方高山。长江、黄河、大秦岭,皆是世界地理奇迹。三者合在一起,组成“一山两河”,更是一个炫目世界的奇迹组合。大秦岭提携着黄河与长江,黄河、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大秦岭是中华民族的父亲山。
   距今1万年前开始,直至距今5000—2000年,人类进入新石器时代,主要标志是人类使用了磨制石器,出现了原始农业、畜牧业和手工业,并出现了定居生活。“一山两河”核心地带,不仅有丰富的旧石器时代遗址,新石器时代遗址表现更加卓越,包括8000余年前的天水大地湾遗址,宝鸡关桃园遗址;7000多年前的宝鸡北首岭遗址,汉中西乡李家村遗址,南郑龙岗寺遗址;6000—5000年前的渑池仰韶文化,万州巫山大溪遗址,西安半坡、姜寨遗址,以及随州三里岗冷皮垭遗址,安康柳家河遗址,等等。
   在距今5700多年前,新石器时代晚期,大地湾仰韶文化沿秦岭北麓向西发展,到达临洮县马家窑村一带,即是马家窑文化。马家窑文化是秦岭西部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类型,历经3000多年发展进程,在洮河、大夏河及湟水流域,出现马家窑、石岭下、半山、马厂等四个类型。大地湾—仰韶文化越过秦岭向南扩展,即是大巴山南部峡江地带的巫山大溪文化,大巴山东部的京山屈家岭文化。大溪文化、屈家岭文化中,陶土掺和了稻谷壳,说明已出现了稻谷脱壳加工技术。专家认定,屈家岭文化是以大溪文化为基础发展而来。屈家岭文化遗址中的水稻属于粳稻,粳稻是籼稻经人工栽培演变而来。这表明,秦岭稻作历史也相当久远。
   1921年,在秦岭东段,渑池县仰韶村,发现著名的仰韶文化遗址。距今7000—5000年,持续约2000年。仰韶文化以华山为中心,以黄河为主脉,分布于渭、汾、洛三大支流,集中在关中天水、豫西、晋南,北到长城沿线及河套地区,南达鄂西北,东至豫东一带,西到甘、青接壤地带。
   1953年春,在秦岭腹腰,秦岭与渭河形成的半月形地带,发现了半坡遗址。距今6700—6000年,属于仰韶文化早期。遗址发掘出46座房屋、200多个窖穴、6座陶窑遗址、250座墓葬,出土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约1万件,以及粟、菜籽等遗存。在发掘的动物骨骼中,哺乳动物偶蹄类有猪、牛、羊、斑鹿、麝等,食肉类有狗、狐、獾貉、狸等,奇蹄类有马,啮齿类有竹鼠、田鼠,兔形类有兔、短尾兔,还有鱼类及鸟类骨骼。
   1958年,在秦岭北麓、羲皇故里的天水,发现著名的大地湾遗址。其文化遗存,相对时代距今8100—4900年,前后跨越3000多年,包括前仰韶文化和仰韶文化。在大地湾一期,出土了炭化稷标本,与希腊阿尔基萨前陶器地层出土的同类标本时代相近。标志着中国北方旱作农业的起源,表明北方最早种植稷,然后是粟。其中出土200多件彩陶,是中国迄今为止,时间最为久远的彩陶,也是中国最早的绘画艺术。
   1958年,在秦岭北麓、炎帝故里的宝鸡,发现北首岭遗址,距今7100—5600年,持续1000余年。在年代上早于西安半坡遗址,是一处早期仰韶文化遗址。出土有彩陶钵、鹅蛋形三足罐和双联鼎等陶器,以及最早的龙纹图案。
   2001年,在陕甘两省交界,渭河大峡谷腹地,发现关桃园遗址,距今约8000年。在早期地层中,出土有古代生产工具——骨耜。与骨耜一起出土的多有石斧、石碾盘、刮削器、骨铲、骨锥等生产工具。
   龙岗寺遗址的仰韶文化层,属于半坡类型遗存。在其出土的动物骨骼中,鉴定出5类23种。其中,兽类包括野猪、家猪、猪獾、豪猪、狼、豺、野牛、家牛、家羊、水鹿、黑鹿、狍、小麂、林麝等14种;鸟类有家鸡、岩鹤、白枕鹤、大白鹭等4种;鱼类有鲤鱼1种;爬行类有龟、鳖2种;软体动物有蚌、田螺2种。在龙岗寺遗址红烧土中,发现了稻壳印痕,表明在这一时期,虽然狩猎经济仍占相当比重,但已经出现了定居农业。根据遗址发现的动物骨骼推测,其主要来源于附近的森林。由此判断,在距今7000—5000年前,汉中的森林覆盖率为70%—80%。
      
  伏羲一画开天
   大约4000年前,在中国出现了冶金技术,新石器时代走向终结。中国最早的青铜器,发现于秦岭东部的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大体对应史籍所载的夏王朝时代。这是中华民族进入了铜器时代的重要标志。中华民族的传说史,主要发生在铜器时代到来以前的新石器时代,也即10000—4000年前,时间跨度长达6000年。
   在中华民族传说史中,有一位杰出的女首领,名曰华胥氏。华胥氏的足迹,遍布以华山为中心的黄河流域。在大秦岭与渭河形成的半月形地带中央有一支流,曰华胥河;有一地名,曰华胥镇。这里,即是华胥氏的本部,也是中华民族的本部,也是中华民族的伊甸同。
   华胥氏带领的华胥国,开创了中华民族早先的盛世先河。以至于出现了黄帝梦游华胥国,向华胥氏请教治国经验的故事。在历代传说中,华胥氏不仅是伏羲、女娲的母亲,而且也是炎帝、黄帝的直系远祖。因伏羲、女娲,兄妹结合,由此繁衍了生生不息的华夏子孙。如今,中国人自称炎黄子孙。炎黄二帝,为中华民族带来很多技术发明,堪称创造物质文明的领袖。然而,伏羲是中华民族精神创造、思想创造的第一人,堪称中华文明的精神领袖、思想先驱。伏羲一画开天,创制了一部无字天书,这就是中国人心中的《易》。《易》是华夏文化的原始代码、核心密码。后来,周文王顺承伏羲一画开天,创作《周易》或称《易经》四千言。再后来,孔子述而不作,系统整理出《易传》来。《易》是中华文化的总根脉、总源头,被称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易》不是宗教,胜过宗教。中华文化,一以贯之。这个“一”,就是伏羲的一画开天。中国人讲万变不离其宗,这里的“宗”,也即是“一”,即是《易》。中华文化中的诸子百家,皆出自于“易”,皆是以“易”为“源”的“流”。伏羲女娲的足迹遍布大秦岭,伏羲女娲的故事是大秦岭故事的重要部分,因此,大秦岭也被称作“伏羲女娲合璧山”。
   在伏羲、女娲的子孙之中,炎帝、黄帝功勋卓著,被尊称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华胥氏的事迹并不昭著,但因是炎黄二帝的直系远祖,华胥氏堪称是中华民族的元祖母、始祖母。伏羲氏、女娲氏,堪称中华民族的人祖。华胥氏的传说,伏羲氏的传说,女娲氏的传说,深刻影响着中华文化气质和文化进程。后世的人们称自己是华夏族,以至有华人、华语、华文、华侨……。今天,国名亦曰中华。
   大地湾仰韶文化遗址的分布范围,与中华民族传说中华胥氏、伏羲氏、女娲氏、神农氏、轩辕氏的故事发生地,高度契合在一起。据此,可以认为,大地湾仰韶文化遗址,皆是中华民族的先祖留下的文化遗存。
   总体而言,无论是旧石器时代,还是新石器时代,人类的力量尚小,人少而兽多,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距今8500—3100年前,在宝鸡至安阳一线的南侧,属于亚热带生态环境。在渭河、洛河的河谷盆地,湖泊沼泽密布,生活着亚洲象、马来貘、麋鹿、圣水牛、獐和竹鼠等亚热带动物。这种气候环境,由半坡村考古发现得以印证。在半坡村出土的动物遗骨中,有出没于丛林中的斑鹿、生活于沼泽地的獐,和以竹林为生的竹鼠。
   秦岭东部的洛阳,在历史上是豫州的中心。“豫”,解释为从容缓慢地踱步的大象。《说文解字》曰:“豫,象之大者。”《周礼·职方》曰:“河南曰豫州,豫州在九州之中,言常安逸。又云:禀中和之气,性理安舒,故云豫也。”古人以“豫”字作为地域的名称,大概是说,这一地域曾经是大象的栖息地,有着与大象生活习性相匹配的生态环境。
      
  中心的演进
   距今3100年前,黄河中下游地区,包括今天的陕西、山西、河南、河北和山东部分地区,同时活跃着三大部族:夏、商、周。夏的先祖是舜、禹,商的祖先是契,周的始祖是弃,他们是同一时代的人。周人始祖后稷,曾在夏王朝任职,其先祖不窋也曾在夏朝为官。
   尧治水用鲧,水不息。之后,舜举鲧子禹,续鲧之业。用时13年,水患平息。舜让稷、契、皋陶协助禹治水。稷,即后稷,又名弃,是为周族始祖。因善农耕,尧举后稷为农师。契,是为商族始祖,舜任其为司徒,掌教化之法。皋陶,即咎陶、咎繇,传为东夷族首领,为舜掌管刑法。禹率领部族,并结合沿河后稷之族、皋陶东夷之族的力量,形成声势浩大的治水活动,由此也确立了禹的权威,使夏王朝得以建立。
   在尧舜禹时代,临汾、运城、洛阳,先后是中心地带。尧舜时期,中心地带在汾河流域,中心点是临汾市襄汾县的陶寺遗址。尧舜禹时期,刀耕火种,用石斧、石刀将树木、荆棘砍倒,再放火烧荒,用石铲、石锄等翻土,因植被被清除,加剧了水土流失,河道堵塞,洪水泛滥。这就是尧舜时代洪水泛滥的真相!
   当洪水冲垮陶寺城池后,夏的中心地带逐渐由黄河以北的晋南,移往黄河以南秦岭东部的伊洛河盆地。在大秦岭的嵩山之阳,夏禹率部,建夏都阳城;到少康时,在今偃师二里头附近的洛水之阳,建夏都斟寻;直至商汤灭夏,斟寻一直是夏代的中心所在。
   至夏代,黄河流域气候转向干凉,洪水退却,华北平原扩大,河流淤积地有利作物生长,夏王朝得以兴起。秦岭之中的洛阳,四面环山,被伊洛两河滋润。从洛阳东出,连接华北平原,向西连接关中平原,向北连接汾水谷地,向南连接江汉平原,可谓“居中而应四方”。以洛阳为中心的夏代,持续了200余年,创造了灿烂的夏文化。偃师二里头遗址规模宏大,是夏文化繁荣的佐证。
   夏代末年,也就是仰韶温暖期将要结束之时,出现了气候波动。夏王朝的中心地带,因长期耕种,植被被清除过多,遭遇了来自大自然的惩罚,出现王朝衰亡的迹象。生活在黄河下游地带的商族,迎来了与夏争锋的机遇,并最终灭掉了有470年历史的夏王朝。灭夏之后,商汤在夏都斟寻东北6公里的河洛之间,建立了自己的都城西亳(今河南偃师西尸乡沟一带)。
   商末,商王朝的中心,已经辗转至今安阳(殷墟)一带。这时,位于关中腹地的周族,已成崛起之势。周祖后稷,曾为尧之农师。周人以擅长种植而闻名。公元前1150年,古公亶父带领族人定居周原(今陕西岐山县东一带)。古公亶父之子季历,曾是商王文丁所封“牧师”,甲骨文中称“公季”。周文王姬昌即位,是为殷西伯。周文王将周族本部迁至丰都,即今西安沣河西岸,此为长安建都之始,也是长安建城之始。文王之后,次子姬发即位,是为周武王。周武王曾发动过一次“军事演习”,即“八百诸侯会孟津”。公元前1046年,为大旱之年,周武王率戎车300乘,虎贲3000人,甲士45000人,大胜70万商朝军队于牧野(今河南淇县西南)。《国语·周语》载:“昔伊洛竭而夏亡,河竭而商亡。”周朝立,在沣河东岸建镐京,与丰都隔水相望,并称丰镐城,即宗周;在今洛阳建立都城,即成周。由此,中国历史进入了以长安、洛阳为中心的大秦岭时代,这一时代持续时间长达2000年。
出处:

秦岭简史/党双忍著.--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总社有限公司,20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