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在最早的楼阁武砖塔——玄奘塔
责任者: 阎成功

凡看过小说《西游记》的人都知道唐僧上西天取经的故事。我国历史上确有西行取经的唐僧——玄奘。长安县的兴教寺就是他的安葬地。他的灵骨塔——玄奘法师塔,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座楼阁式砖塔。
玄奘本姓陈、名祎,洛州缑氏(今河南省偃师县缑氏镇)人,生于公元629年,公元622年在成都受戒出家。唐贞观三年(公元629年),玄奘从凉州出五门关西行赴天竺取经。贞观十九年(公元645年)回到长安,带回梵文佛经657部。以后,他先后在慈恩寺(大雁塔)等地翻译出《金刚般若经》、《瑜珈师地论》等经、论75部、1335卷。他多用直译,笔法谨严。所译经籍,不仅丰富了祖国文化,也为古印度佛教保存了珍贵的典籍,世称“新译”。他还撰写了《大唐西域记》一书,后被翻译成英、日、法等七国文字在世界上广泛流传,是今日研究唐时印度、尼泊尔等国地理、风俗、农业等情况的罕见的珍贵资料。
麟德元年(公元664年)二月五日,玄奘去逝。始葬浐东白鹿原上。总章二年(公元669年)迁葬于今离西安市40华里的长安县樊川少陵原畔。同时,筑塔建寺。后因唐肃宗题名“兴教”二字,故名为兴教寺。
在魏蛾的殿宇为苍翠的松柏所掩映的兴教寺东院里,矗立着三座砖砌的方塔,中间最高的一座就是驰名中外的玄奘法师舍利塔“舍利”为梵语,意为佛骨。佛教视佛骨为圣宝,佛骨入土后,其上必建塔纪念)。玄奘塔的平面呈方形,有五层檐,高21米,塔的各部层造涩檐都采用一种自内弯曲的轮廓线,砖的层数也较其他唐塔为多,所以檐部挑出较远较厚。塔内转角处柱头上采用半朵铺作例,是我国建筑史上最早的一个。塔身正面有砖刻的仿木斗拱,并有“唐三藏塔”四个大字。塔内底层有玄奘的彩色塑像,塔下安葬着玄奘的遗骨。塔身的背面镶嵌着一块“大遍觉法师塔铭”的石碑,详细地记述了玄奘的生平事迹。
玄奘塔既是我国建筑史上一座最早的,具有典型性的唐代仿木结构砖塔,又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座楼阁式砖塔。
出处:陕西风物趣事/阎成功著.-西安: 陕西旅游出版社, 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