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专题资料>三秦史话>陕南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李自成在商洛兵战有艺术

责任者: 陈君铎


    明朝末年统治集团腐败。西北几省连年荒旱,陕北尤甚。据崇祯2年(公元1629年)4月26日朝臣马懋才的《备陈大饥疏》称:“臣乡延安府自去年一岁无雨,草木焦枯。八九月间民争采山间蓬草而食。其糙类糠皮、味苦而涩。食之仅可延以不死。至十月以后而蓬尽矣。则剥树皮以为食冀可稍缓其死。迨年终而树皮又尽。则又掘山中石块而食……石性冷而味腥,少食辄饱,不数日则腹胀下坠而死……死者枕籍,臭气熏天”在这种情况下,农民饥饿无奈,到处由“吃大户”发展成合群造反的事不断发生。明庭边兵亦长达6个月未发兵饷,纷纷发生兵变。兵变之后的士卒多数投入农民起义队伍。其时充当银川驿卒的李自成,先投农民军王左桂部,后为高迎祥的部将。1636年高迎祥牺牲后被推为闯王。1638年(崇祯11年)在川北战败,前往汉中,在潼关塬为洪承畴等击败。仅率刘宗敏等18人骑隐伏商洛山中。次年出武关,1643年在襄阳建立农民政权。称“奉天倡义大元帅”。1644年正月初一称王于西安。国号大顺。改元永昌。三月十七日大军进北京。5月2日清军入京。李自成由固关入山西返陕。1645年2月13日弃西安,由武关入襄阳,走武昌。4月24日弃武昌南行,九月死于通县九宫山。
    李自成牺牲后,农民起义军还在各地抗击清军。1646年2月农民军刘体纯曾率兵数万又转战至商洛山中。9月张献忠出川抗击清兵,11月27日在西充凤凰坡中矢坠马遇害。这一场轰轰烈烈的农民起义,从开始到结束,在商洛山中的沟壑原野进行了数不清的战斗。在商洛的志书和有关资料中留下了丰富的内容。其兵战艺术历经数百年岁月,仍光彩夺目。
    一、休养生息,以利再战
    1638年(崇祯11年)4月,多路起义军连连失败。明军气焰嚣张。张献忠为保存实力投降明军。使明军得以全力进攻李自成。8月李自成兵败南郑,遂撤兵想与集结于潼关外的罗汝才部会合。10月间,行至潼关南原。始知罗汝才已战败南撤,无人接应,陷入洪承畴、孙传庭设的埋伏。仅余18人骑潜伏商洛山中“昼则射猎,夜则观书”。至1639年(崇祯12年)5月,张献忠、罗汝才再度起义,李自成闻讯,招集部属出商洛丛山,再度作战。从隐伏商洛山到出大山作战,这期间养精蓄锐,休养生息,为日后的胜利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二、大兵团联营作战
    崇祯十五年(1642年)十月,李自成进军西安,袁宗第、白鸠鹤、刘体纯、兰应成等步骑十万取商州,攻城三昼夜。十五日午后攻克。十七日又克洛南。
    1645年(清·同治2年)李自成弃西安出武关,时所有人马结队联营,自正月十五行至月终。
    大兵团协同作战有震慑敌人,减少损失、速战速决、扩大战果的作用。从以上战例中,可以看出明末农民起义军在不同阶段,都善于采用这种作战策略。
    三、大兵压境,策划内应。
    1636年4月间,李自成、满天星(尹世才)等由商南前来商州攻取州城。时明军守将王锡命率三千兵马屯守城内。在兵临城下时,王锡命接受义军策划,准备投降义军。可惜在献城前一日,明将马献图统领精兵五百人骑,与义军在扒楼山下展开战斗。内应遂告失败。义军立即向北转移。
    四、因时因地,设伏狙击。
    据《明史》卷268载。公元1635年(崇祯8年)正月高迎祥、李自成(李时为高部闯将)率军由河南入陕,经洛南、商州、镇安入汉中期间,于5月5日义军撤出商州城,屯集城南30里。明将曹文诏夜半前去追剿。义军得知消息,立即转移至易于阻击作战的金岭川,埋伏千余人马。曹文诏率兵直追,陷入埋伏之中,伤亡惨重。义军仅伤亡十几人,在歼敌锐气之后,顺利转移。
    五、形势不利,提前退却。
    1639年(崇祯12年)冬,义军李自成进入商州军岭川遭遇明军郑国栋、艾文彬合兵拦击。在众寡悬殊的情况下,义军提前退出阵地,东下商南,保存了实力。
    六、诱敌深入、聚而歼之。
    1635年(崇祯8年)3月,各营农民起义军自湖北分道入陕(李时为高迎祥部将)。明庭调四川总兵杨玉振统兵2万入陕。屯兵洛南城外,与陕兵配合伺机围剿义军。义军部下一斗谷(真名不详)率众数万人从石梯峪进入洛南县境,与四川总兵杨玉振相遇于四十里梁塬(即今洛南城西之永丰塬),农民军伏兵于街峪,只用一部人马在黑潭川诱敌。明庭陕兵得知义军动向,妒嫉川兵在自己辖区争功,故“密不与知”,不给川兵通报消息。杨玉振邀功心切,亲率三千明兵与农民军战于黑潭川。义军且战且退。诱杨玉振大兵深入街峪时,数万伏兵,两侧夹击。尽管杨玉振气焰万丈,但经不住数万义军的两肋夹击,受地形限制,被农民军打得丢盔弃甲全部消灭。总兵杨玉振也成了农民起义军的刀下鬼。取得农民军全歼明军、刀斩明总兵的辉煌战果。如不是利用地形设下埋伏诱敌深入,而去在地域广阔的四十里梁塬作战,则全歼川兵、刀斩总兵杨玉振的战绩是不易取得的。
    明末农民起义军虽然因种种原因最后失败了。但他们在商洛丛山中的战斗艺术是不可磨灭的。

出处:商洛史话/陈君铎.—商洛:商州文学艺术界联合会,20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