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周时期的著名丝绸事件
责任者: 张 燕著
西北丝绸之路犹如一条时间的链条,连通了上自原始社会,下至明清时期的长达2000多年的历史时空。在这漫长的进程中,留下了丰富多彩的神话及历史英雄人物的传述和遗迹。
尽管先秦史料缺失(公元前516年,王子朝携周室典籍奔楚,定居今日南阳,老子协助王子朝将周室典籍密藏山中或地下),我们今天仍然可以从蛛丝马迹中发现先周时期曾经发生过若干重要的与丝绸贸易有关的事件。
1.伏羲、女娲与中国最早的地理著作和神话著作《山海经》
伏羲和女娲是中华民族传说中的始祖神,《山海经》对伏羲和女娲的故事即有记载,《圣经》中亚当和夏娃的传说与他们相似。《山海经》为战国时期的著作,内容包括古代地理、历史、神话、民俗、动物、植物、矿产、医药、宗教等方面,原著图文兼备,现在只有文字部分传世。可喜的是,1960年,在新疆吐鲁番的阿斯塔纳——哈拉和卓古墓群中,出土了二三十幅伏羲女娲图:画面上伏羲在左,女娲在右(男左女右),伏羲的右手抱住女娲,女娲以左手抱住伏羲,两人斜着瞳仁眉来眼去,两人下身均为蛇形且相缠相交。伏羲左手举着“矩”即拐尺,女娲右手举着“规”即圆规,背景为可用“规矩”画出的“日月”及“星座图”。这是华夏文化西传的佐证。
《淮南子》一书将伏羲和女娲称做“三皇(伏羲、女娲、黄帝)之首”,传说宇宙之初,洪水淹没了整个世界,只剩下伏羲、女娲二人。他们结成夫妻,共同劳动,生育子女,才有了人类。而伏羲创八卦,造万象,又使他成为中华文化的奠基人之一。现在甘肃天水市的伏羲庙就是人们祭祀这位“人文始祖”的遗迹。
2.埃及使者为丝绸来到中国
《人类文明编年纪事·经济和生活分册》(德国学者维尔纳·施泰因著)记载:“公元前1110年,埃及使者到中国。”又据《光明日报》1993年3月21日文,欧洲学者在古埃及一女性木乃伊上发现了丝绸,属于二十一王朝时期,即公元前1080年至前954年之间。据此推论,埃及使者到中国的主要目的之一,也许是试图在双方之间构建直接的丝绸贸易。
3.三星堆文明的消失与丝绸贸易
清华大学国际汉学研究所所长李学勤撰文推断,大约在三千年前,一名或一群来自西方(地中海周边地区)的丝绸贸易商,他们为了减少中间商的盘剥,试图直接与丝绸原产地进行贸易,带着黄金等贵重物品,来到三星堆王国,在不经意间给三星堆王国首领、贵族、居民带去了致命的病毒。很快,三星堆王国的居民(首先是王室成员和贵族)就一个接一个神秘地死去,他们陷入到极大的恐惧之中,在举行了盛大然而却无效的祭祀活动之后,幸存者打碎了所有的神器,包括远方客商带来的黄金物品,统统把它们匆匆埋入地下,头也不回地逃离了故土,消失在远方。这就是史书“鱼凫仙去,民亦随去”记载背后的真实故事,他们放弃三星堆故国故都,毅然决然举族迁徙,时在晚商或周初。
4.亚里斯底阿斯与长诗《独目人》①
亚里斯底阿斯,古希腊人,是最早到中国探险的欧洲人。公元前7世纪,他从黑海的东北岸出发,向东行到达了中国的阿尔泰山一带,前后花了大约2年的时间,完成了有史记载以来欧洲人最初的中国之行,并将旅行见闻写成《独目人》长诗。中国的《山海经》中有“一目国”的记载。
出处:古都西安·长安与丝绸之路/张 燕著.—西安:西安出版社,2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