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专题资料>三秦史话>关中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韩非云阳蒙难

责任者: 张世民主编



    云阳,秦置县名。故址在今淳化县西北。战国末年著名思想家韩非就冤死于此。
    韩非是韩国贵族的后代,自幼喜好“黄老刑名之学”,青年时代曾与李斯一起在荀子门下学习。李斯自以为不如韩非,就跑到秦国当客卿。韩非见本国日益衰弱,多次劝韩王采用富国强兵之术,但均未被采纳。于是,他就居家发愤著书,写成《韩非子》一书。当时秦王嬴政正在准备完成统一中国的大业,迫切需要一套适合封建统治需要的政治理论。看到韩非所著的文章后,秦王政大为赞赏,感叹说:若能见文章的作者与他聊聊,“死不恨矣!”李斯告诉秦王:“这是韩非著的书。”于是,秦王政急令攻韩,定要取得韩非。韩国无力拒秦,又对韩非并不器重,因此立即将韩非遣送秦国。
    韩非是后期法家的杰出代表,先秦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他的突出贡献,是系统总结了先秦法家的思想理论,提出了以法制为主,法、术、势相结合的法制思想体系,因为有势无法,不能“知奸”;有术无法,不能“惩奸”;有法、术而无势,“虽贤不能制不肖”。三者合一,缺一不可。这样,韩非就弥补了法、术、势各自的缺陷,奠定了封建统治者加强中央集权的理论基石。秦王政之所以欣赏、看重韩非,原因就在这里。
    不幸的是,韩非来到秦国后,秦王政虽然十分高兴,和他日夜讨论政治,商讨统一六国、强化统治的办法,但韩非毕竟是韩国人,他不愿秦先灭韩,向秦始皇提出不可先出兵灭韩的意见,与秦远交近攻的战略相悖。李斯、姚贾嫉妒韩非的才能,怕韩非日后取代自己的位置,乘机向秦王政进谗言说:韩非是韩国的宗室,其心是向着韩的,不会真心为秦国效力。你现在既然不用他,还不如趁早杀掉以绝后患。秦王政认为有理,便将韩非逮捕下狱。李斯为了灭口,竟然背着秦王,给韩非送去毒药,逼迫他自杀。韩非欲向秦王表白,却不得见面,只好饮药而死。秦王后来十分追悔,但韩非已死,无法挽救了。
    韩非虽被老同学李斯迫害致死,但他的学说理论却在秦国得到全面贯彻。秦王朝的重大政治措施,都是按照韩非的理论来制订的。秦代严刑酷法、重赋繁役的独裁统治,更是韩非理论的实践和发展。韩非理论促成并巩固了秦国的统一,打击了分裂割据势力,强化了封建中央集权。但另一方面,又激化了社会阶级矛盾,加剧了关东和关西、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对抗,加速了秦王朝的灭亡。历史证明,封建国家需要刽子手,但更需要牧师。

出处:三秦史话-咸阳史略/张世民主编.-西安:三秦出版社,2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