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知识窗 > 幼教天地

蒙养百年 倡导开新——北京师范大学实验幼儿园百年发展历程



    北京师范大学实验幼儿园的前身是创立于1915年4月16日的北京女子师范学校附属蒙养园,地址在当时的石驸马大街东铁匠胡同。关于创建的历史背景,1913年7月出版图书《北京高等师范学校一览》中收录的《中华民国元年十月二十五日(教育)部令第十九号之师范教育令》有“第十条:女子师范学校于附属小学外应设蒙养园”。蒙养园从设立时不仅肩负培育儿童之任务,更是为师范院校进行学前教育研究和学生见实习提供实践基地。

    四个阶段 继往开来

    第一阶段(1915—1948):园所初建 蒙以养正

    由于当时社会动荡的背景及经费不足等条件限制,园舍屡经迁移,师资、在园人数、园内设施及状况不断变化,但幼儿园仍然在不断进步与发展,表现为以下几点。

    1.教育宗旨与课程内容不断进步

    焦真于1932年11月1日在国立北平师范大学编辑的《师大月刊》第一期创刊号上曾撰写《附属幼稚园历年状况及将来计划》一文,细数了教育宗旨的变迁。1918年的宗旨为“调护儿童之身心,培养其三育,以造就健全国民而为国民教育之基础”;1924年的宗旨为“应用科学方法训练未达学龄之儿童,无本自由主义,以发展起天然活动力,此外并附有规定之目的:即调和或矫正家庭生活,使儿童于入学前,有相当之智识及充分之准备以树立国民教育之基础”。将幼儿园1918年的课程内容与当时教育部规定的课程对比,四项内容与1904年后模仿日本时的课程设置一致,但在各科的具体内容上比教育部1915年规定之课程细化和丰富得多,如谈话和游戏的内容分类更细致科学。总之,随着时间推移,教育宗旨与课程内容逐渐显示出对儿童特点的尊重,而且游戏始终被纳入课程内容之中。

    2.师资日益专业

    园主任由兼任向专业人士过渡。建园初期主任更换频繁,先后由附小主任、保姆班主任、附中主任等兼任,中期则由专业人员任主任,最为突出的有两位:一为江卢岫(1922年至1926年任主任),江先生为幼稚教育专家,到园后大事整顿,引进蒙台梭利教育,课程得到发展,幼儿在园数最多;二为焦真(1932年至1936年任主任),他积极筹建园舍,整顿园务,将幼稚园定位在对教育负有“倡导开新”之责任,积极开展实验研究,逐渐显现出研究性特点。同时,师资队伍也体现出专业性。如1935年有教职员工11人,其中师范大学毕业2人,幼稚师范毕业5人,普通师范毕业2人,中学毕业职员2人。

    3.加强健康教育工作管理

    焦真在《附属幼稚园历年状况及将来计划》一文中列举了健康管理的主要内容:每月测量体重;每月健康检查(沙眼、牙病、扁桃腺及其他疾病);实行疾病预防,包括接种(种痘、猩红热抗毒素、白喉抗毒素)、进行家庭访视及晨间检查;卫生部护士每日巡视;矫正缺点(包括沙眼、扁桃腺炎、牙病);卫生教育。以上诸项保健内容均统计数据记录留档。

    4.初现学前教育向家庭延伸

    1924年便定宗旨“调和或矫正家庭生活”,开始辅助家庭教育。1935年5月7日幼稚园招集母亲会(即家长会),当时到会百余人,几乎各生家长全体到会。焦真在文中描述,召集母亲会的目的在于“(一)与家庭联络只求良善教养儿童之方法。(二)使儿童表演显示训导方法之实例。(三)并征求他们意见及批评”。

    第二阶段(1949—1977):恢复重建 奠定基础

    1949年12月12日,“国立北平师范大学保育系附设婴幼园”开园。据北京师范大学校长办公室文件“一九四九年校内事件汇集六(各业务部门)”案卷号21号第634项之《国立北京师范大学保育系附设婴幼园简章》记载,当时婴幼园的宗旨是:以供给本系学生实习,研究婴幼儿童教保,并为减轻女职工子女保教责任,使能安心工作,为儿童奠立新民主主义教育的基础。幼儿园在这一阶段的发展主要有以下特点。

    1.受前苏联学前教育理论的影响

    主要表现在:(1)强调尊重幼儿的年龄特点,按年龄段划分为大、中、小班,针对不同年龄的幼儿实施不同的教育任务与内容;(2)实行分科教学法,强调课程内容的系统性和教学的计划性;(3)注重利用环境的熏陶价值,让幼儿在生活中学习;(4)重视游戏在幼儿发展中的作用,游戏既是教学的手段,又是重要的活动内容;(5)注重幼儿劳动意识和自我服务能力的培养。

    2.重视幼儿保育,提出保教并重

    从1958年大跃进开始到文革结束之前,幼儿园招收56天到6岁的婴幼儿并设立全托班。从儿童年龄特点出发,教养工作以保为主,重视动作发展对儿童的作用,在新生儿和婴儿的护理方面积累了很多经验。在重视集体教学的同时,幼儿园开始重视一日生活中的教育,在全国最先提出“保教并重”的原则,制定了详细的《幼儿一日生活常规》,一日常规包括幼儿的活动内容和教师、保育员的工作内容与要求两部分。从此时起,为适应幼儿的发展需要,幼儿园对常规培养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修改,并将这一传统延续至今。

    3.建立了一系列规章制度

    最初的制度比较简单,有上下午班、晨检和午检、记录与检查汇报、主任教养员全面负责制,1964年编制成册的制度中则包含伙食管理制度、厨房卫生消毒制度、总务制度、保健制度,制度逐渐细化,比如早中午班常规、晚中午班常规、主班常规、教养员岗位责任制、助理员工作职责、厨工岗位责任制、保管岗位责任制、会计岗位责任制等。

    第三阶段(1978—1998):专业研究 改革探索

    1978年,幼儿园正式恢复了“实验幼儿园”的名称。系统、深入的学前教育科学研究是这一阶段的突出特点。

    1.自主开展的课题研究

    1978年,在周南园长的带领下,我国开始了“开发学前儿童智力”的实验研究,这不是否定全面发展教育,而是为了扭转文革期间社会上普遍存在的“知识无用论、忽视幼儿智力发展”的状况。幼儿园在研究中发现,学前儿童智力开发的重点应是提高认知能力而不是获得深奥的知识和高超的技能;发展学前儿童认知能力的教育重点应放在发展他们的感知能力,特别是观察能力方面,这是由观察在认识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学前儿童的心理特征所决定的。因此,从1981年开始,幼儿园将研究课题进一步聚焦为“以提高观察力为中心环节开发学前儿童智力”。

    1996年,在张澜园长的主持下,我园开展“活动区幼儿发展与评价的研究”。这一研究课题旨在进一步提高我园角区活动的水平,教师在观察、记录、分析幼儿发展的基础上,开展对幼儿发展水平的评价。经过两年的研究,有效地指导了活动区的创设,提高了教师有目的地投放材料及指导幼儿活动的能力。

    2.参与北师大学前教育专家的研究课题

    在参加北师大学前教育专家主持的课题中,我园对课程改革进行了探索,同时也培养了一批研究性的管理者和教师。

    1994年起,我园参加梁志燊、霍力岩教授开展的蒙台梭利教育中国化的实验研究。混龄班采用蒙台梭利教育模式,并不是完全照搬国外,而是吸收蒙台梭利教育中的精华部分并将其与中国国情相结合。此后,蒙台梭利教育中的精华,如注重为幼儿提供“有准备的环境”、注重感官操作、强调幼儿独立主动地学习、强调教师对幼儿的尊重与观察等理念,也被同龄班借鉴和学习。

    1995年起,参加庞丽娟教授主持的“更新教师观念,促进儿童社会性健康发展”国家级课题。在3年多时间里,取得了多方面的收获。首先,确定了小、中、大班各年龄段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具体目标与教育内容;其次,提升了教师自身的人格和社会性品质;再次,不仅使教师掌握了较系统的促进幼儿爱心、责任感、自制力、同伴合作等良好社会性品质行为的方法,而且提高了教师的综合教育能力。同时,课题组教师发挥示范作用,使全园教师改变了过去重智育轻社会性的潜在观念,重新认识和重视幼儿社会性品质的培养。

    1996年起,我园参加冯晓霞教授主持的“促进幼儿主体性发展的课程与教育研究”,引领了教师对儿童的重新认识,通过研究如何在一日生活的每一环节中落实幼儿主体性教育,我园不仅打破了几十年来老师为幼儿盛饭、端汤、倒水等做法,把生活的主动权还给孩子,而且系统研究并制订了培养幼儿“自主、自律、自然、有序”科学生活常规的目标与要求。

    第四阶段(1999—2017):扩大规模 科学发展

    1999年9月2日,第一所分园牡丹分园开园,是我园扩大办园规模、开创一园多址管理模式的标志。截至2017年底,共有7所园。此时期,在继承优良教科研传统的基础上,注重依法办园、规范管理、打造品牌、服务社会,使幼儿园走上了科学发展的道路。

    探索进行了园本课程的建构。园所逐渐形成了以生活活动、区域活动、主题活动、大型活动为主要实施途径,并辅以专职课、五大领域教育活动的课程模式。

    园所文化建设取得突破。2008年正式启动园史考证工作,在此过程中明确了我园“蒙养百年 倡导开新”的文化理念和“以儿童为本”的教育理念。

    积极服务社会和对外交流。我园通过专项培训、开放观摩、支教等形式,发挥示范园的辐射、引领作用,为幼教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同时,我园积极参加国际学术交流活动,打开了一扇向世界同行展示中国教育与文化的窗口。

    四个原则 一脉相承

    “崇尚学术研究,坚持以教科研为先导,促进教师队伍素质及保教工作质量的提高”是北京师范大学实验幼儿园的传统,也使我园成为先进教育理念的实践基地。在研究与实践中,我们始终遵循以下原则。

    不盲从——借鉴国际先进教育理念并在实践中检验

    建园初期,我园便借鉴了国外的课程及思想,例如1918年我园课程中有福禄贝尔的恩物,1923年至1926年,曾设立两个蒙台梭利教学法实验班。20世纪30年代我国南方不少幼稚园采用以杜威的儿童中心论为基础的克伯屈设计教学法。为了对设计教学法应用于幼稚园的效果进行验证,1934年至1935年,国立北平师范大学附属幼稚园与北师大教育研究会合作进行了为期一年的对比实验研究。齐永康于1936年2月《师大月刊》第二十五期发表的《师大附属幼稚园教学法实验初步报告》,介绍了整个实验的过程和结果:前半期即第一学期设计法有较优倾向,而第二学期设计法反而又不及普通法了,尤以音乐和劳作两课表现更为明显。这一研究显示了对教育的务实及对儿童发展负责的态度。

    重学习——在专家指导和接待观摩中不断提升

    解放后,前苏联两位专家戈琳娜和马努伊连科先后来到北师大指导学前教育工作,我园也成为专家指导的实践场所。这一时期我园教师得到前苏联专家和教育系学前组教师的指导,一是通过教师一起备课、教师做观摩课、课后评议等环节进行;二是日常生活中的在园指导。退休教师牛素梅回忆道:“教育系组织的学术活动都通知我们一起参加,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也经常能得到教育系老师的指点,特别是几位资深的教授,他们认真、敬业的工作态度为我们树立了学习的榜样。”在前苏联专家指导下,教师的教育观念发生了很大转变,教育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重应用——在研究中不断反思和改进课程实践

    与为了研究而研究不同,我们的研究极大地促进了课程实践改革,比如,我们改革了数学教育——小班取消计算课,计算教育在生活中进行;中班每周两节计算课;大班每周三节计算课,教学中渗透守恒、集合等概念。

    再比如,20世纪90年代,受多位专家、教授在园进行课题研究的影响,我园课程观念及实施中发生三个重要变化:第一,重视学科间的内在联系,重视幼儿的兴趣和直接经验,逐渐改变传统的分科教学,全面推开五大领域的综合式主题活动;第二,强调开放式活动区,将创设符合幼儿年龄特征的活动区、加强活动区的评估作为教研工作的重点;第三,重视一日生活中的教育和环境的创设,加强对幼儿一日生活常规的培养和教育。

    重总结——在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全面系统的梳理与总结

    我园一直以科学严谨的态度进行研究,重视研究结果的梳理总结。参加教育部“做中学”小学幼儿园科学教育改革项目时,我园有15个案例入选了2003年12月出版的《“做中学”幼儿科学教育活动案例集》(全书共21个案例)。

    同时,我园在实践研究的基础上又申请了多项市级和北师大校级研究课题,以课题研究促进实践发展。比如,“十五”课题“借鉴、融合、创新——北师大实验幼儿园园本课程研究”(北京市学前教育研究会立项课题)促成了我园课程的整体构建,直接影响了课程的组织与实施;“十一五”课题“幼儿园图书阅读活动的研究”(北师大青年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不仅促成了“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学前分馆”在我园的成立,而且在我园营造了浓厚的早期阅读氛围;“十二五”课题“关于幼儿发展性评价的实践研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促使了我园课程与评价的整合,完善了课程体系,提升了家园联系册的质量,更促进了教师评价素养的提升。

    注:北京师范大学实验幼儿园参与此课题研究的老师有黄珊、田瑞清、董佑静、徐兴芳、鞠亮。

北京师范大学实验幼儿园

您是第 位访客!