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秦岭文献>秦岭简史
秦岭门:神秘的天水走廊
 
    在甘肃天水境内,大秦岭主脊上坐落着两座千古流芳的祖山。东边的一座叫齐寿山,西边的一座叫朱圉山。在两座祖山之间,形成了一个巨大的豁口,即是天水豁口,以此为基础,形成了神秘的天水走廊。
    齐寿山,位于天水东南30余公里处。天水文化圈中,常以齐寿山不大不小,压着三江河垴来说事,却没有人为齐寿山画出一个具体的山域范围。齐寿山之水,流向了四面八方。齐寿山西南方向,水流向长江之嘉陵江,包括向西向南流,再折向东流并注入嘉陵江的西汉水、向南直接注入嘉陵江的白水江。齐寿山东北方向,水流黄河之渭河,其一是向西北注入由西而东的藉河的南沟河、向东北直接注入渭河的轩辕溪。齐寿山不高不低,海拔1951米,这只比陇西黄土高原的平均海拔略微高一点。远望齐寿山,感觉像是一座大土丘。乍一看,又似乎像是天然大冢,一座巨大的坟茔,故得名嶓冢山。齐寿山取长寿、同寿之意,也得寿丘之名。有人认定,这寿丘就是黄帝轩辕氏的诞生地。齐寿山,又名兑山。兑卦是易经六十四卦中的第五十八卦,也是易经中唯一谈论喜悦的一卦。据传说,齐寿山取名兑山,是因为它是伏羲创制八卦时兑卦的定卦之山。与齐寿山有关的文化故事很多,帝王将相的故事,文人墨客的故事,不胜枚举。如此一来,不大不小、不高不低的齐寿山承载了跨越8000年的中华文化故事,颇有不同凡响的文化根脉意味。在地理意义上,齐寿山是大秦岭的一个重要节点。齐寿山向东,大秦岭的海拔高度缓慢抬升,并且随着黄土高原海拔降低,显得山势越来越强,相对高差越来越大,经过大散岭、玉皇山,至大秦岭的主峰太白山,海拔高度提升近2000米,相对高差增加3000米。
    朱圉山在天水西南60余公里处。《尚书·禹贡》将朱圉山与西倾、鸟鼠、太华连比而书。《禹贡锥指》记述,朱圉山“在今伏羌县南三十里,山色带赤”。与华山不是一座山峰一样,朱圉山也不是一座山峰,而是一群山峰的总称。朱圉山的主体是景墩梁,因可以一脚踏三县,也称三县梁,这里是天水甘谷县、武山县和陇南礼县三县交界地带。核心地带分属于三个乡镇,即礼县的固城、甘谷的古坡、武山的温泉。朱圉山南麓是长江水系,发源了红河、永坪河等西汉水支流;朱圉山北麓是黄河水系,发源了藉河(向北折向东在麦积区注入渭河)、毛河(向西向北在甘谷磐安镇注入渭河)等渭河支流。“圉”为马场之意。朱圉山高处的景墩梁,也称为九墩梁(言其墩,即峁状无峰山丘),甘谷县至今尚保留有九墩牧场建制。每当盛夏来临,在三县梁草原游玩的人,一定会得到当地牧马人的热情服务。《甘谷县志》载:“县南景墩梁,曾为非子牧马之地。”21世纪以来的考古发现越来越清晰地表明,秦先祖早期活动场所集中于朱圉山一带,后来逐步扩充势力,扩展地盘。也就是说,朱圉山是秦人崛起的摇篮,也可以称得上是秦人崛起的祖山。朱圉山也是大秦岭的一个重要地理节点。朱圉山以西,大秦岭海拔高度迅速抬升,朱圉山主峰石鼓山海拔2625米,主梁向西至天爷梁3120米,再折向南折向西,至迭山主峰(措美峰)4920米。朱圉山以西的大秦岭与齐寿山以东的大秦岭,在地理地貌上有很大不同,最显著差异是后者以森林生态系统为主,前者以草原生态系统为主。正是因为这一不同点,使这里成为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交汇地带,成为“商奄遗民”谪迁的目的地。
    齐寿山和朱圉山皆耸立于大秦岭的主梁上,他们各自发源着一条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河流。居东的齐寿山,西南向发源西汉水,自东向西流淌,并接纳了朱圉山南麓的来水;居西的朱圉山,东北向发源藉河,自西向东流淌,并接纳了齐寿山北麓的来水。一东一西,一南一北,溯源而上,成为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大循环。非常有趣的是,秦岭南北各有一个天水。在秦岭南坡,西汉水上游有一天水镇,当地人称其为小天水,这里原本是西周时西犬丘的势力范围。后来,实行了郡县制,小天水是天水郡的治所。因此,小天水也称得上是老天水。如果没有西汉水,也就没有小天水。再后来,天水治所由秦岭南坡的小天水迁至秦岭北坡的藉河岸边,这便是如今的大天水,也是新天水。因此,人们说没有藉河就没有如今的天水城。如此,西汉水是天水,藉河是天水,秦岭南北皆是天水。它们来自齐寿山,来自朱圉山,来自大秦岭。就此而言,秦岭南北的天水人以感恩的心态,向世界虔诚推崇这两座祖山,既顺理成章,又理所当然。
    在朱圉山与齐寿山之间,是一段约60公里的秦岭主梁。这是一段最平庸的秦岭主梁,也是一段最不寻常的秦岭主梁。这一段秦岭主梁平均海拔1800米上下,与邻近起伏的陇西高原的相对高差区区二三百米,完全缺少大秦岭的挺拔之势。由于海拔较低,夹在朱圉山与齐寿山之间的分水岭是一段洼陷的岭脉,也像是一座大山的豁口,这是一个地理人文具皆复杂的豁口,不妨将其称之天水豁口。借由天水豁口,陇西黄土高原向大秦岭渗透。从卫星影像上看,不仅黄土覆盖了天水豁口,而且翻越天水豁口,越过秦岭主梁,向秦岭腹地挺进百余公里。因此,大秦岭的天水豁口,也是大秦岭的黄土豁口。东方朔言:“南山,天下之大也。”想必,这不大适宜于天水豁口的情形。然而,从文明演进的角度出发,自然天成的天水豁口,在岁月时空中穿梭,终究转化为文明发展史上神秘的天水走廊。秦人的祖先走出天水豁口,驰骋天下,纵横捭阖,终成霸业。由此,中国重要的文化符号“秦”与天水走廊产生了复杂的、密不可分的联系。
    秦人的先祖是不幸的。当周朝替代了商朝,鲁国也替代了奄国,秦人的祖先沦落为商奄遗民,继而“居犬丘,守西垂”,成为周室御奴马夫。细细琢磨,朱圉山之圉,古通“圄”字,本指守卫、防御,后转指囚禁。这不免令人顿生郁闷。“犬丘”一词,也带几分轻蔑之意。丘在甲骨文中与“山”字相似,只不过与山相比,由三个峰头降为两个峰头,缺少了中间的一个高峰。“丘”字本义,即是缺少高峰的小山。这一象征性描述,正切合天水豁口一带的地理面貌特征。“犬”字本义,是指帮助主人看家护院、狩猎游猎的狗。对于周室而言,对商奄遗民——秦人的祖先,似乎就是这样的角色定位。在甲骨文中,“垂”字是树木枝条下垂状。《说文》曰:“垂,远边也。”西犬丘处在周朝版图的西部边陲,即是“西垂”。古人认为,崦嵫山是太阳落山的地方,也注定是非常遥远的地方。屈原《离骚》:“吾令羲和弭节兮,望崦嵫而勿迫。”其中羲和是神话故事中太阳神的车夫;“弭”为止息之意,“弭节”即将节奏放缓,踩刹车放慢车速,也就是让太阳等一等别落下去。单纯从字的建构看,“崦”字中的奄即是商奄遗民的奄,而“嵫”字中的兹,本义是草木茂盛的意思,这非常切合朱圉山草地肥沃,草原茂盛的情形。也就是说,古人眼中的崦嵫山,与朱圉山有较高吻合度。由此推测,两者指向了同一座山。朱圉山再往西,就不是周人的地盘,而是西戎的地盘。朱圉山、崦嵫山、西犬丘、西垂、西戎,多带寒栗之气。这些文字措辞,也许正反映了当时的实情。可以想见,3000年前,刚刚来到太阳落下山的地方,居犬丘、守西垂的商奄遗民,必然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毫无疑问,秦人的先祖也是幸运的。西汉水上游河谷盆地,地势平坦,曾经森林密布,水草丰美,后世称之为天水。这为人类活动提供了适合的生态环境。在这一地带,已经发现仰韶文化遗址61处、龙山文化遗址51处、周代文化遗址47处。在文化谱系和文化系列上,西汉水上游与渭河上游完全相同,与大地湾文化是姊妹关系。而且,在仰韶文化晚期,西汉水上游的繁荣程度超过渭河上游。这足以说明,这里是一个适宜于人类生存发展的好地方。在迁居西犬丘后的100多年,正是西周国力强大的时期,西戎对强大的周室有所忌惮,自然对周室之犬——秦人的祖先也不敢造次。正是这西周初期的100多年间,秦人在西犬丘恢复元气,休养生息,逐步成为一支重要力量。马是先秦时代的重要战略力量,特别是马在战争中的作用已经不可替代。那时,还没有发明出马镫和高桥马鞍,还没有出现骑兵部队,但马拉战车、马驮军需、马上哨兵、弓马骑射的作用举足轻重。是否能饲养和培育出好的马匹,就成为国家的核心竞争力。在朱圉山以西的辽阔草原上,甚至整个陇西高原上,生长着以放牧为生的游牧部族西戎、氐羌,即羌人。经过100多年,秦人从羌人那里学习到精湛的养马技艺。这成为后来秦人站稳脚跟并发展壮大的核心能力。大约公元前900年,因非子养马有功,周孝王封其“邑之秦,使复续嬴氏祀,号曰秦嬴”。秦邑晋级周朝的附庸,真是“商奄遗民”莫大的荣幸。由此,也成为秦人走上立国道路的标志性事件。时间很快走到西周后期,因周王室昏庸,国力急速下降。虎视眈眈的西戎趁机浑水摸鱼,将在嘴边的西犬丘顺势吞下。
    经过宣王中兴,西周国力短暂恢复。周宣王五年(前823),令秦仲为大夫,征战西戎,秦仲不幸战死,秦仲长子(后世追认秦庄公)继大夫位。周宣王七年(前821),命秦庄公兄弟五人领兵7000,成功击败西戎。周宣王将犬丘之地封于庄公,并封其为西垂大夫。之后,北方犬戎进攻镐京,秦襄公出兵救周,并因护送周平王东迁有功,周平王封其为诸侯及赐与岐西土地。这是秦成为诸侯之国的标志性事件。平王东迁后,周室衰微,戎人猖獗,秦襄公浴血奋战,战死沙场,葬于西垂陵园。秦文公元年(前765),秦文公居西垂宫。在位期间击败西戎,收编周朝遗民,扩地至岐,并开启秦国迁都宝鸡的浩荡进程。及至秦穆公时期,秦国终于取得了对西戎作战的绝对优势,为战略东进建立了稳固的大后方。诗经中的秦诗,大体产生于秦穆公之前一二百年间。这一时期,秦人向西与戎人作战,向东将函谷关以西之国一一击败,逐步称霸西戎。正是因为这一时代背景,秦风中有《诗经》中少见的尚武精神和悲壮慷慨的情调,相信这也是后来秦国所传承的文化基因。
    西犬丘的300年间,是周天子三封秦人的300年,是秦国三任君主与西戎作战并先后战死的300年,也是秦人实现由御奴马夫到诸侯之国的腾跃的300年。这300年,秦人苦心经营,频繁穿越天水豁口,一而再再而三进出西犬丘,走南闯北,辗转腾挪,打开了进入中国政治舞台中心的方便之门。从这个意义上说,大秦岭天水豁口一带布满了秦人先祖的足迹。东汉史学家班固用秦命名了一座山脉,而天水走廊的山脉,就是最正宗的秦岭,也是最应该叫“秦岭”的秦岭。于是,隋唐时期,在天水曾设有秦岭县,如今有秦州区、秦安县、秦亭镇、秦岭乡等诸多以秦字打头的地名,以及以秦冠名的人文典故。秦始皇实现大一统之后,在绝大部分历史长河中,天水所在的陇西高原隶属于陕西行政辖区,加之秦国完成统一大业时已经迁居关中500年,所以陕西的简称是一个“秦”字。西犬丘是秦人崛起的原发地,流经西犬丘、西垂宫的西汉水,堪称是秦河、秦江。嘉陵江,赫赫有名,然而,就其得名而言,一直扑朔迷离,难以自圆其说。自从考古发现了大秦第一陵园西垂陵园之后,似乎变得清晰起来。有人深入研究史料后指出,在《方舆胜览》里有记载:“西汉水,一名嘉陵江。”也就是说,西汉水原本就有嘉陵江的名称,只是现代的人才将其界定为嘉陵江的一级支流。“嘉”是赞美、称颂、感恩的意思。“陵”字的本义是拾阶而上登高山,后来引申为帝王坟墓。西垂陵园完全配得上“嘉陵”一词。有关资料记载,秦曾在西犬丘设置过天嘉县,礼县也有天嘉之别称。顺理成章,西汉水也就是嘉陵江。
    西汉水也好,嘉陵江也罢;天水豁口也好,天水走廊也罢。说到底就是在大小天水一带,为大秦岭开了方便之门。古往今来,不知多少人奔方便之门而来。自新石器时代起,就开始形成以天水豁口为咽喉的祁山古道。至春秋战国,祁山古道已经是川蜀经北方与印度、西亚、北非和欧洲等地交往的国际贸易通道。秦汉时期,祁山古道上的贸易与文化交流更加繁荣。其实,祁山是一个点,而祁山古道是一条线。作为点的祁山,专指礼县祁山乡西汉水北岸的祁山。郦道元《水经注》卷二十《漾水注》载:“祁山,在嶓冢之西七十许里,山上有城,极为严固,昔诸葛亮攻祁山,即斯城也。……城南三里有亮故垒,垒之左右,犹丰茂宿草,盖亮所植也,在上邽西南二百四十里。”由于《三国演义》具有强大的文化影响力,祁山由点及线,用以概括一条知名的道路,即祁山古道。祁山古道不止一条,仅翻越秦岭就有三条:其一,大天水—皂角镇—小天水—盐官镇—祁山镇,这是祁山古道的东北支,也是唐代以后最具影响力的一支。杜甫《发秦州》即是自秦州赴同谷县(今甘肃成县)走这条祁山古道的纪行。如今,也是国道、省道、高速公路车辆密集行驶的道路。其二,耤口镇(木门道)—秦岭乡—红河乡—盐官镇—祁山镇,这是祁山古道北支,也是最古老的一支。此线路上仰韶文化晚期遗存、周秦时代遗存颇多,如六八图遗址、西山坪遗址,可以看到不同文化层叠加现象。其三,武山洛门—四门—杨河(阳河、阳溪)—礼县固城—永坪—西和长道。这是祁山古道的西北支,也是早期秦人以西汉水上游与渭河上游为据点的战略通道。
    诸葛亮出祁山,其战略设想是“得蜀望陇”。蜀汉先有四川,再有汉中。在汉中站稳脚跟后,企图经祁山古道北上占据陇西,再图关中。令人遗憾的是,诸葛亮“得蜀望陇”战略意图并未实现。其实,在诸葛亮之前,司马懿就曾设想演出一幕得陇望蜀的大戏。司马懿跟随魏武帝曹操讨伐张鲁,对曹操进言道:“刘备以欺诈和武力俘虏了刘璋,蜀人尚未归附就出兵远方去争夺江陵,这个机会不能错过。现在我们如果出兵到汉中显威,益州就会惊慌,趁机进兵、兵临城下,势必土崩瓦解。由此之势很容易建立功业。圣人不能违逆天时,也不能丧失时机。”曹操听后说道:“人就是苦于没有满足,已经得到了陇西,还想得到蜀。”其终究没有听取司马懿的意见。无论是得陇望蜀,还是“得蜀望陇”,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似乎都是在诉说祁山古道之于陇蜀两地的重要价值。
    因天水走廊的海拔不高,山势和缓,加之黄土深厚,秦人的先祖初来之时,这里广披草木、山清水秀,恍如天上来水(故名天水),环境异常优美。西周以至秦汉,这一带半农半牧,生产力水平不高,生态环境受影响不大。隋唐之后,人口急剧膨胀,农业化步伐加快,森林、草原不断被开垦为耕地。20世纪推行公社化,进一步加剧了过垦过牧问题。如今,天水走廊原有的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早已不复存在。秦人先祖在西犬丘的300年,面对的敌人是强悍的西戎。如今,我们面对的强敌不再是人,而是不断恶化的生态环境。“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们应该拿出比先祖更多的智慧和勇气,用300年的时间,持之以恒地修复与重建天水走廊的生态系统,再造一个健全的人工森林生态系统,再造一个山川秀美的陇上江南!
出处:

秦岭简史/党双忍著.--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总社有限公司,20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