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西安建设成国际一流旅游目的地城市
责任者: 张 燕著
陕西省政府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的决定》提出将西安建成国际一流旅游目的地城市。
西安及周边地区集中了陕西旅游资源的精华部分,是全省旅游产业发展的龙头和代表。随着全省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交通条件的极大改善,周边及各地旅游资源的深度开发,西安在陕西省旅游业发展中的龙头带动、中心辐射和集散地作用越来越明显。对西安旅游发展的目标定位,应该将其放在全球、全国、全省旅游业发展系统和全市的产业体系中来确定。建设“国际一流旅游目的地城市”,应该是西安旅游业发展的总体目标。从旅游资源和现有发展水平看,西安应该而且有条件进入国际一流旅游目的地城市之列。
把西安建设成国际一流旅游目的地城市是陕西省旅游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1.城市特色优势比较明显。西安历史非常悠久,地理区位居中,文化底蕴深厚,对外影响力大,是极具发展活力的、集古代文明与现代文明于一体的特大中心城市。在国际和国内旅游市场上,西安以人文传统、山水形胜、科教重镇为特色,是一个古老而年轻的旅游城市。“认识中国,从西安开始”已经成为国际旅游者的共识。
2.旅游发展历程比较独特。西安是中国乃至世界上开展旅游活动最早的地方之一。汉武帝时期,张骞出使西域,开通了古“丝绸之路”。唐太宗时期,玄奘从古都长安出发去印度取经。唐代长安已成为有百万人口的世界最大都市,各国使节、商人、学子更是云集长安,不论是外交旅游、商务旅游、宗教旅游还是访学旅游都十分发达。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和大众化旅游时代的到来,西安以入境旅游大市和历史文化遗产旅游观光大市的身份进入了国际国内旅游名城的行列。
3.旅游资源异常丰富多彩。西安是世界最著名的四大历史古都之一,中国历史上最强盛的周、秦、汉、唐四个王朝均建都于此。悠久的历史给西安留下了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浩瀚的文物古迹遗存,是人类古代东方文明的典型代表。西安地处秦岭北麓、渭河南岸,依山傍水,自然条件优越,各种自然风光类旅游资源也有丰富存量。新中国成立后,西安又是国家布局经济环境下发展起来的一个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和高新技术产业中心城市。以人文资源为主,自然资源、科技教育和商贸资源等多种资源齐备的结构,奠定了西安在国内外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优势地位。
西安已建成或在建的有六大类重要旅游景区。
一是历史遗存类旅游景区,如“世界第八大奇迹”秦始皇陵兵马俑及秦陵遗址公园、汉城遗址公园、唐城墙遗址公园、唐兴庆宫遗址公园等;
二是博物馆类旅游景区,如陕西历史博物馆、西安碑林博物馆、西安历史博物院、汉阳陵博物馆、半坡遗址博物馆、大唐西市博物馆等;
三是古建类旅游景区,如唐华清官及骊山景区、唐大小雁塔景区、唐太极宫遗址上的西安古城墙及环城景区、明钟鼓楼、长安城墙遗址公园等;
四是宗教文化类旅游景区,如佛教六大祖庭(慈恩寺与兴教寺、兴善寺与青龙寺、草堂寺、香积寺、净业寺、华严寺与至相寺)和悟真寺、卧龙寺,道教的楼观台、八仙宫、重阳宫,伊斯兰教大清真寺以及地域神祉文化代表都城隍庙等;
五是山岳生态景观类旅游景区,如秦岭的太白山、翠华山、南五台、朱雀森林公园、王顺山森林公园、太平森林公园等;
六是主题类旅游景区,如曲江大唐芙蓉园及景区、唐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浐灞园艺博览园、西大街古建一条街、民俗博物院等。同时也开发了一些著名的演艺类旅游产品,如《仿唐乐舞》《长恨歌》《梦回大唐》《梦回长安》等。西安周边也建成了很多著名旅游区,如东线的华山、韩城、洽川等;西线的法门寺及佛教文化景区、乾陵、昭陵、茂陵等;北线的黄帝陵、玉华宫、延安革命遗址、壶口瀑布等;南线的瀛湖、南宫山、汉中三国文化、长青——华阳古镇、金丝峡等。
上述重点旅游产品、旅游景区板块,其核心部分都是国家级的文物、文化、自然保护重点项目,有的已经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在一个城市及周边地区,有如此大规模、极高档次的人文和自然旅游产品,是极其少有、极其独特的,也是西安的魅力所在。
4.西安旅游发展已有较好的基础和相当规模。经过几十年的开发建设,满足国际国内游客“吃、住、行、游、购、娱”六大需求的旅游产业服务体系已基本建立起来。以观光游览为主体的旅游产品不断丰富,旅游配套设施和服务功能逐步完善,城市综合服务水平不断提升。目前,西安旅游接待的宾馆酒店,达到星级标准的百余家,加上各类旅馆、饭店招待所等有接待床位20余万个,餐饮、购物、娱乐等设施数千家,其规模和档次在国内都名列前茅。西安航空港咸阳国际机场、铁路西安客运站,是全国重点客运中心,高等级公路网通达全国,城市地铁正在加快建设,西安交通枢纽的框架已经形成并在进一步发展完善。
西安城区及周边地区大致形成了一个圈层结构的旅游空间大格局。在以古城为中心的半小时至1小时车程半径内,是以古代城池、宫殿遗址、帝陵和陪葬坑、宗教建筑、历史博物馆、城市景观、旅游综合服务、都市购物娱乐为特色的古都综合旅游板块;在1至2小时车程半径内,是历史文化、宗教文化、民俗文化、山水休闲、生活体验旅游为特色的郊区旅游板块;在2至3小时车程半径内,已经形成了山水人文景观的旅游辐射互动区。西安及周边地区是一个极具发展潜力和提升空间的旅游大网络,为西安建成国际一流旅游目的地城市奠定了最丰富、最稳定的旅游大平台和旅游经济圈。在国家旅游局最重视的国际旅游产品中,西安始终与北京、上海、桂林一起被全世界视为中国旅游最佳黄金线路的4个城市。
5.把西安建设成为国际一流旅游目的地城市的目标。就是要在旅游产品、旅游设施、旅游服务、旅游环境、旅游效益等5个方面打造“世界一流”,也就是要使西安旅游业经过努力基本具备5个方面“世界一流”的条件:
世界一流旅游产品。以世界一流的旅游品牌为核心,构建能适应不同国家和地区、不同风俗、不同层次旅游者的多样性、差异性旅游需求,与国际旅游市场相适应的独具魅力、特色鲜明、多元化的旅游产品谱系。以秦始皇陵、兵马俑等世界文化遗产作为打造世界一流旅游产品的突破口,把丰厚的旅游资源优势转变为旅游产品优势,把现有的核心重点景区经过提质升级,打造成国内国际叫得响,具有公认的影响力、竞争力和吸引力的旅游品牌。
世界一流旅游设施。按照现代化、国际化的标准,满足游客的各种旅游需求,提供功能齐全、设备先进、安全便捷舒适的交通、住宿、餐饮、游览、休闲、娱乐等旅游设施和生活设施。重点是完善现代化、国际化旅游交通设施,形成航空港与境外重点旅游客源城市直通或航线连接,铁路、高等级公路与国内重点旅游城市直通的、网络化管理的快捷顺畅的旅游交通体系。
世界一流旅游服务。要按照国际惯例,坚持“安全第一、诚信至上、方便快捷”的原则,为旅客提供标准化、人性化和个性化的旅游服务。旅游管理推行质量、环境和安全卫生一体化的国际管理标准体系,旅游市场秩序规范,旅游管理服务商务化、网络化和国际化。
世界一流旅游环境。为国内外旅客创造优美的城市环境、景区环境,大气质量好、城市绿地率高、大环境优美的自然环境,社会文明安全、居民热情好客、文化素质修养高的城市人文环境,满足游客旅游观光、休闲、审美、安全、舒适等方面的环境需求。
世界一流旅游效益。将旅游业作为一个大产业,逐步形成完整的旅游产业链,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文化效益和生态效益,通过打造“一流效益”,促进区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力争到2015年,西安市的入境旅游达到200万人次,比2007年翻一番;国内旅游达到6000万人次,也比2007年翻一番;旅游业总收入相当GDP的比重和旅游业就业人数占全社会就业总数的比重达到国内旅游城市的先进水平。
出处:古都西安·长安与丝绸之路/张 燕著.—西安:西安出版社,2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