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专题资料>三秦史话>关中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唐蕃通姻传厚谊

责任者: 张世民主编


    隋、唐之际,活动在青藏高原西部一带的吐蕃政权迅速崛起,其南北有400公里,东西有750公里。不久首领松赞干布统一了吐蕃各部,定都于逻些城(今西藏拉萨市),确定了官制、法律。早在贞观八年(634年),松赞干布便派大相噶尔入长安向唐太宗求婚。唐朝应允后,于641年由江夏王李道宗送文成公主入藏。从此,唐朝和吐蕃结为甥舅之好,汉藏关系日益亲密,由长安通拉萨的唐蕃古道也从此开辟,促进了双方经济文化的交流。至今在拉萨市的布达拉宫和大昭寺,还供奉着文成公主的塑像,这正是自唐朝以来汉、藏两族人民亲密团结的有力见证。
    嗣后一段时间,唐蕃之间为争安西之地,时战时和,战多和少。自高宗以后,唐朝与吐蕃的社会交往日有进展。至中宗时,又以所养雍王李守礼的女儿金城公主嫁与吐蕃赞普尺带珠丹(赤德祖赞)为妻。原来,神龙元年(705年),吐蕃赞普因讨伐叛逆战死,新赞普尚在襁褓之中,遂派使抵唐报丧,并向唐朝贡,表示愿结友好。中宗废朝一日,以示悼念。接着赞普祖母又派大臣悉薰热为使节,携带重礼求婚。707年,双方又在长安正式会盟,唐蕃之间重结甥舅之好。神龙三年(709年)十一月,吐蕃赞普尚赞咄、名悉腊率领一千多人到长安迎亲。中宗设宴洗尘,并观赏马球比赛。次年二月,命左卫大将军杨矩为送嫁特使,并亲自送到始平县(今兴平市马嵬镇)。在百顷泊侧设立黄色大帐,引王公宰相及吐蕃使节赴宴,酒后还告以公主年幼割慈远嫁之情。同时,还让大臣赋诗饯行。诗人沈佺期、武平一、赵彦昭等均作有“送金城公主适西蕃”诗,“还将膝下爱,特副域中欢”,就表达了这种政治联姻的特点。当时,为了纪念金城公主远嫁吐蕃至此诀别,中宗改始平为金城,县治亦移至马嵬驿。这就是唐代有名的金城县的来历。金城公主到吐蕃时,唐中宗曾赐以“锦缯别数万,杂伎诸工悉从,给龟兹乐”,因而大批的杂伎、工匠将生产技术传到吐蕃去。不仅是龟兹乐,唐朝三大乐舞之一的《秦王破阵乐》,也传到吐蕃,至今拉萨还保存着许多唐代的乐器。而一些书籍如《毛诗》、《礼记》、《左传》、《文选》等也在此时传入吐蕃,汉人文化进一步介绍到吐蕃去。同时,吐蕃的土特产如马、金器、玛瑙杯、零羊衫段等,也传入唐朝。由于双方经济政治文化的交流日趋密切,故玄宗时吐蕃赞普尺带珠丹上表中说:“外甥是先皇帝舅宿亲,又蒙降金城公主,遂和同为一家,天下百姓普结安乐。”足见双方关系的密切,吐蕃王已自认和唐朝是一家了。

出处:三秦史话-咸阳史略/张世民主编.-西安:三秦出版社,2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