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州战役
责任者: 张世民主编
1911年10月22日,陕西辛亥革命在西安爆发。这时,逃往平凉的原清朝陕甘总督升允,声言勤王,受命集结甘军四十余营,分南北两路,东犯陕西。升允亲自指挥北路,由泾川东进,沿咸长大道直扑长武。因陕西民军驻长武石得胜营疏于防范,长武、彬县先后失守。
长武、彬县失守以后,甘军直逼咸阳,西路危机,陕西军政府派张云山率部西征。沿途各县哥老会头目领兵来投,民军很快增至两千余人。12月28日进驻乾县,很快收复了彬州。在行至长武城南约五公里的冉店桥时,遇清兵埋伏,损失惨重。时张部派向紫山率队增援,经过两天激战,清兵败退长武。
12月10日渔关失守,张云山回省城坐镇,西路军战事交邹子良指挥。14日,清军突然围攻冉店桥,双方激战两日,民军向紫山部全军覆没。主力败退彬州、永寿,19日退抵乾州,设防固守。张云山闻西路战败,忙率四营民军集结咸阳,稍加休整,便进驻乾州,与甘军展开了拉锯战。
张云山先派民军五千余人出击清兵,不幸溃败。清军追到城下,张云山尽力防守,夜间城上多设灯火,不断吹奏军号,以迷惑敌人。清军不敢贸然攻城。民军援军赶到,于次年元月再攻,清军失利,转而进占三水(今陕西旬邑),并向淳化一带窜扰。民军派二千余人英勇抵抗,把清军紧紧堵截在乾州、礼泉一带。
2月18日,东路议和,西路升允仍负隅顽抗。他一面佯攻乾州,一面趁新军邱彦彪部不备,攻下礼泉直逼咸阳,进驻吴家堡一带,伺机攻城,民军一面电催中央同升允议和,一面坚守咸阳。此时咸阳驻守新军只有五个营,陕西军政府派兵马副都督吴世昌于2月22日率先锋队第三营人马增援,主持咸阳军事。
次日晨,陆洪涛督甘军马步兵二千余人攻城,吴世昌率各营出击,不料中弹落马,被部下救回。甘军趁机直扑城下,聚伏于北门外娘娘庙、西关关帝庙中。新军兵马都督府参谋刘幼宾,一面调炮队上城助威,一面飞书省城求援。省城援军朱福胜卫队百余人,七标二营李金戊部近一营由东城外抄敌左翼,城内数百人出东门直扑敌营,与甘军在娘娘庙至火神庙(今咸阳火车站一带)激战,炮队袭击娘娘庙。新军猛将董雨麓从西城墙跃下,投弹炸焚庙宇,烧死甘军无数。城上守军相继扑下,甘军弃尸抛械逃上北原。24日,刘幼宾与吴善卿指挥民军兵分三路进攻原上之敌,甘军败退。25日又逼甘军退守礼泉,双方暂时休战。
此前,张云山曾派行营执事官雷恒焱赴礼泉与升允议和,被升允削鼻挖心,弃尸于枯井之中;邱彦彪部亦曾派先锋队总队长朱长春求和,竟被钉死在礼泉县东城门示众。但是,全国大势所趋,和局已定。3月7日陕西军政府派牛梦周、张晓山等到礼泉重开和谈,此时升允一败再败,知其部下已和,遂同意议和条款,不复过问。次日,双方正式签订了西路停战协定。从此,陕西辛亥起义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出处:三秦史话-咸阳史略/张世民主编.-西安:三秦出版社,2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