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名扬天下的定军山

  定军山在勉县城南5公里,受东西走向一组大断层控制,又受北偏东一组高度角断层影响,将连续的震旦纪地层割成数段,经风化剥蚀,隆起秀峰十二座,一字排列,在中部两个主峰(海拔837米)间夹一小峰,人称“十二连山一颗珠”。山体形似二龙戏珠,东西逶迤10公里,形态逼真。地表以碳酸盐类岩石为主,有溶蚀地貌,隔汉江与天荡山对峙。三国时期定军山是曹操与刘备争夺汉中的主战场。景区面积427公顷,不仅风景秀美,而且历史古迹遗存甚多。

  (一)三国文化定军山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定军山,因三国时期曹魏、蜀汉多次在此屯军驻守和交战而得名。曹操在这征张鲁,夏侯渊在此驻军四年多,公元219年,刘备为夺取汉中和夏侯渊在此交战,经法正指点,老将黄忠率军袭杀夏侯渊。《三国演义》第七十一回用寥寥数语描绘了这场惊心动魄的一幕:“午时以后,法正见曹军倦怠,锐气已堕,多下马鞍后,乃将红旗招展,鼓角齐鸣,喊声大震,黄忠一马当先,驰下山来,犹如天崩地裂之势。夏侯渊措手不及,被黄忠赶到麾盖之下,大喝一声,犹如雷吼。渊未及相迎,黄忠宝刀已落,连头带肩砍为两段……”定军山这一战,曹军败北,刘备占领了汉中,益州更加安全,三分地理均势才得以大体形成。公元227年至234年,诸葛亮设相府于现在武侯祠处,在定军山屯兵,五次北伐,出兵、退兵于此,死后遗命安葬定军山。勉县三国古迹名胜数量之多,堪称“中国三国历史文化之聚焦点”,定军山则是这一聚集点的核心。西侧峰顶有三国时期称为“可屯万兵”的“仰天洼”。北有一片开阔地带,叫“武侯坪”,即当年黄忠大战夏侯渊的战场。再下有“斩将桥”,桥上刀痕宛然,传说黄忠斩夏侯渊于此。稍北有“八角琉璃井”,井口八角形,全系砖砌,砖为薄页细花纹。更北即为诸葛亮作八阵图故址,名曰高坪故垒。西峰西侧下,有一大石,高约一丈,宽约六尺,中开一缝,宽窄不一,名曰:“遮箭牌”,传为黄忠当年用以遮挡敌箭遗物。“武侯坪”一带,至今还经常发现箭镞和铜铁蒺藜,俗称“扎马钉”,四角锋锐随便掷地总有一角向上,用于扎敌马蹄、阻止敌骑马进攻的一种防御武器。所以,定军山被誉称为“中国三国历史文化第一山”。

  正因为如此,这座海拔837米的定军山就有了无限的文化高度,成了后人取之不尽的文化艺术源泉。除史料外,不少历史文人也为定军山留下了珍贵墨宝。据不完全统计,自西晋陈寿的《三国志》以后,有数百种历史典籍都纷纷详实地记载当年在定军山发生的三国故事。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一百二十回中,有八十四回多次提到汉中,十六章专写发生在定军山下的故事,把蜀魏争战定军山、火烧天荡山、刘备称汉中王和诸葛亮屯军北伐,以及死后归葬定军山、武侯显圣等历史故事写得惟妙惟肖,细腻生动,在民间代代相传,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使定军山的知名度,亘古永恒,名扬中外。

  “天汉遥遥指剑关,逢人先问定军山”。据不完全统计,记载定军山和武侯墓、武侯祠的历史工具书和著名史志有30余部,现代著书有近百部,还有一批学术研究文章。除此之外,唐宋以来,近百位达官显贵、文人学士都曾游历和歌咏定军山,如陆游、王士祯、曾国藩、张英、李士英、赵贞吉、田种玉等。

  光绪十二年(1886年),史称京剧“谭派”谭鑫培的开山之作就是三国历史故事《定军山》,他的作品还包括以三国故事为主题内容的《空城计》。谭鑫培先生饰演老将黄忠和诸葛亮,一举成名。从此以后,《定军山》剧本被全国各种戏剧传播演出。中国第一部电影名为《定军山》,第一部评剧名为《定军山》,邮电部发行了定军山邮票。多年来,中央电视台《探索发现》《走近科学》《百科探秘》《走遍中国》《军事天地》和《旅游卫视》《艺术人生》等栏目和其它各地方电视台先后来汉中勉县拍摄定军山、武侯墓、祠的三国古迹专题片数百部、向国内外播放宣传。其知名度不仅享誉中国,也走向了世界。

  (二)风景名胜定军山

  “定军山前色苍苍,龙争虎斗古战场。武侯宵旰劳军务,割据三分英明扬。”历经千载盛誉却经久不衰的定军山,现为陕西省风景名胜区,这里名胜古迹和出土文物不少。山下西北角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武侯墓。山西面的旗杆山是黄忠出兵袭杀夏侯渊的地方。山顶巨石上有一孔,传说是法正插旗为号的遗迹。半山腰有一大石,高3米、宽不过2米,有一缝,缝中扎过箭头,据说是黄忠挡箭牌。旗杆山下有吴家山水库,亦称孔明湖。山北麓的开阔地名叫武侯坪,是诸葛亮教兵演武之地,记载“积石为垒,方可数百步,四郭又聚石为八行,相去二丈许,谓之推演八阵图”的地方,那里有黄忠斩将桥的遗址。山南有锅底形天然仰天洼。定军山出土了不少当年战争留下遗物,如国家一级文物三国魏驽机,还有三国刀、铜蒺藜(扎马钉)等。

  定军山绿化面积427.9公顷,主要树种为白皮松、柏树、云南松、马尾松、橡树、枫香、黄栌、黄杨等。“二龙戏珠”一带山峰四季常青,郁郁葱葱。近年来通过景观规划,植树和对树种的改造,已形成仰天洼、山顶山脊和北山景观带。“仰天洼”是景区中心,这是一个锅底形开阔洼地,四周环山,周长1.5公里,底部平坦,树木浓荫。夏侯渊、诸葛亮都在此屯兵万人,有饮马池、教兵场、诸葛井等文物。洼底植有樟树、广玉兰、杨树、雪松等。当年饮马池尚在,一泓碧水2000多平方米,常年不枯竭。周边当年骑兵习武场的草地上,散落着几组骏马雕塑像,有的吃草,有的饮水,有的欢鸣腾飞,栩栩如生。新建的休闲长廊曲折迂回,柳枝轻拂,气候凉爽,醉人心神。满山遍野的树,形态各异,色彩、大小各不相同:美丽的枫树用红叶打扮着自己,酷似含羞的少女;矫健的松柏一身翠绿,更像威武的战士;晚秋的杨树叶虽已发黄,但在阳光照射下,金光灿灿,俏丽无比;雪松,像一座座矗立的宝塔,挺拔、茂盛,连每棵松针都是气昂昂的。蓝天白云、青山绿水在红、黄、绿三色的衬托下,勾画出一幅大自然的人间美景,令人惊叹不已。

  定军山脊,名叫跑马梁,平缓蜿蜒。三间黛瓦、白墙、红柱的定军山庙被翠竹掩映。山顶漫山遍野的松树像一片绿色海洋。走进松林,褐色的树干挺拔,扶摇直上,针叶里挂着一串串松塔。林中屹立一通“古定军山”石碑。这时仿佛见到了银髯飘飘的老黄忠刀劈夏侯渊的身影,也想到“古石幽香名士骨,苍松翠柏老臣心”武侯墓的楹联。站在山顶,可鸟瞰武侯墓古柏参天蔽朱瓮,武侯祠红墙碧瓦映霞辉,阳平关古塔独秀鉴云天,天荡山巍峨而立如屏障,勉县城楼房错落似玉宇,汉江似白色丝绢蜿蜒东下。

  定军山北坡经改造后的次生林生长旺盛,茂林修竹,碧绿滴翠。山麓的景区西大门,是仿木构筑的汉阙栅栏大门,古朴雄伟。进大门,香樟树枝叶繁茂,树冠浓荫,满目青翠,山路旁多植枫树、栾树、紫微、七叶树和翠竹。栾树枝叶茂密而秀丽,春季嫩叶褐红色,6~8月顶生圆锥花序挂满枝头,入秋叶色变黄,果实紫红,形似灯笼。七叶树,冠大荫浓,五月硕大的白色园茼花序直立,似一盏华丽的白烛台,蔚为壮观。夏季的紫微,百日红花随风摇摆。深秋霜染枫叶,如霞如丹,在苍柏翠竹映衬下,绚丽斑斓。蜡梅傲雪绽放,红梅飞雪迎春。进西门不远有一组“神兵天降”铜雕塑像,长16米,基座高2米,塑像高5米,宽2米,这是三国时期驻汉中八位功劳卓著的蜀汉将军赵云、黄忠、魏延、马超、马岱、王平、蒋琬,姜维手持刀枪,骑着战马奔驰组成,形似飞龙,虎虎生风,造型生动,展现了当年蜀汉大军雄风,象征当年蜀汉“神兵天降”,袭杀夏侯渊于定军山脚下。山腰有一处蜀汉军营,那穹庐为黄色帐篷,形似蒙古包,两两相对,一共五个帐篷,四周有木栏围护,两个二层烽火哨楼军寨门,高大雄健,游人可登楼瞭望赏景。快到山顶,有四五十米的廊坊,顺山势逶迤凌空,既是休闲赏景廊台,也是一处连接山脊景点、南下仰天洼景区必经的路径。

出处:

汉中文化之旅/来文基,魏素娟编著.-西安:陕西旅游出版社,20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