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蔡伦造纸的历史地位和伟大意义

  造纸术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发明之一。蔡伦发明的“蔡侯纸”在我国得到广泛传播,极大地促进了文化知识的传播。因为书籍便于保护、留存、交流的特点,也使得中国逐步形成博大精深、宏伟壮观的汉文化。公元2—5世纪,左伯纸、张艺笔和韦诞墨,曾是文人墨客喜爱的文化用品。晋代盛行读书,抄书和藏书之风都益于纸的普及与推广,“洛阳纸贵”是纸的普及而出现前所未有的景象,从而使中国古代文化得以流传下来。古埃及和古巴比伦等同属世界文明古国,然而它们的文化却未能完整地流传下来,这与他们缺乏完整的纸有关。纸的发明,还是印刷术产生和发展的前提条件,也是书法、绘画艺术发展和繁荣的重要因素。在随后几个世纪,中国的指南针、火药和雕版印刷等重大发明相继出现,从而使我国汉以后的文化走在了世界古代文明的前面。

  蔡伦造的“蔡侯纸”,在我国由发明到发展,直到遍及全国时,从世界范围看,在印度写字是写在贝叶、树叶上面;在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的两河流域是泥板书,把字刻在泥板上风干;阿拉伯人和西方的欧洲人还在羊皮上书写文字,而埃及人也在用一种非常原始的纸莎作为书写材料。

  公元4世纪蔡伦造纸术开始传至朝鲜、日本,后又传至越南。令人匪夷所思的是,中国造纸术向西方传播竟然和一场战争关系密切。唐朝有一个大臣叫高仙芝,在哈萨克斯坦境内和阿拉伯大食帝国作战失败,他的部队很多人被俘了,被俘的士兵里有一部分人就是造纸工人。后来,阿拉伯大食帝国知道了这个情况,就把这批人弄到手里,专去造纸,从此,造纸术就开始西传了。随着阿拉伯大军的扩张,造纸术迅速传到叙利亚、埃及、摩洛哥,并在10世纪后,传入西班牙、意大利,又从那里传到欧洲各国,到19世纪初,造纸术已遍及世界各地。造纸术传到欧洲后不久的14世纪,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开始,中国人发明造纸术对欧洲自然科学的诞生、对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有着直接的影响。纸张承载和传播了人类的思想解放理论,成为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科学革命兴起的必然前提。

  中国造纸术的发明和传播,使文字载体成本大幅度地降低,有利于人类文化的传承和传播,知识在平民中的普及得以实现,从而极大地推动了世界科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变革,以至整个人类社会的进步。台湾政治大学历史系教授孙铁刚说:“造纸,在文明史上的贡献来讲,我想大概仅次于火的发明吧。”法国安贝尔市为蔡伦纸开设了专馆,评价说:“蔡伦的杰出贡献和中国造纸术的发明,为人类文明揭开了新篇章。”造纸术的出现,堪称人类文明史上的一个分水岭。

出处:

汉中文化之旅/来文基,魏素娟编著.-西安:陕西旅游出版社,20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