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秘密道路
作者: 党双忍
2017年,对于大秦岭来说,是不平凡的一年。2017年的下半年,有两条穿越大秦岭的铁路建成通车。一条是兰州至重庆的兰渝铁路,沿东南—西北方向穿越大秦岭。2017年9月27日,兰渝铁路全线通车。重庆与兰州的运输距离由之前的1466公里缩短至886公里。全线桥隧比例高达72%,其中兰州铁路局管理段桥隧比达83%,而其中岷县至广元段桥隧比高达90.3%。也就是说,在大秦岭中,兰渝铁路的90%以上,要么高高架起在桥上,要么深深隐藏在隧道之中。
2017年穿越大秦岭的另一条铁路,即是沿东北—西南方向穿越的西安至成都高速铁路,简称西成客专或西成高铁。1958年建成宝鸡—成都铁路,人类第一次有铁路穿越大秦岭,人们形象称之为“钢铁蜀道”。2017年12月6日,首条高速铁路——“高铁蜀道”建成通车。西成高铁开通后,西安到成都通行时间由16小时缩短至3小时。“高铁蜀道”以“隧道群”形式穿越秦岭,10公里以上特长隧道7座,其中天华山隧道16公里,秦岭东梁14.8公里,何家梁、金家岩均超过12公里。西成高铁陕西段桥梁127公里,隧道189公里,桥隧比高达92.1%,其中汉中境内桥梁78.9公里,隧道119.3公里,桥隧比达95%。穿越秦岭段135公里,隧道127公里,占比高达94%。也就是说,穿越秦岭的135公里高铁,94%以上在不见天日的隧道中。
大秦岭中的西成高铁,宛若一条隐藏在中国深处的秘密道路。然而,现在是过去的延展,当代交通是古代交通的升级,真正称得上秘密道路的,不是穿越大秦岭的当代高速铁路、高速公路,也不是现代公路和现代铁路,而是穿越大秦岭的古道系统。斗转星移,沧海桑田,曾经繁忙的大秦岭古道系统,如今已经成为可以面向世界申遗的文化遗产、文物古迹,成为尘封在中华民族的记忆深处的秘密道路,成为隐匿在绿水青山深处之中的秘密道路。
中国进入新时代,“要致富,先修路”的标语,可谓众人皆知、家喻户晓。其实在古代,人们很早就明白了修路致富的道理。早在500多年以前,欧洲人开辟了新航路,发现了地球的另一半。因为开辟新航路,人类进入大航海时代,也迈入了全球化时代。因为新航路,欧美国家迅猛崛起,并成为世界的主宰者。早在2000多年前,汉武帝凿空西域,构建出帕米尔高原东西贸易互联互通的丝绸之路。因为丝绸之路,人类进入世界岛时代。因为丝绸之路,从古长安到古罗马,从东方的大秦岭到西方的阿尔卑斯山,实现了世界昆仑山、世界岛联动,推动了东西方文明的互学互鉴。早在3000多年前,商周之际,华夏族人用秦岭古道将父亲山大秦岭的东西南北连接在一起。因为秦岭古道,中华文明进入“一山两河”时代。因为秦岭古道,两大中华母亲河黄河、长江连接成一个整体;也因为秦岭古道,“秦”“华”“汉”,成为中华文明的标志性符号。
大秦岭以无比宽广的触角,紧密连接着六大生态圈:甘青生态圈、关中生态圈、中原生态圈、荆楚生态圈、巴蜀生态圈、羌藏生态圈。也就是说,六大生态圈与大秦岭生态系统重叠共生。
实现六大生态圈借力发展,就必须互联互通,以形成一个完整的大秦岭生态圈。为此,古代的中国人,穿越高山峻岭,冲破重重险阻,在大秦岭中修筑了密集的道路系统——大秦岭古道系统。总体而言,大秦岭古道系统呈现出“三纵三横”的大格局。所谓“三纵”,是指南北走向穿越大秦岭的三大古道群;所谓“三横”,是指东西走向,与大秦岭主梁呈平行走向的三大古道群。
首先,要说一下大秦岭古道系统的“三横”。“三横”分别是指:(1)中华廊道:沿渭河—黄河走向洛河,从古长安前往古洛阳,连接起两个千年帝都,将关中生态圈与中原生态圈紧密连接为一体。(2)峡江古道:沿长江三峡,连接巴蜀生态圈与荆楚生态圈。(3)汉水道:沿汉水流向,从汉中到襄阳,融合关中生态圈、巴蜀生态圈、荆楚生态圈。特别是中华廊道和峡江古道,处在古代中国地理板块的腹腰,因黄河三门峡和长江三峡,成为连接中国东西交通的战略咽喉。因此,也彰显函谷关、潼关的重要性。也因此,日寇侵略中华时,未能进入关中、蜀中,为中华民族抗击日本法西斯提供了战略缓冲。
中华廊道——帝都的东方大道。华山山脉周边有三条重要河流,即塑造关中的渭河,塑造河洛地区的黄河、洛河。此三河与华山一起,构建出“一山三河”地带,这里是中华文明的腹心地带。华山西面的长安、东面的洛阳,皆是闻名世界的千年帝都。周、秦、汉、隋、唐,这几朝帝国的都城在长安与洛阳之间更替。人们常用西都、西京,指代古长安;用东都、东京指代古洛阳。在古长安与古洛阳之间,黄河与华山(小秦岭)夹峙,造成一狭长地带,是连接两大帝都的走廊,也是西进东出的走廊——中华廊道。中华廊道是中国最古老的道路,见证了中华民族兴衰的重大历史事件。中华廊道沿线,分布着大量新石器时期的文化遗址。远古时期,轩辕黄帝率族人由关中西部向嵩山一带游徙,以及夏启率军征伐有扈氏,秦人迁往西垂,皆经行此道。周时称“周道”,也称“桃林路”。秦时为“驰道”,也称东方大道,也称函谷路。具体路线,自咸阳渡渭水折东行,经长安聚、轵道(今西安东北)、芷阳(今临潼西)、骊邑(今临潼北)、鸿门、戏亭等地,沿渭水南行,经郑县(今华州)、平舒(今华阴西北)、宁秦(今华阴东),出函谷关,至雒邑(今洛阳)。西汉初年,刘邦在东方大道上筑新丰城,凡自长安东出者必经新丰,故又称“新丰道”。自汉长安城东出宣平门,过灞水、新丰城,东渡阴盘水、戏水至阴盘驿,过零水,经临渭、华州、华阴,出函谷关,至雒阳(今洛阳)。东汉时,在原桃林塞置潼关,此后改称“潼关道”。唐德宗时,钦定为“大路驿”,即主干驿路。自唐以后,帝都离开长安、洛阳。至宋代,中华廊道被称为汴州—潼关—长安道,纳入以中原京都为中心的驿路系统。元代,由京都通向各省驿路“路名即以所趋向之省为名”,潼关道改名“陕西路”。清代时,潼关道是京师官马西路的组成部分,为皋兰官路和四川官路所共用。左宗棠任陕甘总督时整修,拓宽路基达3—10丈,在两侧植杨柳1—2行,绿如帷幄,人称“左公柳”。
峡江古道——连接荆楚与巴蜀。在巴蜀生态圈与荆楚生态圈之间,相隔着崇山峻岭、滩险流急、交通艰险的长江三峡。巴蜀东出,必经三峡。战国以来,巴蜀住民在三峡悬崖峭壁上凿孔架木、设栏盖棚,硬生生地修筑出空中道路。当年秦人击楚,即是先灭巴蜀,然后沿峡江古道而下。刘备入川,以及后来与东吴的抗争,也发生在峡江古道上。毫无疑问,峡江古道是古代交通史上的一大奇观。峡江古道大多开凿于高出江面数十米的临江峭壁上,这是一个令人惊心动魄的高度。在三峡大坝蓄水以前,行驶在三峡峡谷之中,依然随处可见绝壁上的栈道。风箱峡“风箱”一侧,在绝壁之上,镌刻“天梯津隶”“开辟奇功”八个大字,即是在赞美峡江栈道奇迹。如今,峡江古道已成为最深刻的人文记忆之一。在与长江三峡相通的大宁河小三峡里,在三峡大坝未蓄水之前,逆河而上,还可以看见峡谷西岸绝壁上依然残存大量栈道孔,排列整齐,6寸见方、孔深2尺、孔距5尺。枯水季节,高于河面15米。铺上路面,即是一条绝壁道路。人行其上,如在空中。除主河道外,各条支流也有类似道孔,东接湖北竹溪,北连陕西镇坪,西通重庆市城口县境,形成了达数千公里古栈道网。如此古栈道,缺乏史料记载,新近研究倾向于其是历史上巫咸国的古盐道。古盐道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4000年以前。
汉水古道——汉江两岸的背影。在古代,汉江两岸运输全靠马帮一点点走出来,沿汉江顺水而下,畅行千里,通江达海。载着生漆、贮麻、木耳、棓子、桐油、茶叶“下水”去汉口,“上水”时携带洋油、洋布、洋烟等南货。大小船只往返穿梭,年深日久,形成紫阳、恒口、蜀河、白河繁华码头。因航运衰落,古镇遗迹残存,老铺商号和船帮会馆成为历史深处的记忆。
下面,再说一下大秦岭古道系统的“三纵”。“三纵”分别是指:(1)从秦地通往荆楚,将关中生态圈与荆楚生态圈连接为一体的秦楚古道群。(2)从秦地通往巴蜀,将关中生态圈与巴蜀生态圈连接为一体的秦蜀古道群。(3)从巴蜀通往甘青,将巴蜀生态圈、羌藏生态圈和甘青生态圈连接为一体的蜀陇古道群。“三纵”是连接黄河与长江两大流域,也是连接中国北方与中国南方的大通道,也是穿越大秦岭古道系统的主体部分。相较于“三横”而言,“三纵”的研究比较广泛。
关中生态圈至荆楚生态圈的古道群。主要有三条道路:武关道、义谷道、上津道。武关道是帝都的东南走廊,也是秦楚古道群的主干。武关道大约形成于商末周初,大致沿灞水河谷与丹水河谷东南而行。荆楚部族首领鬻熊(Yu Xiong)受封楚子,在率族人自关中移居荆楚途中,开拓成道。史书记载“周公奔楚(今河南淅川)”,亦行此道。秦汉之时,武关道也称蓝关道,因核心路段起于“商(商邑)”止于“於(柒於)”,也称之商於古道。武关是秦楚咽喉之锁钥,“秦之四塞”之一,自是兵家必争之地。“商山名利路,夜亦有人行”,隋唐以后,武关道称为商山道,出现了商贸异常繁荣的景象。武关道显现秦楚“争霸之路”本色,商山道显现“争名夺利”本色。商山古道,也是一条唐代诗歌之路。有学者统计,仅唐代往来于商山的诗人就达200余人,留下近千首诗歌。唐德宗时规定:“从上都至汴州为大路驿。从上都至荆南为次路驿。”可见,武关道的地位仅次于大路驿。唐以后,武关道不再是国道,却依然是连接西北与东南的捷径。历代武关道的路径变化较大。秦汉时,文献仅提及灞上、蓝田、峣关、武关、析、郦、丹水等地。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所标汉武关道由商南县西折向东南,越四道岭,过湘河,经荆紫关、淅川老城东行抵南阳。唐时,商山道路径比较明确:由长安东行,过灞桥后折向东南,经蓝田县坡底村,上七盘岭,绕芦山南侧,过蓝桥到蓝桥镇,溯蓝桥河而上,经牧护关(唐蓝田关)翻越秦岭梁,顺丹水七盘河下黑龙口,折东行,经商州、丹凤县出武关,经商南县富水镇出陕境,经西峡、内乡县至南阳。宋元明清,基本沿用唐武关道干线。清代西安至商州的官马支路,即是原武关道。
义谷道是秦楚古道群中最西的一条。资料显示,北周保定二年,配合陈国进攻北齐,宇文邕倡议修筑义谷道。因今长安大峪在古时称义谷,得名义谷道。自大峪进入义谷,跨越秦岭主梁后,经柞水太峪河入乾祐河南下,再经镇安、旬阳至金州(今安康)。北周天和三年(568)建成,全长290公里,其中柞水境内60公里有26处栈道,长约28公里。大峪(今义谷)西邻是小峪,曾称“锡谷”,东邻库峪,沿库峪道、锡谷道翻越主梁后,两道皆并入义谷道。因军事用途,唐代曾多次维修义谷道。
上津道是大秦岭腹地路途最短,也最年轻的一条秦楚古道。如今,在十堰市郧西县汉江北岸有一条河,名曰金钱河。其原名,称作“甲水”。唐朝中期,因安史之乱,从运河通黄河经渭水达长安的漕运被迫中断,中华廊道被藩镇所阻,商山道运输吃紧,由东南运往帝都长安的物资过多,由此需要开辟新的道路。白居易有诗作《长庆二年七月自中书舍人出守杭州路次蓝溪作》:“东道既不通,改辕遂南指,自秦穷楚越,浩荡五千里。”后来,商山道也不能通,唯有取道江汉一线,先集中襄阳,再溯汉水而上。随之,甲水成为黄金水道,由此将东南物资运往长安。一时间,上津路成为维系大唐王朝的国脉。商人认为,甲水航运寸水寸金,遂称甲水为“金钱河”,相沿成俗。金钱河下游东岸,坐落着上津古城。设有五门,东曰通郧、北曰接秦、南曰达楚、西曰通汉,西南辟一门曰便民。因可“朝秦暮楚”,曾是秦楚交往之要津。《陕西古代道路交通史》载:上津路由襄阳溯汉水360里至均州(今丹江口),又西113里至郧乡县转运院,陆运上津。到达上津县后,或西南陆行至旬阳,再入汉水运洋州、梁州,北转关中;或直接北运至商州达长安,上津一时成为水陆槽挽的中心,称为“上津路”。
关中生态圈至巴蜀生态圈的古道群。关中至巴蜀的古道群,一般统称为“蜀道”,不少人熟悉“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其实,由关中通往巴蜀的古道,不是一条而是若干条,形成大秦岭中规模最大最密集的古道路群。包括子午道、傥骆道、褒斜道、祁山道、金牛道、米仓道、荔枝道。其中,陈仓—金牛道,是连接两大生态圈的主干道。因地处大秦岭东西之中轴线上,且呈正南正北走向,可称之为穿越大秦岭的中央大道。当代宝鸡至成都铁路与陈仓—金牛道的路径大体相同。陈仓道是陈仓—金牛道北段,也称嘉陵道、散关道、故道。从占陈仓清姜河入山,翻越秦岭主梁,沿嘉陵江而下至汉中。因沿嘉陵江主流南下,也称之“嘉陵道”。西周时代,陈仓渭水之南有一小国——散国,在秦岭主梁北侧曾设置大散关,嘉陵道也称散关道。因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在嘉陵江上游地带,以今凤县为主体,涵盖留坝、太白、两当的部分设置故县。所以,散关道也称故道。故道是一条古老的国道。在台北故宫博物院,存有一件国宝级文物——西周晚期青铜器散氏盘,其铭文有出现“周道”一词。据王国维考证,此周道即是故道。在大秦岭古道系统中,陈仓道南接金牛道,构成完整的陈仓—金牛道。金牛道修筑于春秋战国时代。在翻越大秦岭通往巴蜀的道路中,金牛道是关键一段。陈仓道的东侧,在战国时代即修筑有褒斜道。至汉代,在陈仓道与褒斜道之间,于凤州至武关驿之间,修筑了经由连云寺,翻越紫柏山的连云道,因从西边的道路(陈仓道)又回到东边的道路(褒斜道),故亦称“回东道”。在西北方向,汉代修筑了与陈仓道相连接的祁山道。由此,形成了以陈仓—金牛道为主干的蜀道大格局,成为大西北与大西南连通的官驿大道。
在今汉中市汉台区褒城镇(历史上曾设褒城县)一带,即是古褒国的地界。传说,周幽王意欲讨褒国,褒人知悉后,献美女褒姒乞降。《史记·周本纪》记述:“褒姒不好笑,幽王欲其笑万方,故不笑。幽王为烽燧大鼓,有寇至则举熢火。诸侯悉至,至而无寇,褒姒乃大笑。幽王说之,为数举烽火。其后不信,诸侯益亦不至。”西周遂亡。唐诗云:“恃宠娇多得自由,骊山举火戏诸侯。只知一笑倾人国,不觉胡尘满玉楼。”此道是“烽火戏诸侯,一笑失天下”。在那个时代,褒国通往西周都城的唯一官道就是故道。也就是说,褒姒当从故道来到关中。
关于金牛道,有一个颇具传奇色彩的故事,即“金牛粪金”。据传说,秦惠文王意图巴蜀,遂采纳大将司马错的计策,诈言秦“天降石牛,夜能粪金”,并致信蜀王称愿与蜀国友邻,赠石牛献美女,恳请迎接。蜀王开明氏派五力士在大小剑山、五丁峡一带峭壁处日夜劈山破石,凿险开路,入秦迎美女运石牛。等道路开通后,秦军长驱直入,巴蜀亡国。后来,这一故道遂名为石牛道,也叫金牛道。这个传奇故事,载于《太平御览》卷八百八十八引《蜀王本纪》:“……秦惠王时,蜀王不降秦,秦亦无道出于蜀。蜀王从万余人东猎褒谷,卒见秦惠王。惠王以金一笥遗蜀王,蜀王报以礼物,礼物尽化为土。秦王大怒,臣下皆再拜贺曰:土者地也,秦当得蜀矣。秦惠王欲伐蜀,乃刻五石牛,置金其后,蜀人见之,以为牛能大便金。牛下有养卒,以为此天牛也,能便金。蜀王以为然,即发卒千人,使五丁力士拖牛成道,致三枚于成都,秦得道通,石牛力也。”金牛道北端在汉中境内,有五丁力士迎取金牛和美女的五丁关,金牛道南端七曲山下有山崩压五丁的五定祠。故有“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金牛道是秦吞并天下发端之路。《史记·范雎列传》载:“栈道千里通于蜀汉,使天下皆畏秦。”秦国击败了巴蜀,完全掌控了陈仓—金牛道,使得关中与成都两大天府之国合二为一。于是,秦的国力大幅度提升。对于中华统一来说,陈仓—金牛道居功至伟,堪称是“中华统一之路”。
大散关、剑门关,是中国历史上的两大名关,也是陈仓—金牛道上一北一南两大咽喉地段的关隘。在这个意义上,陈仓—金牛道,也可称为散关—剑门道。大散关,因处在周朝散国区域而得名散关,后人习惯称之为大散关。大散关是陈仓—金牛道北口的咽喉锁钥,向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历史上发生战役70余次。刘邦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出现在这里;三国时曹操西征张鲁,亦经此地;诸葛亮二出祁山,也是这里;宋金两军也曾长期争夺大散关。陆游诗作“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则成为千古名句。剑门蜀道,肇始西周,是金牛道核心地段,至今遗存古桥梁、古建筑、古碑刻、古寺庙、古城址、行道树等珍贵文物,被誉为“世界陆路交通史上的活化石”。剑门关地处陈仓—金牛道的南段,因大、小剑山中断处两旁断崖峭壁、峰峦似剑、对峙如门,故称之剑门。翠云廊是金牛道一段,古称“剑州路柏”,民间称“皇柏”,亦称“张飞柏”,是罕见古行道树群体,被誉为“蜀道灵魂”。三国时,在此垒石为关,以为屏障,称剑阁,又称剑阁关,唐代以后称剑门关。在中国古代史上,剑门关是没有被正面攻破过的关口。李白《蜀道难》:“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据此,人们赞誉剑门关是“天下第一关”。前人留有“天下雄关”“第一关”“剑阁七十二峰”等碑刻。
紧邻陈仓—金牛道的古道,即是褒斜道。褒斜道是陈仓道最早的竞争者。“褒”,即褒水,今之褒河;“斜”,即斜水,今之石头河。古称“褒水”,实为今褒河下游河段。褒河与石头河,河源区皆在太白县城东秦岭主梁衙岭一带,两者同源而背流。褒斜道正是利用了褒水与斜水同源背流的特点,由眉县斜谷入秦岭,翻越衙岭进入汉中,全长约249公里。褒斜道最晚修筑于战国时代。公元前314年,秦惠文王派张仪、司马错伐蜀,即是经褒斜道行军。其后,因少整修而荒废。汉武帝原打算将四川粮食经褒斜道运往关中,计划将其修建成一条运粮水道。终因水湍石大,无法如愿。汉武帝元狩年间,公元前122—前117年,“发数万人作褒斜道五百余里”,实际是整修了褒斜道。《史记》载:“道果近便。”东汉明帝永平四年,即61年,“诏书开余,凿通石门”。石门也就是今天人们所说的石门隧道。据记载,开凿石门隧道,动用“广汉、蜀郡、巴郡徒二千六百九十人”,于东汉永平九年(66)竣工。石门是大秦岭中最早的人工隧道。开凿石门使用的最关键技术,被称之为“火焚水激”。清代《栈道歌》:“积薪一炬石为桥,锤凿既加如削腐。”因开凿石门,褒斜道更加通畅。北魏《石门铭》云:“穹隆高阁,有车辚辚……千载绝轨,百两更新。”如今,古石门已被褒河水库所淹没。褒斜道也已被姜眉公路、宝汉公路、宝汉高速所取代。从褒斜道进入巴蜀,也需要接入金牛道,形成褒斜—金牛道的大格局。
傥骆道——便捷而险峻的古道。傥骆道,开通晚,废弃早。通于三国,盛于隋唐,废于南宋。傥骆道北口,在周至骆峪,沿骆峪口上山,经厚畛子,越兴隆岭,沿酉水河,经华阳、经八度翻山,沿傥水出山至洋县,全长约240公里。这条道路,山高谷深,人烟稀少,行程较短,便于藏兵、调兵和出奇兵。有趣的是,刘秀起兵与傥骆道并不密切,且正史中未见记载,但傥骆道上,诸多传说与刘秀相关。如马道梁上的支锅石,相传是刘秀行军至此支锅造饭。此处山脊称蟒岭,相传一条大蟒曾为刘秀助战,在此化作蟒岭。唐武德七年(624),唐高祖整治疏通,置骆谷关。至此,傥骆道始为官道,并保持通畅。784年,唐德宗李适躲避朱泚兵变,经傥骆道逃难来到汉中。黄巢起义,唐僖宗取傥骆—金牛道,经汉中逃亡成都。有传说,当年杨贵妃经由傥骆道,再沿汉江水路入长江到达扬州,并漂洋过海去了东瀛。南宋初年,烽火连绵,金兵至傥骆道,大焚驿舍,铺兵逃散,邮驿中断,傥骆官道随即废弃。此后,山路漫漫、道路崎岖,傥骆道降格为民间道路。电影《老县城》记述土匪杀县长的故事,即发生在这条民间道路上。今日从西安飞往汉中的航线,即是沿傥骆古道飞行。
子午道——帝都长安正南的古道。汉中《石门颂》作于东汉,其中便有“高祖受命,兴于汉中,道由子午”的记述。以此文而论,刘邦穿秦岭入汉中,经由子午道。即是说,在汉代以前,已有子午道。长安帝都的正南方有一峪口,曰子午峪,子午道正是从子午峪入秦岭。子午峪不大,并不接近秦岭主梁。因此,要从子午峪翻越支梁入沣峪,先过石羊关,沿沣河而上,翻越秦岭主梁,再顺旬河而下,翻越平河梁,或进入长安河河谷,或进入池河河谷,沿河而下至汉江北岸,最后沿汉江而上至汉中,全长约500公里。王莽主政时,修整了子午道,并置子午关(即石羊关)。此后,子午道成为正式的官道。《汉书·王莽传》载,西汉平帝元始五年:“秋,莽以皇后(王莽之女)有子孙瑞,通子午道。子午道从杜陵直绝南山,径汉中。”秦汉时期,由四川、汉中向帝都的物资输运,多取陈仓—金牛道,或是褒斜道。自王莽修整子午道并设置子午关后,子午道成为帝都长安通往汉中、巴蜀的重要通道,其作用超过陈仓道,形成了子午—金牛道、子午—荔枝道、子午—米仓道的新格局。
祁山道——最容易记住的古道。祁山道是沿西汉水河谷修筑的一条古道,诸葛亮六出祁山,其中祁山即是指这条道路。祁山道接入陈仓道,再接入金牛道,形成祁山—陈仓—金牛道的大联通格局。祁山道所经过的礼县—祁山堡—(小)天水的西汉水河谷地带,正是秦人发迹的地方,史称“西垂”,也称“西犬丘”。秦人祖先在这一带生存发展了300年,如今这里有秦人第一座墓园,有秦源文化博物馆。在朱圉山与齐寿山之间,大秦岭主梁出现了一个洼陷地段,也即是天水豁口,这为翻越秦岭主梁、进出秦岭南北开启了方便之门。在陇地与蜀地之间,古代的道路即是祁山—陈仓—金牛道。
米仓道——萧何追韩信之路。萧何追韩信,应是从兴元府治南郑出发往南至巴州,在名为孤云、两角的山顶,方赶上韩信。不少人相信,萧何追韩信的典故即发生在米仓道,并推断汉之前已有米仓道。周显王七年(前362),楚国从汉中向南扩展,占有巴州、黔中,这大概是关于米仓道的记述。米仓道始于汉中南郑,过米仓山而入南江县,再往南入巴中,沿巴河南下江州(今重庆),或经蓬州(今南充蓬安)顺庆(今南充)下合州(今重庆合川)抵江州。因穿越米仓山而得名,长250公里。《读史方舆纪要》记:“自南郑而南,循山岭达于四川保宁府之巴州,为米仓道。”《三国志·张鲁传》中有“鲁乃从汉,奔南山,入巴中”以及《华阳国志》载:“(建安)二十年,魏武帝西征张鲁,鲁走巴山。”《太平广记》载:“兴元之南,有大竹路。通于巴州。其路则深溪峭岩,扪萝摸石,一上三日,而达于山顶。行人止宿。则以缒蔓系腰,萦树而寝。不然,则堕于深涧,若沉黄泉也。复登措大岭,盖有稍似平处,路人徐步而进,若儒之布武也。其绝顶谓之孤云两角,彼中谚云:‘孤云两角,去天一握。’淮阴侯庙在焉。昔汉祖不用韩信,信遁归西楚,萧相国追之,及于兹山,故立庙貌。王仁裕尝佐褒梁师王思同南伐巴人,往返登陟,亦留题于淮阴祠。诗曰:‘一握寒天古木深,路人犹说汉淮阴。孤云不掩兴亡策,两角曾悬去住心。不是冕旒轻布素,岂劳丞相远追寻。当时若放还西楚,尺寸中华未可侵。’崎岖险峻之状,未可殚言。”在唐代,米仓道一度设驿站,辟驿路。南宋之后,米仓道日渐凋敝。
荔枝道——最具浪漫色彩的古道。米仓道已是三秦入三巴的捷径,但仍满足不了杨贵妃吃新鲜荔枝的需要。为让杨贵妃吃到新鲜荔枝,唐玄宗下令自涪州(今重庆涪陵)置专驿直通长安。荔枝道的基本路线是:涪陵起步,经垫江、梁平、大竹、达州、宣汉、万源、镇巴、西乡,接子午道。荔枝道与子午道连接,即形成荔枝—子午道,全程长约1000公里。白居易《荔枝图序》载:“荔枝生巴峡间,壳如红缯,膜如紫绡,瓤肉莹白如冰雪,浆液甘甜如醴酪。”苏轼《荔枝叹》载:“永元荔枝来交州,天宝岁贡取之涪。”宋人范成大《妃子园》小序载:“涪陵荔子,天宝所贡,去州里所有此园。”
连接巴蜀生态圈、羌藏生态圈、甘青生态圈的古道群主要是民间道路、商业道路,很少有官方文献记载。较为知名的分别是阴平古道、岷山古道。秦岭古道系统中,阴平古道最是一鸣惊人。因三国时邓艾“裹毡而下”而闻名,因过阴平郡境而得名。《三国志》载:“冬十月,艾自阴平道行无人之地七百余里,……又粮运将匮,频于危殆。艾以毡自裹,推转而下,将士皆攀木缘崖,鱼贯而进。先登至江由,蜀守将马邈降。”古今公认,阴平道是“山高如云表,玄鹤尚怯飞”的险路。阴平古道,也是大秦岭里的茶马古道。因通行的大部分区域在今陇南,也称“陇南道”。而陇南古称“武都”,又称“武都道”。唐贞元年间,因扩军急需马匹,而番地需要茶叶,官方设立边贸以茶叶换马匹,就成为当时的官方政策。直到清雍正十三年(1735),官营茶马交易终止,民间茶马互换延续到民国。茶马交易的茶叶主要来自巴蜀生态圈,马匹主要来自羌藏生态圈、甘青生态圈,连通三大生态圈的陇蜀茶马道得以繁盛。具体有两条线路,其南线即是阴平古道:南起成都,经江油、平武、青川、碧口、文县、武都、宕昌、岷县、卓尼,直达临潭(古称“洮州”)。同时,碧口到成都还有经白水、昭化的水路。北线即是祁山—陈仓道。如今,阴平道上著名险境已划入唐家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高山峻岭,幽壑深谷,人迹罕至,萋萋荒草淹没了征战喧沸,恰好是国宝大熊猫的理想栖息之地。
岷山古道——具有藏彝特色的古道。在新石器时代,岷山古道就是巴蜀生态圈与羌藏生态圈、甘青生态圈交流的大通道。至魏晋南北朝,岷山道成为巴蜀生态圈通往陆上丝绸之路的南线主干道。唐宋明清以来,也是汉藏茶马古道的重要干道。两晋南北朝是中国大分裂时代,因中原战乱,巴蜀生态圈经岷山道走上丝绸之路。《南史·裴松之传》记载:“时西北远边,有白题及滑国遣使,由岷山道入贡。”白题、滑国,在今乌兹别克斯坦一带。这一时期,羌藏生态圈和甘青生态圈的主人是吐谷浑。巴蜀商人沿岷江而行,从松潘黄胜关入吐谷浑,与西域各国通商交好。至隋唐,也未能打通西南夷道,巴蜀丝绸亦走岷山道。在吐鲁番,“益州半臂”“梓州小练”皆是畅销货。五代时,沿用岷山道。《元和郡县图志》卷三十二载:“故桃关在县(汶川县)南八十里,远通西域。公私经过,惟此一路。”1996年,青海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都兰县古墓群考古发现,丝织品数量多达350余件,其中有大量北朝至盛唐时期的巴蜀丝绸(蜀锦)。
3000多年来,“三纵三横”的大秦岭古道系统,将两大母亲河——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连接为一体,将中国北方的帝国都城与中国南方的锦绣河山连接成一体,将六大生态圈连接为一个生态圈——大秦岭生态圈。在中华文明史上,大秦岭古道系统,深藏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永葆生机的进化密码。在世界文明史上,大秦岭古道系统,镌刻着巨丽辉煌的创世篇章。
出处:秦岭简史/党双忍著.--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总社有限公司,20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