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桓温北伐过武关
责任者: 陈君铎
当北方还是十六国的时候,温暖的南方出现了一个强大的政权,这就是东晋。它占据了长江中下游有利的地区。东晋王朝有个叫桓温的将军是晋明帝的女婿,很能打仗。他趁着殷浩打了败仗的机会,向晋穆帝上书,撤了殷浩的职,自己统兵北伐,攻打前秦。前秦也积极备战。公元352年苻建继其父亲在长安称帝。当时在丰阳(今山阳)的商洛刺史张五虎来投靠于他。苻健派侄儿卫大将军苻菁为王,在丰阳(即今山阳)立荆州(府级政权),与南金通商,购买弓材、漆腊等货,充实前秦物资,准备战争。
公元354年桓温统帅晋军四万,从江陵出发。水军自襄阳入均口。步兵自淅川入武关。兵分三路进攻建都长安的前秦政权。主力取道商山路向峣关(又名青泥)进军。前秦国王苻建派兵五万在峣关(今牧护关关)抵抗。被东晋军打得落花流水。苻健将剩余的残兵败将六千余人退回长安,挖了深沟,据地自守。
桓温进军灞上,长安附近的郡县官员百姓,多年受胡人袭扰,见了汉人说这才是官军,纷纷向东晋军投降。桓温发了安民告示。百姓欢天喜地安居乐业。
前秦苻建发现,桓温距东晋后方遥远,粮草供给短缺,主要靠速战。他挖了深沟,靠拖延时间,使东晋军粮草供应不上时反击。因之先下手没等关中麦子成熟,就全部割个精光,断了桓温的军粮。前秦卫大将军苻菁又出丰阳经上洛,袭扰晋军后方。东晋军只好收兵回了东晋。苻菁在与桓温战斗中,身中流矢而亡。
出处:商洛史话/陈君铎.—商洛:商州文学艺术界联合会,20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