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秦汉时期
司马迁
 
   司马迁是西汉文学家、史学家。字子长。生年有两种说法,一是出生于汉景帝中五年(前145),另一说为汉武帝建元六年(前135),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城西南)人。所著《史记》在中国乃至世界史学、文学发展史上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继父业任史官

  司马迁10岁时便开始研读汉以前的古文献,并拜当时的儒学大师董仲舒、孔安国为师,研读《春秋》、《尚书》等典籍。经历了一个读万卷书的阶段。司马迁学习刻苦,极有钻研精神,进步非常快。20岁后,司马迁踏上了行万里路的征程,南游江淮。据《史记·太史公自序》载:上会稽,探禹穴,窥九疑,浮于沅、湘,北涉汶、泗,讲业齐、鲁之都,观孔子之遗风,乡射邹、峄,厄困鄱、薛、彭城,过梁、楚以归。

  司马迁亲身领略祖国壮阔的自然风貌,调查了解许多历史故实,订正和补充文献上的疏漏,也有可能接触广大人民的实际生活,增加了对社会现实的了解。为后来继承父亲遗志,撰写《史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司马迁的父亲名司马谈,汉武帝初期任太史令,是一位儒学修养很深的学者,对阴阳、墨、名、法、道五家也有研究。十分重视自己史官家世的传统和史官的职责,一心想写一部贯通古今的史书。临终前嘱咐司马迁一定要写出一部像样的史书。

  司马迁不辜负父愿,于元封三年(前108)任太史令。有机会读到史馆所藏天文历法及皇家图籍,着手整理历史资料,经过四五年的准备,太初元年(前104),司马迁在完成了改革历法的工作后,正式着手写作《太史公书》,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史记》,以实现父亲著述历史的遗愿。


  进谏遭受宫刑

  汉天汉二年(前99),正当司马迁投入全身心撰写《史记》之时,却遭遇飞来横祸,这就是李陵事件。

  汉武帝北却匈奴,多次用兵。一次,贰师将军李广利领兵攻打匈奴,别将李陵随从李广利押运辎重。匈奴以八万骑兵围攻李陵。经过八昼夜的战斗,李陵斩杀了一万多匈奴,但由于得不到主力部队的后援,结果弹尽粮绝,不幸被俘。

  此战主帅李广利是武帝宠妃李夫人的哥哥,兵败的责任当然不能由李广利来承担。所以,李陵兵败的消息传到长安后,汉武帝愤怒万分,责怪李陵既是战死,也不该变节。对此,满朝文武官员不能从战场的实际出发,考虑战局,而是察言观色,趋炎附势,一改以往盛赞李陵英勇无畏的面孔,附和汉武帝,指责李陵的罪过。

  对此,司马迁十分看不惯,在安慰武帝,痛恨那些见风使舵的大臣的同时,尽力为李陵辩护。说:李陵平时孝顺母亲,对人讲信义,谦虚礼让,对士兵有恩信,常常奋不顾身,有将领风范。此战,李陵只率领五千步兵,深入匈奴,孤军奋战,立下了赫赫功劳。在救兵不至、弹尽粮绝、走投无路的情况下,仍然奋勇杀敌。就是史书名将也不过如此。李陵虽陷败际之中,而杀伤匈奴之多,也足以显赫于天下。李陵之所以投降匈奴,也是权宜之计,一定是想寻找适当的机会再报答汉室。

  司马迁这番话的的意思似乎是在指责贰师将军李广利没有尽到责任。这样的直言进谏,触怒了汉武帝。汉武帝认为司马迁是在为李陵辩护,讽刺劳师远征,一气之下,责令将司马迁打入大牢。不久又加判为死刑。

  汉朝刑法规定,死刑有两种可减免办法:一是拿五十万钱赎罪,二是受腐刑。司马迁拿不出钱赎罪。腐刑会残酷地摧残人体和精神,极大地侮辱人格。司马迁当然不愿意忍受这样的刑罚,悲痛欲绝之极,想到了自杀。可是,司马迁又一想,人总有一死,但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想到了孔子、屈原、左丘明和孙膑等人,想到他们受巨大的屈辱后,所取得的骄人成果。为了完成“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记》,司马迁毅然决然地选择了腐刑,隐忍苟活。却因此更加发愤著书,创作了名震古今中外的史学、文学巨著《史记》,为中国和世界留下了一笔珍贵的文化遗产。


  著史家之绝唱

  司马迁完成的《史记》,又作《太史公书》,被鲁迅先生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在中国乃至世界文学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既开创了中国以人物传记为中心的纪传体史学,也开创了中国的历史传记文学。司马迁以个人传、纪为形式,以社会为中心记载历史,为后人展示了一部规模宏大的社会变迁史。无论在历史上,还是文学上,司马迁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史记》记叙了上自黄帝,下至汉武帝太初年间,共计3000多年的历史,全书共103篇,50多万字。

  《史记》具有相当高的文学价值。它的艺术性首先表现在运用真实的历史材料,成功地塑造和刻画了上百个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对中国史学和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在人物塑造上,司马迁竭力做到将历史、人物和主题统一起来,这样既写活了历史,人物也栩栩如生。司马迁还非常善于把人物置于尖锐的矛盾冲突中,通过人物的言行来完成人物性格的刻画。

  《史记》的叙事简明生动,尤其是富有戏剧性场景的描写,更增加了作品的吸引力。司马迁在《史记》中形成了自己朴素简炼、通俗流畅,既舒缓从容、庄谐有致,又富于变化的语言风格。语言历来被奉为古文的最高成就。

  司马迁的著作除《史记》外,还有赋8篇。今存《悲士不遇赋》一篇,这篇赋是司马迁受腐刑后所作,不仅抒发了作者身遭大难后仍不甘于没世无闻的愤激情绪,而且对现实社会中存在的不合理现象表示强烈的不满。《报任安书》不仅是研究司马迁生平、思想的重要资料,而且由于作者真诚坦率的自我剖白,对自己不幸遭遇的充满感情的叙述,具有强烈的感染力,成为古代散文中不朽的名篇。

  司马迁的卒年不详,据考大约卒于汉武帝末年。

  物盛则衰,时极而转。原始察终,见盛观衰。

  ——司马迁

出处:

人物中国.两汉魏晋南北朝/《人物中国》编委会编.--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