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摇篮——榆林中学
责任者: 王正云
榆林中学是一所具有悠久历史和光荣革命传统的学校。
明代弘治八年(1495年),延绥巡抚熊绣在榆林城内新楼西,今榆林市第一小学所在地创建了榆阳书院。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巡抚张*(左羽右惠)重修并改名为“颐员书院”。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巡抚涂宗浚在文庙西边(今世纪广场北边)建“兴文书院”。清代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知府屠用中倡导,地方官绅损资赞助,又在原址重修“榆阳书院”,恢复原名。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榆林知县陈俊儒,道光四年(1824年)延榆绥道台颜伯焘,同治七年(1868年)延榆绥总兵刘厚基都曾倡议并捐俸扩建。刘厚基还请当时的陕甘总督左宗棠为书院题写了“北学其先”,刻成大匾挂在讲堂中。他在任其间,曾亲自主持榆阳书院,后人称他为“刘山长”。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榆林知府光昭将“榆阳书院”改为榆阳中学,正式招生。学生主要来自榆林、神木、府谷等23县。1908年,留学日本的张季鸾先生归国返乡,应聘到榆中讲学。1917年米脂人杜斌丞(1888—1947年)从北京国立高等师范学校毕业后。回到家乡,应聘到榆中任教、第二年出任校长,直至1927年。10年间,杜斌丞先生在榆中积极宣传民主和科学,和他的同事们,学生们一起谱写了榆中历史上最辉煌的篇章。1936年西安事变前后,杜斌丞曾任国民党第17路军杨虎城部总参议和陕西省政府秘书长。抗日战争期间,先后在成都、重庆、西安等地,积极参加爱国民主运动。抗日战争胜利后,任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常务委员。1947年10月在西安被国民党杀害。毛泽东称赞他是“为人民而死,虽死犹荣”。周恩来称赞他是“鲁迅式的共产党员,坚定的民主战士”。
杜斌丞是一位教育救国论者。在榆中期间,他从教育救国的目标出发,提出德智体“三育并重”的教育方针,努力培养学生“活泼、大胆、勇敢、坚韧、进取”的精神,立志要把榆中办成培育振兴中华有用人才的摇篮。办学之初,他一改学堂只教中国古代经典的陈规,增设西学课程,新聘了一批思想比较开明的陕北名士和大学毕业生、留学生担任教师。在此基础上,他大胆地引进蔡元培先生在北京大学实行的“循思想自由的原则,取兼容并包主义”的办学思想,增设新课程,传播新思想。提倡民主,反对封建迷信;提倡革命进步,反对保守落后;提倡新文化、新风尚,批判旧文化、旧礼教;树立民主、科学、自由、学术的崭新旗帜,使榆中的面貌发生了根本的变化。1923年,他先后从北京聘请著名共产党人魏野畴和“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健将李子洲、王森然等来到榆中任教。这些才华横溢的教师,在榆中树立起民主、科学、自由、学术的旗帜,培养了民主自由的学风和科学求实的校风,使马克思主义和新文化运动在陕北榆林这块古老的黄土地上发芽生根。1925年,继李子洲在绥德四师建立起陕北第一个党团小组后,榆中也开始建立起党团组织。在党团组织的引导下,榆中学生创办起《榆林之花》、《榆中旬刊》、《塞声》和《姊妹旬刊》等校办刊物,作为倡导新文化、宣传新文化的舆论阵地。与此同时,他们走出校门,创办起平民学校、组织了榆林历史上第一次工人阶级有组织的“惠记工厂”工人的罢工斗争并取得了胜利。在横山、神木、佳县、米脂等地建立起农民协会,深入农村宣传北伐,把大革命的火种播撤在陕北这块广袤的黄土地上。1927年10月1日,唐澍和谢子长、阎揆要等从榆中成长起来的中共党员发动了“清涧起义”,建立了陕西第一支红色武装——西北工农革命游击第一支队,打响了共产党领导下的陕西武装斗争第一枪。1928年4月,刘志丹、唐澍、谢子长等又发动了“渭华起义”,建立了陕西第一个苏维埃政权。当年的榆中,就是这样地把学校教育与社会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培养出一批又一批振兴中华民族的栋梁之材,有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科学家、学者、作家等。其中出类拔萃的有刘志丹、谢子长、高岗、杜聿民、杨尔瑛、刘澜涛、高云屏、王子宜、郭洪涛、王兆相、张德生、安致远、叶瑞禾、高景德、刘宝璋、董学源、高凌云、柳青、马健翎、赵建雄、郭子文等。
出处:老榆林史话/王正云著.—榆林:榆林健民印刷有限责任公司,2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