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风民俗 衣
责任者: 郭彦强 王正云主编
榆林四季分明,春秋穿夹衣,夏穿单衣,冬穿棉衣。清代到民国年间,富者男穿绸缎长袍马褂,戴黑瓜皮帽或礼帽;女穿绸缎袄裤,腰系齐腰各色长裙。贫穷百姓多穿青蓝色的土布衣服。男穿对襟式上衣,布结纽扣;女穿右衽大偏襟袄,结布“纽门”和“核桃圪挞”扣。男女裤皆为大裆裤,前面不开口,裤腰宽大,穿时叠折系带,裤腰口扎带。内衣,男人穿布褂褂、女人穿兜肚,12岁以下小孩亦穿红兜肚。贫苦人家往往冬夏服共用,去棉絮为夏衣,充棉絮为冬衣。也有穿皮衣者。鞋为自制圆口布鞋。富人有穿皮鞋的。冬穿布袜子、棉布鞋或“毡窝子”(用毛毡做成的鞋)。头戴棉帽、毛皮帽、毡帽。妇女喜穿绣花鞋。20世纪30年代开始,穿用阴丹蓝、斜纹、海昌蓝等布制作的衣服。男为中山服、制服等。女多穿中短袖中式上衣,年轻女子喜穿长裙。50年代男普遍穿灰、蓝、黑布中山装、列宁服、制服,头戴鸭舌帽、八角帽。青年妇女多穿圆领、翻领制服。60年代到70年代,布料有斜纹、咔叽、条绒、凡力丁、的确良等。男装时兴穿中山服、军便服、学生服。“文化大革命”期间,青年男女盛行穿草绿色军装,戴草绿色军帽。脚穿布鞋、胶鞋、塑料鞋、皮鞋。80年代以后,布料五彩缤纷、服装越来越多样化,皮鞋盛行。
出处:中国名城榆林/郭彦强,王正云主编.—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