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秦岭文献>秦岭简史
大岷山:神秘的三角地带
 
    北京时问2008年5月12日(星期一)14时28分04.1秒,发生了举世震惊的汶川大地震。震中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县映秀镇与漩口镇交界处。中国地震局测定,地震面波震级8.0MS、矩震级8.3MW,地震烈度达到11度,遭到严重破坏的地区超过10万平方公里以上。地震波及大半个中国,以及亚洲多个国家和地区。北至辽宁,东至上海,南至中国香港、澳门地区,泰国,越南,西至巴基斯坦均有震感。
    汶川大地震实际也是岷川大地震、岷山大地震。《元和郡县图志》载:“梁置汶川县,因县西汶水为名。”汶江,即岷水、岷江,汶川即岷川。汶乃岷的隶书之变,且岷与汶古音相通。汶川大地震的中心,恰巧是大秦岭的西南边缘,也是大秦岭与青藏高原最脆弱的结合部。
    大地震的基本成因,是印度洋板块向亚欧板块俯冲,青藏高原快速隆升导致地震。高原物质向东缓慢流动,在高原东缘沿龙门山构造带向东挤压,遇到四川盆地之下刚性地块的顽强阻挡,造成构造应力能量的长期积累,最终在龙门山北川—映秀地区突然释放。震源深度为10—20公里,与地表近,持续时间较长,破坏性巨大,影响强烈。
    岷山是青藏高原、横断山脉、四川盆地与北秦岭交汇的复杂地带。《辞海》载:岷山“在四川省北部,绵延川、甘两省边境。高原状山地……长江、黄河分水岭,岷江、嘉陵江源地。”《辞海》亦载:“广义的秦岭西起甘青两省边境,东到河南省中部。包括西倾山、岷山、迭山……崤山、嵩山、伏牛山等。”也就是说,岷山是广义秦岭,也即是大秦岭的一部分。岷山的地貌轮廓,宛若一个不规则三角形。考虑到这一地带的复杂性,可以称之为大秦岭复杂的三角地带。
    岷山西麓,发源了黑水河,从若尔盖草原向西注入黄河。黑水河是大秦岭的西南边界。岷山南麓,发源了长江一级支流岷江,隔岷江、岷山与邛崃山相望。岷山东麓,发源了长江一级支流沱江。在岷山与西倾山交接处,发源了嘉陵江支流,也是嘉陵江西源白龙江。隔白龙江,岷山与迭山、岷峨山对峙。岷山东麓,发源了嘉陵江右岸最大支流涪江。来自岷山的长江诸水,皆呈西北—东南流向,并滋润着成都平原、四川盆地。
    大岷山是一组走向复杂的三角形山脉,其三条边分别是:西北—东南走向的岷山主梁,西南—东北走向的龙门山,近东西走向的擂鼓山。摩天岭呈东西向横卧于大岷山之中,是嘉陵江两大支流白龙江与涪江的分水岭。
    岷山主体在四川省境,主脊全长约500公里,主峰雪宝顶在松潘县与平武县交界地带,海拔5588米。甘肃境内为岷山北支,包括花尔盖山、光盖山、峨山、擂鼓山等。摩天岭位于岷山腹地,是岷山的支脉,也是四川与甘肃的界山。
    在文化意义上,与大巴山对应,也可称大岷山为大蜀山。传说,蜀山氏是上古时的帝王,先秦古籍有蜀山氏名号。顾名思义,蜀山氏是居住于蜀山的族氏,由冉族与羌族合成而来。冉族是居住在岷江上游的土著民族,羌族是从西北迁徙而来的民族,这两大民族以岷山、邛崃山为依托,以岷江为轴心,不断融合发展,并向岷江下游迁徙。目前,多为羌族、藏族自治州。传说,蜀山氏的女子嫁给黄帝为妃,生下儿子蚕丛。蚕丛的儿子鱼凫,即是望帝。望帝开创的古蜀国,世代相传。及至战国,秦灭蜀国。也有人主张,无论是蚕丛、柏濩、鱼凫,还是杜宇、杜灵,可能皆是采取转世方式延续其王和神权,故皆神化而不死。无论如何,岷山皆可称蜀人、蜀国、蜀文化的父亲山。
    岷江与黑水河构成大秦岭西南端沟通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的天然廊道,也是藏彝走廊的组成部分。2000年以来,在岷江上游进行了全面考古调查,发现了84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及遗物采集点,特别是茂县遗址分布最为丰富。2003年,在茂县凤仪镇营盘山遗址考古发掘,出土陶器、玉器、石器、细石器、骨器、蚌器等类遗物近万件,尤其是出土彩陶数量为四川之最。考古学家将其定名为“营盘山文化”,类似于仰韶文化和大汶口文化,距今6000—5500年。
    此前,考古学家曾于1995年在新津县龙马乡宝墩村,发现了距今4500—3700年的宝墩文化。1996年在温江区万春镇鱼凫村,发现了距今约4000年的鱼凫城遗址,这是史前古蜀国古城址之一,也是三星堆文化和金沙遗址的前身。专家推断,营盘山文化是成都平原古蜀文化的源头。宝墩文化是由营盘山文化发展而来。具体路径即是沿岷江而下的藏彝走廊。考古材料显示,营盘山先民过着定居生活,种植小米,饲养猪牛。宝墩文化开始种植水稻,并在成都平原长期保持着稻作、旱作混作的耕种方式。在李冰修建都江堰治水以后,成都平原有了成熟的灌溉农业。
    20世纪80年代,在广汉市域湔江—鸭子河南岸,距今5000—3000年的三星堆文化横空出世。三星堆遗址是西南地区面积最大、时间跨度最长、文化内涵最为丰富的文化遗址,具有完整的东、西、南城墙和月亮湾内城墙,面积达12平方公里。三星堆文化分为四期:一期为宝墩文化(前蜀文化);二、三期为三星堆文化(古蜀文化,前1600年以后);四期为十二桥文化(古蜀文化,主要遗存金沙遗址),约相当商周时期。在中国文物群体中,三星堆属最具历史、科学、文化、艺术价值和最富观赏性的文物群体之一。三星堆文物中,有大陆古蜀秘宝:高3.95米的青铜神树、高2.62米的青铜大立人、宽1.38米的青铜面具,等等;以及以金杖为代表的金器,以满饰图案的边璋为代表的玉石器皆堪称旷世神品,并因此为三星堆文化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以成都十二桥遗址为中心的十二桥文化是继三星堆文化之后,古蜀文明发展史上的又一次高峰。在公元前12世纪—前10世纪,因发生了某种重大变故,导致三星堆都邑荒废,古蜀国政治中心转移到成都。直到公元前316年蜀国被秦国所灭,古蜀国也没有再生产像三星堆和金沙那种因神权而生产的华美的青铜器、玉器等,青铜被用来制造武器,相比祭祀礼器,武器要实用得多。
    历史性转变出现在周代。此时,位于大秦岭之南的蜀,与大秦岭之北的周发生了紧密联系。公元前1046年,鱼凫王杜宇参加了武王伐纣的战争,号曰蜀。公元前1045年,周王册封杜宇为蜀王,准予建都立国。杜宇是古蜀国第一位君王,史称望帝。春秋时期,蜀国洪水泛滥,望帝任鱼凫族人杜灵为相,治理洪水。杜宇年迈时禅位给杜灵,杜灵继位蜀王,史称开明帝。此后,蜀国版图曾一度扩张。公元前451年,秦国进攻古蜀国,夺取战略要地南郑(今汉中)。10年之后,古蜀国重新夺回了南郑。然而,这并未改变秦国吞并蜀国的大趋势,公元前316年,秦一举灭蜀吞苴。《华阳国志·蜀志》载:“……周慎王五年秋,秦大夫张仪、司马错、都尉墨等从石牛道伐蜀,蜀王自于葭萌拒之。败绩,王遁走至武阳,为秦军所害,其傅相及太子退至逢乡,死于白鹿山。开明氏遂亡,凡王蜀十二世。”至此,蜀山蜀地尽入大秦版图,大秦岭南北的文化融合也进入了快车道。
    穿越秦岭的陈仓道、褒斜道、傥骆道、子午道,皆与穿越巴山的金牛道相连通。因此,金牛道是穿越大秦岭南北,连接秦蜀两地的最关键、最重要的廊道。《太平御览》引《蜀王本纪》记载:“……秦惠王时,蜀王不降秦,秦亦无道出于蜀。蜀王从万余人东猎褒谷,卒见秦惠王。惠王以金一笥遗蜀王,蜀王报以礼物,礼物尽化为土。秦王大怒,臣下皆再拜稽首,贺曰:土者地也,秦当得蜀矣。秦王恐亡相见处,乃刻五石牛,置金其后,蜀人见之,以为牛能大便金。蜀王以为然,即发卒千人,领五丁力士拖牛,成道,置三枚于成都,秦道乃得通,石牛之力也。”是故,金牛道上有烈金坝、五丁峡、五丁关、五盘岭、五里峡、石牛铺等地名,也得来石牛道、五丁道之名。不过,真实的历史未必就是《太平御览》引《蜀王本纪》记述的这般。当在秦蜀争夺汉中的时代,蜀人就已经修筑了金牛道。
    金牛道的具体线路是:于汉中南郑向西,进入沮口、青羊、大安等站点,经烈金坝(金牛驿),南折入五丁峡、五丁关,至宁强县转向西南,经牢固关、黄坝驿,进入嘉陵江流域,经广元市朝天区七盘关、转斗铺、中子铺、五里铺、神宣驿、龙门阁、明月峡、五里峡、石柜驿、汉寿驿、朝天镇,顺嘉陵江之绝壁上的飞阁栈道向南,经朝天峡、望云铺、飞仙关,至千佛崖入利州古城,再南渡嘉陵江至要塞昭化,经古战场葭萌关,上牛头山,过剑门关,经古柏夹道、浓荫蔽日的翠云长廊,至梓潼大庙,经绵阳过鹿头关、白马关,旌阳驿、金雁驿、两女驿、天回驿,到达成都金牛坝。大体行进路线与国道G108汉中至成都段的线型近似。金牛道是蜀人与秦人交流之路,抗衡之路,也是亡蜀之路。
    剑门是金牛道上的一大天然隘口,在今剑阁县城南15公里处的大剑山和小剑山之间,最窄处仅50米。史料记载,三国时期,诸葛亮见大小剑山之间有阁道30里,又见大剑山中断处壁高千仞,天开一线。于是,垒石为关,以为屏障,称剑阁或剑阁关。诸葛亮出祁山,姜维北伐,皆出此关。唐以后始称剑门关、剑阁道。剑门关古关城楼为三层翘角式箭楼,阁楼正中悬横匾“天下雄关”,顶楼匾额“雄关天堑”。1935年修川陕公路时拆毁。1992年在关口川陕公路东侧崖底修建关楼,2006年2月在大火中化为灰烬。今关楼为汶川大地震后重建。
    在冷兵器时代,剑门关是不曾被从正面完全攻破的关口。《三国志》记载:司马昭命钟会、邓艾领兵伐蜀。被蜀汉大将姜维堵在剑门关以北,久攻不下。“冬十月,艾自阴平道行无人之地七百余里……又粮运将匮,频于危殆。艾以毡自裹,推转而下,将士皆攀木缘崖,鱼贯而进。先登至江油,蜀守将马邈降。”邓艾军长驱南下,攻克绵竹,直抵成都。蜀后主刘禅投降,灭了蜀汉。阴平道在金牛道之西的岷山深处,起于阴平郡(今甘肃文县鹄衣坝),翻越文县与青川交界的摩天岭,经唐家河、阴平山、马转关、靖军山,到达蜀汉江油关(今绵阳平武县南坝镇)。阴平道因魏灭蜀汉战争扬名天下。
    岷山是一个大水塔。岷山之水,滋润了成都平原,也滋润了四川盆地。源自岷山的江河,是蜀人、蜀国、蜀文化的母亲河。
    白龙江和涪江是来自大岷山的嘉陵江右岸两大支流。白龙江,古名桓水或垫江,源出西倾山东端的郭尔莽梁德合拉卜哉峰东北麓,经甘肃、四川交界的郎木寺附近,一路向东,流经甘南迭部、舟曲、陇南武都、继而折向西南,流经文县尖山折向东南,于广元市昭化旧城注入嘉陵江。白龙江是岷山、摩天岭与迭山、岷峨山的界河,也是陇南市的母亲河。元代以前,白龙江流域主要居住着羌、氐、藏等少数民族。之后,进入的汉民族越来越多,并逐步成为多数民族。涪江,发源于松潘县与平武县接壤的岷山主峰雪宝顶,因流域内绵阳曾称涪县而得名。涪江是绵阳市、遂宁市的母亲河,于重庆市合川区汇入嘉陵江。在接纳涪江之前,嘉陵江左岸接纳了渠江之水,渠江是巴中市、达州市、广安市的母亲河。嘉陵江于重庆市注入长江,嘉陵江干流是广元市、南充市的母亲河。以流域面积而言,嘉陵江是长江第一大支流,也是塑造四川盆地的最重要力量。
    沱江,介于岷江与嘉陵江之间的长江一级支流。沱江发源于龙门山之九顶山(茶坪山)南麓断岩头大黑湾,河源段称绵远河。流经绵阳市后,在成都平原先后接纳了洛水—石亭江、湔江—鸭子河、青白江,于金堂县赵镇始称沱江。穿龙泉山金堂峡,经资阳市、内江市,于泸州市汇入长江。沱江是绵阳市、资阳市、内江市的母亲河。
    岷江,历来有川西母亲河之称。先秦至明代,一直视岷江为长江上源,故岷江又称江、江水、大江水,也称渎水、汶水、汶江。岷江年径流900多亿立方米,接近黄河的两倍。若以年径流量而论,岷江即是长江第一大支流。岷江的正源,也称东源,处于松潘县与九寨沟县的交界处,因山岭如弓之杠得名弓杠岭。弓杠岭垭口,海拔3618米,这里是岷江源头,也是岷江与嘉陵江分水岭。四川省水利厅在弓杠岭隆板沟立岷江源石碑,以宣示其为岷江正源。岷江河源段称漳腊河,在川西名镇川主寺附近与来自浪架岭(古称“羊膊岭”)的西源黄胜关河合流后始称岷江,古称“阔水”“松潘河”。也有人主张,西源黄胜关河是岷江正源。《益州记》曰:“大江泉源,即今所闻始发羊膊岭下,缘岩散漫,小大百数,殆未滥觞矣。”由若尔盖县沿黄胜关河而来的国道G213,经过川主寺,奔松潘县、茂县、汶川,至都江堰,清晰勾勒出岷山的西南轮廓。岷江上游属于高原气候区,河长340公里,天然落差超过3000米。岷江上游江流穿行于高山峡谷之中,特别是汶川映秀镇(中滩铺)至都江堰处于暴雨区,崖坡陡峻、岩层坚硬、植被稀疏、水流湍急。清人刘绍曾写一首诗描写岷江上游的野性气质:“江声如万鼓,日日诧惊雷。急浪迎风立,盘触逐岸回。顿令裘服异,频觉焕寒催。夷汉交加处,安边仗俊才。”在都江堰市以下,岷江进入成都平原腹心,塑造了西南中心城市成都,以及区域性中心城市眉山、乐山、宜宾,于宜宾注入长江。
    龙门山是从成都平原拔地而起的高山,其主体部分在阿坝茂县、成都彭州、德阳什邡、绵竹四县市接壤地带,因九座山峰相连而得名九顶山。九顶山是古蜀人的神山,羯羌文化的发祥地。九顶山的最高峰,也是龙门山主峰——狮子王峰,海拔达4989米。九顶山至成都平原的直线距离不足40公里,而成都平原的海拔600米,两者存在4000米以上的垂直落差。若以岷山主峰雪宝顶而言,与成都平原的垂直落差超过5000米。正是因为这一巨大的垂直落差,带来了岷山的别样山水气质和生态景象。
    汉语中有一个“湔(音jian)”字,从水从前,前亦声。水与前联合,表示水流的头部、水流的前锋,湔字本义是水头。湔水,以湔名水,当是突出该水具有较强冲击力。《汉书·地理志》记载:蜀郡绵虒县(今汶川县):“玉垒山,湔水所出。”玉垒山在龙门山西麓,湔水当是源于龙门山西北麓的岷江支流,今已无确指。然而,与湔水一岭相背,在彭州境内,龙门山的东南麓,海拔4814米的太子城峰,发源了湔江,它是沱江三大源头(正源绵远河、中源石亭江、南源湔江)之一。彭州的得名,与湔江密切相关。“彭”是嘭的本字。古人以巨大的鼓声为彭,以微弱的竽声为兮。湔江的落差大、水流急,在峡谷中撞击山石,自然会发出巨大的声响。《元和郡县图志》载:彭州“以岷山导江,江出山处,两山相对(老君山与景山),古谓之天彭门,因取以名州。”也就是说,彭州之彭来自天彭门之彭。其实,在古文献中,岷山地域不少地望都带天彭二字:天彭阙、天彭门、天彭山、天彭谷、天彭关,等等。这是岷山之水大且急的文化显现。
    陈炳魁在《岷江上源考》中称,岷江古代有湔水之称。如此一来,岷山也就是湔山了。湔山是蚕丛、柏濩、鱼凫等古蜀狩猎、种植、生产的重要地域。岷山岷水、蜀山蜀水,也就是湔山湔水了。公元前316年,秦灭蜀后,于蜀郡置湔氐道,治理岷江上游。蜀汉时,提升湔氐道为湔县,并在今松潘县置湔氐县。此外,今什邡市有一镇,名曰湔氐镇。湔氐二字,一是说山水特点,二是说民族特点。匈奴、鲜卑、羯、氐、羌,合称五胡。氐是五胡之一,主要分布于岷山峡谷地带,为高山低地之人。五胡十六国时,先后建立过仇池、成汉、前秦、后凉等政权。南北朝以后,与汉族融合一体。
    一个“湔”字,可以说明许多问题。先秦时代的成都平原,远非天府之国,而是非涝即旱,有泽国、赤盆之称。对于成都平原来说,岷江如同一条悬江。从岷江出山口至成都50余公里,落差达273米。每当岷江暴发洪水,成都平原即是一片汪洋。一旦遭遇旱灾,又是赤地千里。
    然而,这种情况在随后的重大事件中发生了根本改观。公元前316年,秦国将蜀国纳入版图。公元前276年,委任李冰为蜀郡太守。李冰是治水奇才,从公元前256年开始,大举展开成都平原治水事业。按照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思想,李冰父子修筑了都江堰系列治水工程,堤防、分水、泄洪、排沙、控流相互依存,防洪、灌溉、水运共为一体。“分四六,平潦旱”。由此,成都平原“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
    与都江堰毗邻的成都郊县曰郫县,古称“郫邑”。郫县豆瓣有川菜之魂美誉。“郫”字从卑从阳,卑是从属物。郫有从属性的城邑、副邑、陪都之意。从实际观察,郫是岷山之南的低洼之地。今人多熟悉成都“二江”这个词,此处二江是古代郫江、捡江的合称。原来,都江堰从岷江分出南北二支:北支称郫江,又名北江;南支称捡江,也称南江,又名流江。二江分别流经成都南北,然后合而南流。“二江者,郫江流江也。”《史记·河渠书》记载:“蜀守冰凿离碓,辟沫水之害,穿二江成都之中。此渠皆可行舟,有余则用溉浸,百姓飨其利。”后来,城区扩展,河流改道,郫江成为护城河、城中河。成都是天府之国的腹心,郫江也就得来“府河”之名。
    其实,起初并无都江堰之名,而称湔堋。这是因为,在秦汉之前,都江堰旁的山,称作湔山,当地人又称堰为堋。自然而然,人们称湔山之前的堋为湔堋。三国时期,蜀汉在此置都安县。都是成都之都,安是安澜之安,湔堋也随之得名都安堰。汉代以后,用金堤泛指修筑坚固的堤防工程。唐代,因“破竹为笼,圆径三尺,长十丈,以石实中,累而壅水”,竹笼装石称“楗尾”,都江堰也称“楗尾堰”。《括地志》曰:都江即成都江。宋代,将整个水利工程概括起来称之都江堰,一直沿用至今。都江堰是全世界迄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也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临都江堰的岷江右岸山坡上有一个二王庙,原为纪念蜀王的望帝祠。齐建武时,为祀李冰父子,望帝祠更名崇德祠。宋代,李冰父子相继被皇帝敕封为王,故而后人随称之二王庙。
    与都江堰相比,都江堰市更是一个新名字。秦灭蜀后置蜀郡,在今都江堰设湔氐道。汉代,湔氐道升为湔氐县。蜀汉,改称湔县。西晋,置晏官县。南朝时,是汶山郡所在。唐代,置盘龙县、导江县。前蜀武成元年(908)设灌州,明太祖洪武九年(1376)降灌州为灌县。直至1988年5月,将灌县改为都江堰市。
    岷山是一个珍贵的三角地带,是亚热带山地植物资源最完整的地区之一,世界生物多样性关键地区之一,也是中国自然保护区最为密集的地区之一。
    早在1956年,也就是若尔盖县建县的当年,在岷山与迭山交错地带,铁布区的三个乡:热尔、冻列、崇尔三乡,面积约2万公顷,划为梅花鹿保护区,即铁布自然保护区。虽然区内的森林覆盖率只有53%,但80%为天然植被。除梅花鹿外,保护区还有中华裂腹鱼、蓝马鸡、豹猫、林麝、斑羚等国家重点保护动物。
    1965年,在平武县境内,四川松潘黄龙乡、九寨沟、平武,以及甘肃文县的交界地带,设王朗国家自然保护区,面积约3.22万公顷,这是全国最早的以保护大熊猫等珍稀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为主的四个自然保护区之一。
    1978年,岷山东北麓、龙门山北段、摩天岭南麓,文县、平武、青川三县交界地带,青川县境内,设唐家河国家自然保护区,面积约4万公顷。主要保护对象为大熊猫及其森林生态系统,区内有珙桐、连香树、水青树等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大熊猫、金丝猴、羚牛、云豹、绿尾虹雉等国家重点保护动物。2015年1月,入选首批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绿色名录。
    在设立唐家河自然保护区的同一年,还设立了白水江国家自然保护区。白水江是白龙江的一大支流,源于岷山弓杠岭北麓(与岷江同源背流),自西北向东南流经九寨沟、文县。白水江自然保护区位于文县东北与武都区西南交界地带,面积约22.3万公顷,涵盖了白水江、让水河、小团鱼河等白龙江支流,包括了武都、文县的9个乡镇,森林覆盖率87.3%。保护大熊猫、珙桐等多种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及其赖以生存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2000年11月加入世界人与生物圈。白水江自然保护区是国家林业局直属三个大熊猫保护区中面积最大的一个。
    1993年,可以说是岷山的自然保护区年。这一年,岷山收获了5个自然保护区。这一年,在松潘县东南白羊、大寨、大姓、岷江4乡,设四川白羊自然保护区,面积约7.67万公顷。保护区最高峰(岷山主峰雪宝顶)海拔5588米,最低海拔白羊乡梭子沟口1080米,高差达4508米。保护区是第四纪冰川影响下古生物群落的避难所之一,多种古老生物种得以保存,古北界与东洋界物种在此混杂,动物区系十分复杂,种类十分丰富,分布众多珍稀物种。保护区大熊猫300余只,居各自然保护区之首。这一年,在平武县,与四川白羊自然保护区、四川黄龙自然保护区接壤地带,泗耳、虎牙、土城、大桥4个乡镇,设四川雪宝顶国家自然保护区(前身为泗耳自然保护区),面积约6.3万公顷。保护区内有国家重点保护动物43种,国家重点保护植物26种。这一年,在平武县,与潘松县黄龙自然保护区、平武县王朗自然保护区、雪宝顶自然保护区交界地带的木皮藏族乡、黄羊关藏族乡、水晶镇、阔达乡,设四川小河沟自然保护区;在茂县,与千佛山保护区毗邻的富顺、永和、沟口三乡,设宝顶沟自然保护区,面积约1.9万公顷;在安县,与茂县、北川交界地带,也是涪江南源区,与宝顶沟自然保护区连成一片,设千佛山国家自然保护区。这些自然保护区,皆以大熊猫及其生态系统为主要保护对象,保护着大熊猫、金丝猴、扭角羚、豹、云豹、林麝、马麝;珙桐、光叶珙桐、红豆杉、银杏等国家重点保护动植物。
    1997年,在都江堰市,以龙池镇和虹口乡合名,设龙溪—虹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这里是典型的高山峡谷地貌,海拔由1196米到4582米,面积1.1万公顷。1999年,在绵竹市,与阿坝茂县、成都彭州市、德阳什邡接壤地带,以九顶山之名,设九顶山自然保护区,面积约6.1万公顷。这里是地史奇观,也是300多种动物和3000多种植物聚合成的一个自然博物馆。2002年,在彭州市,与都江堰龙溪—虹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绵竹市九顶山自然保护区相连,于湔江上游设四川白水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海拔从1480米到4818米,高低悬殊、切割剧烈、山高坡陡,山谷呈“V”型和“U”型发育,面积约3万公顷。
    岷山最美九寨沟。九寨沟是白龙江支流白水江源区,因沟内荷叶、盘亚、亚拉、尖盘、黑果、树正、则查洼、热西、郭都九个藏族村寨而得名。景区海拔2000米以上,面积约6万公顷。20世纪中叶,只有山间小道与外界相通,藏民世世代代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他们把雪山视为男神和女神,把湖泊视为女神梳妆打扮的脸盆,把漫山遍野的树木视为女神的长发。九寨沟的最大特色在于成群的湖泊和瀑布,而构成湖泊、瀑布的水源,全是森林流淌的汁液。1975年,农牧渔业部一个工作组对九寨沟进行综合考察,得出了“九寨沟不仅蕴藏了丰富、珍贵的动植物资源,也是世界上少有的优美景区”的结论。同年,中国林科院院长、著名林学家吴中伦教授对九寨沟进行了全面考察。他不无惊异地说:“我到过欧美数国,也从未见过这样奇美的自然景色。”随即上书四川省政府和省林业厅,建议保护好自然景色。几经奔波与考察,1977年,正式确定九寨沟为国家级旅游开发项目。1978年底,新华社记者贺小林写了一篇内参,再次呼吁保护九寨沟。1978年12月15日,国务院批转国家林业局《关于加强大熊猫保护、驯养工作的报告》,开始了建立九寨沟自然保护区的历史进程。1979年,在九寨沟内的两个林场迁出。1980年,九寨沟自然保护区管理处成立。1982年,国务院批准在九寨沟建立国家风景名胜区。1984年,九寨沟风景区正式对外开放。199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九寨沟列入世界自然遗产。1998年6月,南坪县更名九寨沟县。
    九寨沟自然保护区地势南高北低、山谷深切、高低悬殊。北缘沟口海拔2000米,中部峰岭4000米以上,南缘4500米以上,主沟30余公里。峰顶终年积雪。九寨沟地质背景复杂,多种营力交错复合,造就了多样化地貌,发育大规模喀斯特作用的钙华沉积,以植物喀斯特钙华沉积为主导,形成艳丽典雅的群湖、奔泻湍急的溪流、飞珠溅玉的瀑群、古穆幽深的林莽、连绵起伏的雪峰。九寨沟自然保护区内108个高山湖泊成群分布,大小不同,小的半亩,大的千亩。如此高山湖泊,举世无双。九寨沟许多天池,其中最大的长7公里,天池四周覆盖着郁郁葱葱的原始森林。大型瀑布17处,以诺日朗瀑布最大。
    与九寨沟齐名的是黄龙。九寨沟被誉为童话世界,黄龙被称为人间瑶池。1983年在松潘县与九寨沟毗邻区域,设立黄龙自然保护区,面积约5.5万公顷,区内海拔由1700米到5588米,4000米以上多为冰蚀地貌,崖峰峻峭,一般峰谷相对高差千米以上,雄伟壮观、气势磅礴。黄龙景区以彩池、雪山、峡谷、森林四绝著称。主景区黄龙沟在岷山主峰雪宝顶下,也是涪江之源区。沟中彩池,随着周围景色变化和阳光照射角度而五彩缤纷。199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黄龙与九寨沟一并列为世界自然遗产。
    据传说,龙门山是中华民族的治水英雄大禹诞生的地方。因大禹“凿龙门,铸九鼎,治水患”得名“龙门山”,其主峰曰九顶山,也写作九鼎山,九顶山最高峰狮子王峰,海拔4989米。20世纪20年代,在龙门山脉,中国地质学家首次发现了被称作“飞来峰”的奇特山峰,且不是1座而是11座。这些山峰的奇特之处在于,它不是土生土长的,而是从天外飞来的。这飞来的山峰,年龄在2亿岁以上,而被它压住的地层只有1亿年左右。2000年6月2日,地质学家在什邡八角镇大垭口山区发现了冰川漂砾,从而解开了飞来峰之谜。
    在地质发展史中,龙门山已有37亿年历史。其间经历了多次翻天覆地的构造运动,从而奠定了当今的地质特征,雕塑了现在的地貌形态。龙门山构造是驰名中外的龙门山推覆构造带的缩影,众多飞来峰与欧洲阿尔卑斯山飞来峰齐名,被称为地质科学迷宫。于是,这约19万公顷范围,成为龙门山国家地质公园。
    我们尚不知道,究竟是在什么时候,人们将曾经称作玉垒山、茶坪山、湔山的山开始称作龙门山。但是,我们联想到华山,联想到嵩山,联想到中华脊梁,似乎大秦岭的每一个角落,都在向我们讲述着中华民族发展与奋进的历史和一个又一个古老而新鲜的故事。
出处:

秦岭简史/党双忍著.--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总社有限公司,20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