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专题资料>三秦史话>陕北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儿事·儿货·儿女子

责任者: 段双印著


    陕北话中,“儿”是一个使用频率很高的形容词。凡是坏的、不好的、不尽如人意的人和事物,均可呼之为“儿”。如:
    “那人一满是个儿人,尽干些儿事”。
    “这个婆姨,一满说儿话哩”。
    “这个儿女子,一满不听话”。
    “这天气可儿了,一满冷得人撑不定”。
    “这个牛可儿了,一满不在犁沟里走”。
    “这车可儿了,刚走几步就坏了”。
    “揹石头这活可儿了,累得人腰都直不起”。
    “这条河可儿了,一到夏天就发洪水”。
    “这儿公共汽车,服务态度可儿咧”。
    “儿”这个形容词,普通话里没有,古今词书鲜收(《陕北方言辞典》有录),其他地方人不用,仅挂在陕北人的嘴边上,随处可以听到。那么,它究竟源出何典?又为何在陕北这片窄狭的地域流行呢?
    王克明先生认为:从汉代的文字中,可以看到,“儿”的意思是坏的、不好的。这说明,古人口语里就有这个词。那时,它用于形容坏女人。《史记·淮阴侯列传》:“信方斩,曰:‘吾悔不用蒯通之计,为儿女子所诈,岂非天哉。”《史记·陈丞相世家》:“吕太后闻之,私独喜。面质吕媭于陈平曰:‘鄙语曰:儿妇人不可用,顾君与我何如耳。无畏吕媭之谗也’。”韩信骂吕后是个“儿女子”——坏女人。吕后说吕媭是个“儿妇人”也是坏女人”。陕北用途广泛的形容词“儿”很可能源于汉代的这个“儿”。(见王克明《听见古代——陕北话里的文化遗产》
    我倒是以为,汉代的这个“儿”还是源自更早一些的《山海经》中之“贰负”或“贰”。
    《山海经·海内西经》:“贰负之臣曰危。危与贰负杀窫窳,帝乃梏之疏属之山”。
    《山海经·海内北经》:“鬼国在贰负之尸北”。
    上引两段话是说,黄帝把贰负囚禁在疏属山。鬼国(鬼方)的位置在贰负囚禁地的北方。
    疏属山在今绥德城内。这里也是古肤施之地。肤者,大也;施者,移也(《毛诗传》)。相传战国时,赵国灭了白狄人建立的中山国,又把中山王和他的遗民迁移回陕北故地,因命其地曰肤施。鬼国又称鬼方,为商代北方的一个小方国,曾与商王朝有长达三年的战争。其范围大体包括今河套南北的蒙、陕之地。贰负的故事就发生在陕北的大地上,并长期留在人们的记忆中。宋代的《太平御览》中,还辑录了这样一则故事:“汉宣帝上郡发盘石,石室中得一人,跣踝披发,反缚,械一足。时人不识,乃载之长安。帝问群臣,莫能知。刘子政(刘向)曰:此乃贰负也。上大惊”。这个故事虽然荒诞,但也确实反映出贰负之故事在陕北的影响之深。
    由于贰负的暴虐与不忠,所以“贰”字也有了背叛、二心、不好、坏等多项意思。如“贰臣”即叛臣。“贰人”即指贰负一样的人。大概到了汉代,因为同音转借,“贰人”才演变为口头语中的“儿人”。称呼坏女人即为“儿女人”、“儿妇人”。
    如今,虽然陕北话中的形容词“儿”有与汉代口语“儿女子”“儿妇人”相近的义项,但仍有一些俗语中残留“贰”的影子。如:
    “二流子”:《辞海》二字条释义:原是我国陕北方言,通常指不从事生产,游手好闲的人。注意,这里特指“陕北方言”。
    “二杆子”:指办事逞强,说话冒失的人。
    “二圪梁”:也作二梁子,指不通人情事理的强横之人。
    “二道毛”:指再婚男人。(上引见《陕北方言词典》)
    这些有关“二”的词条,都和贰负脱不了干系。“二流子”即是贰负之流。由此派生出“二杆子”“二圪梁”“二道毛”等俗语,只是词义稍有变化而已。由此,我愈加相信,陕北话中的形容词“儿”,最初应出自贰负的故事,并仅在陕北一带流传使用。

出处:陕北古事钩沉/段双印著.—西安:三秦出版社,20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